學習筆記真的做得越多越有用嗎?

ciaoshuang


不是,筆記只記重點和自己不知道的內容。是否有用取決於你對知識的吸收。

大家肯定經常遇到有的學霸基本不記筆記,但是有的學霸就是面面俱到的記筆記。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疑惑,到底是筆記多還是少比較好。

但是我認為,筆記是個性化的體現,有些人寫完就能放到腦子裡,有些人則需要多次翻閱筆記才可以學好。前者自然寫的越多越好,後者建議只寫重點,更能有的放矢。

但是我建議根據自己的情況記筆記,不需要做太多。畢竟大部分人都不是寫完就能記住的人。

1.筆記是學習和梳理之後的結果

  • 思維導圖和重點筆記應該同時做筆記。

前者幫助你構造完整的知識體系,構建更全面的知識點認知,後者幫你查缺補漏,在最短的時間內鞏固的你知識的全面性。

  • 推薦使用康奈爾筆記法

康奈爾筆記是將1.線索2.重點3.反思完美的整合在筆記中,有利於之後的記憶與檢索複習。也是被大家所推崇的筆記方法,非常適合學生黨。這樣記筆記也給我帶來了很大方便。

2.做筆記非常耗時,儘量簡短

很多人喜歡做筆記,喜歡寫完一大頁的成就感,但實際上寫筆記的過程中,大腦放空什麼都沒記住,“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但是你只用手記筆記不用腦子,怎麼可能記得住啊!

而且大部分記筆記的場景是在上課期間,過多地投入時間做筆記,而不是跟著老師的思路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和鞏固,那麼知識只會留在老師的腦子裡和你的筆記本里。要知道我們一開始做筆記的目的是為了學的更好,而不是比以前還學的查。

最後

更多教育、大學、科技相關諮詢,記得關注我!


是榮榮鴨


學習筆記真的做得越多越有用嗎?王老師來回答這個問題。

筆記是我們理解、記憶和複習的輔助工具。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對於那些老師自己總結的,不照著課本講的專題性內容,一般都是要做筆記的。

可以用思維導圖來做筆記。在中間寫下主題詞;以主題詞為起點畫出幾條分支線,並寫上關鍵詞;依此類推,再畫出下一級分支線並寫上關鍵詞。

我們也要選擇性的去做筆記,而不是記的越多越好。不能把做筆記變成了抄書或者抄老師的教案。

另外,上課最重要的任務是聽課和思考,不能為了記筆記一節課手忙腳亂,老師講的內容一定要認真聽,認真思考。記筆記不能影響聽課,記筆記要抓時機,或者利用下課的時間來記筆記。這就要求同學們提前做好預習,這樣才能兼顧聽課和記筆記。

最後,一定要對所做的筆記進行復習,真正變成自己的知識,不能記完筆記就放到一邊。





小王老師的王老師


學習筆記,不是做的越多越好,也不是做的越多越有用。做學習筆記,一定要會利用。

第一 學科資料本。

一科一個筆記本,用它來記錄老師的板書和章節的重點,這些筆記的最大作用,在於將典型例題進行歸納總結,並將同類型的題目彙總。這樣,就可以在做一道題目時進行更多角度、更深層次的思考。



學科資料本的種類很多,比如語文有易錯字詞本、文言實詞虛詞本、作文素材本;數學有公式定理本,典型例題本;英語有單詞本、語法本、作文本等等。

第二 好題、錯題本

在一些學校和班級,好題、錯題本是人手一本的。考前,大家都會把這個本上的內容再看一遍以加深印象。這樣,可以吸收其精華,防止同樣的錯誤在考試中再次出現。好題、錯題本不能僅僅是記錄錯題,還應該加上詳盡的註釋,包括思維誤區,相關知識點,解題心得等等。經常分析上面的內容,可以使自己的錯誤率大幅度下降。



第三 計劃總結本。

這個小本子,不僅要把老師佈置的任務記錄下來,還有總結的作用。考生打開計劃總結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計劃已經完成,哪些還沒有完成。

