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退休的你會關注什麼樣的人和事?

愛音樂的大姐


我今年75歲,己經退休十幾年了。未退休前是小學教師,長白班。每天早上趕車,中餐在學校,下午放學仍然趕車回家。上班那時,我首先關注的是天氣。氣溫高低,有沒有雨雪天氣。即便如此,在學校辦公室裡,我仍然有備用傘,備用衣,備用鞋祙。有時下車遇雨,褲腳鞋襪全溼透了。去辦公室首先換鞋襪,長褲。聲明我們當時的辦公室可沒有這麼好的條件呀,圖片取自網絡。

上班時,瞭解一下有沒有臨時安排代課(代請假老師的課),有沒有安排聽課活動,班級裡有沒發生什麼事。檢查一下學生作業交齊了沒有等等。然後抓緊時間備課,批改作業,做課前準備。每天都是相問的:備課,上課,改作業,如是