總之,筆記,並不是非有不可的,也不是記得越多越好。學習,應該以便捷高效為目標。備考,最重要的是要將知識點和解題方法,理解掌握且變成自己的知識。筆記本,只是優化複習的一個有效工具而已。


圩鑫法務


並非越多越有用,反而是以少而精為宜。

對於學習筆記可分為二個情況:

1.課堂筆記

儘量少做,書上或使用的習題冊上有的,直接用有色筆勾出來,老師額外補充、書中沒有的知識點,要以要點的形式記下,最好記在課本或習題冊相應的位置,這樣看書複習的時候,就一併複習掉,而不必再去翻筆記本。

必須杜絕在課堂上花大量時間抄黑板、做筆記的不良習慣,應把課堂時間集中用於聽講和理解上,否則上課學習效率將會很低。同時,上課筆記也不要太講究排版及字體書寫的美觀,只記關鍵點,字跡以自己能看懂為原則,這樣可節省大量做筆記的時間。

2.課後學習筆記

當做了一定練習題之後,就要進行歸納、總結,將知識網絡化,用要點的方式、流程圖或轉化圖的方式進行梳理。這類筆記可稍微詳細點。

3.記住,學習筆記只是輔助學生快速掌握知識的工具,不能為做筆記而做筆記。

不照抄書本,不記自己己經掌握的,不記自已都不想看的東西,更不能以自己所做筆記記得全面,字體、排版美觀而洋洋自得,那是本末倒置。

如果掌握了,筆記也就可丟垃圾桶了。因為考試從來都不看哪位同學的筆記好,而只看學習效果,即能不能運用知識,答對試題!




思路生活


我是培訓機構的韓語老師,反正我對筆記是很有要求的。每次上完課,我都會要求學生整理上課筆記發給我。不要求多,但是一定要中心明確。

下面我談談我的看法:

不知道學韓語的小夥伴們有沒有記筆記的習慣,在上課的時候我一直會強調筆記的重要性,這邊給大家整理一下,大家可以看看:

1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隨著時間的流逝,可能當下我們會覺某些知識點或內容已經熟記於心了,但是過完一天或者一週,特別是週末班學員們,一週回來,老師上課讓你回想的時候,你可能記憶模糊,甚至完全忘記了。

2便於攜帶

很多學生上到第二冊,第三冊內容的時候,每每想要回顧以前的內容,發現前一冊書沒有帶,就開始不知所措。但是如果你筆記記得好,你可以拿出筆記翻看,幫助回憶,而且可以隨時帶在身邊。

3記筆記也是在複習

我上課一直強調的是筆記要記兩處。上課時候,老師講到課本內容時候,現在書本上做好筆記。課下複習整理的時候自己再次整理到筆記本上。這其實就相當於課後的複習的過程。因為很多學生一提到複習,肯定會是拿出書本翻看,這樣效果不大,不出兩分鐘肯定就困了或者開始玩手機了。

4對自己學習過程的認定

很多學生學完了一個級別,會跟老師抱怨,老師我感覺一個級別學完了好像什麼都沒有學到——於是我默默拿出我們班學霸的筆記問他,這些學過的內容都你知道嗎?別人學完一個級別得到了一本厚厚的筆記,這是用錢買來的啊~於是他默默地看看只畫過幾條下劃線的書和除了第一頁自己名字之外沒有任何筆記的筆記本——男默女淚——花了這麼多錢買了一本書。

5記The best way to learn is to teach

其實記筆記還有助於對韓語語法的深度認知——記筆記不是抄書,是用你自己的理解能力重新去整理組織的過程。你可以想象成如果是你來講解這個語法,你會如何想別人說明。而且你在一課一課的筆記過程中,你自己就會發現一些語法之間聯繫或規律。

    

       其實很多人可能再剛開始階段,興趣濃厚的時候堅持過一段時間,但是隨後就開始懶惰了,而且這樣的人並不少。那我想說的是——筆記是否能堅持下去,直接反映了你是否把學習堅持下去;筆記條理是否清晰,直接反映了對知識點的理解是否清晰。

柚子基





這就是韓語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擾,今天我就做筆記提幾點看法

一、如何在課本上做筆記

很多同學習慣於隨手在課本上做筆記,方便快捷。

但,如果要寫的內容比較多,或者課後又有新想法要記錄怎麼辦?幾輪複習後怎麼區分堆積到一起的內容?

做到下面這幾點,能讓你的課本筆記清晰有條理,便於複習。

1、學會用符號做筆記

做筆記時,用一些自己習慣的符號在課本上做標記,比如三角或五角星表示著重、問號表示有疑問、箭頭指向相關內容、雙橫線表示重點句等,這樣就可以省去文字書寫,再翻看的時候也比較清晰。

但是符號也不要做的到處都是,要有選擇的做,不然就沒了重點,做了等於沒做,還會使課本變得擁擠混亂。導致在複習的時候,不能馬上認清重點,當重新閱讀的時候,就好比在破譯密碼,而不是在複習。怎麼選擇哪些做哪些不做呢?要在整體把握了段落或結構之後,根據自己的理解情況和老師的講解進行標註。

2、批註或總結,語言簡明扼要

把學習心得或老師講的重點、難點,隨時隨手記在書上,如在原文頂部或後面的空白處、行間、佳妙處、最精闢處等。這種筆記方式,簡單方便,邊閱讀邊聽課邊進行,對以後的複習、鞏固有著很好的提示和引導作用。

記錄時可以用自己的話,簡明扼要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在一些雖簡短但是有意義的短語下劃線,而不要在完整的句子下面劃線,筆記要簡短扼要。

同時,做筆記要迅速,不是為了做筆記而做筆記,你不可能把整天的時間來做記號,要先學習,掌握全局後,再扼要地做記號,然後學習下一部分內容。3、相互參照法

把相似或相關的內容聯繫起來,形成系統知識體系。比如,你發現第46頁的內容與第28頁的內容相互關聯,這時就可以在相應的地方畫一個向上的箭頭,寫上“與28頁觀點相似”等字樣;然後再翻到第28頁同樣的位置,畫向下箭頭,寫上“與46頁觀點相似”字樣。用這種方法,就會使兩種思想在你的大腦裡形成關聯,並在你複習的時候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4、注意做好區分

在書上做記號的“你”並不等於複習時候的“你”。隨著知識的增長或經驗的積累,你在10月份覺得似乎重要而做標記的內容,可能到了12月就已經掌握而不再是重點。所以,不要一味地僅靠標記或記錄學習,要有所區分,對已經掌握的內容刪除標記或對還需要進一步複習的內容做著重標記。

二、如何做課堂筆記

相對於前面說到的課本上做筆記,課堂筆記本筆記是最常見的筆記形式。

課堂筆記怎麼做?


偉岸的陳老師


又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學習筆記多少為宜?[霧鎖江]認為要分情況而論。

一般來說,文史類或者不熟悉的學科,則要多做筆記。因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那些能做到過目不忘的人在現實中畢竟是很少的。民國大師中,陳寅恪堪稱“三百年來第一人”,通曉十幾門外語,精通佛學、史學等多門學科,一生讀書無數。雖然記憶力驚人,但他讀書有個習慣,那就是做卡片。晚年他雙目失明,繼續做文史考據工作,除了查找資料外,他以前積累的卡片,為他的學術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如果是理工類,由於需要記憶的內容少,一般來說,理工類筆記可以從簡

在緊張的課堂學習中,一般老師並不主張學生過多記筆記。因為筆記記多了,學生用在思考問題上的時間就少了。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達,很多知識可以隨時上網查閱,這也減輕了筆記的負擔。

現在高校老師上課大多使用多媒體,信息量很多,卻也無需擔心學生記不下來,為何?學生們上課都帶著職能手機哩——一旦他們感覺有用,便掏出手機,“咔嚓”一聲,這張PPT上所有的內容就都被他記錄下來了。


霧鎖江


學習筆記不能用多少來衡量。

告訴你如何做學習筆記,

學習筆記分做三個階段來進行:

(1)課前預習記:學習新課以前學生要預習,把預習中學會的內容和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分別記在語文筆記的中間部分和右邊部分,通過查工具書能夠解決的字、詞等內容都在這時完成,這是語文筆記三個組成部分之一;

(2)課堂聽課記:這是筆記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課上,學生要邊聽課邊記筆記,把新學的內容記在中間欄,把預習中理解不準確的現在得以更正的內容記在右邊備註欄,要在聽懂理解的基礎上,邊聽邊思維,總結出要點,概括成重點句子或重點詞語,然後再寫到筆記上;

(3)課後鞏固記:課後,學生要整理筆記,課文中已經解決了的疑問要追記,落下部分要補上,心得體會最好是概括地記上,文章中的好詞好句也可以憑興趣摘抄,課後要記的內容還包括該課書後面的部分練習題,如要抄寫的詞語,要解釋的字、詞,要理解的重點句子的含義,填括號,造句等。



2020美滿


事實恰恰相反,你有沒有發現,讀書的時候,筆記記得最好的女生,成績往往都是中等。而學霸和學渣的筆記基本上都是很一般的。

1.很多同學記筆記,老師黑板上寫的每一個字都原封不動記下來,筆記極其公整。結果呢,一節課都在忙於記筆記了。

2.一節課最重要的是聽課,是過腦。也就是要理解老師講的內容。

3.學霸記筆記,不是強調一字不漏。首先要記自己認為需要記的內容。而不是忙於抄板書。

4.筆記記得越好,複習起來越不需要回憶、動腦,越容易。實際上也就越沒有效果。

表面上的“勞體”並不是真正的勤奮,而潛在的“燒腦”,腦子動不停,才是真正的勤奮。

所以,筆記越簡單越好,甚至用簡寫、縮寫的方式記。等到複習的時候,腦子就要拚命回憶了,學習效果也就更好了!


學霸導師周成建


在這裡,小編給同學們分享一下整理筆記的一種非常實用的方法——“六步法”。

第一步,憶。趁熱打鐵,課後抓緊時間,對照課本、筆記,及時回憶有關信息,實在回憶不起來的,可以借同學的筆記參看。這是整理筆記的重要前提。

第二步,補。課堂上所做的筆記,因為是跟著老師講課的速度進行的,而講課速度一般要比記錄速度快一些,所以筆記就會出現缺漏、跳躍、省略甚至符號代替文字等情況。因此,我們要在憶的基礎上,及時做修補,使之具有“完整性”。

第三步,改。仔細審閱筆記,對錯字、錯句及其他不夠確切的地方進行修改,保證筆記的“準確性”。

第四步,編。用統一的符號,對筆記內容進行了提綱式、邏輯式的排列,註明號碼,梳理好整理筆記的先後順序,使筆記有“條理性”。

第五步,分。以文字(最好用紅筆)或符號、代號等劃分筆記內容的類別。以語文為例,哪些是字詞類,哪些是作家與作品類,哪些是課文(或作品)分類,哪些是課後練習題解答,等等,分類摘抄做好筆記,使筆記有“系統性”。

第六步,舍。省略無關緊要的筆記內容,使筆記具有“簡明性”。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們有所幫助!作為學生,我們都知道記筆記的重要性,因為如此,很多學生往往就會產生這樣的誤解—筆記越詳細越好。

其實,這種觀點是偏頗的。有些時候盲目地記筆記,反而會影響聽課的效率。

在某些情況下,少記甚至不記筆記還是一種高效利用時間的好方法。因此,記筆記要有選擇地記,不要把上課聽到的、教師的板書統統都記下來。

事實上,我們上課的主要精力應該用於聽講和思索,並積極參與討論。能夠將教師強調的重點問題、容易出錯的地方、對你有啟示性的案例以及老師的重要板書記下來,你的筆記就可以算是比較完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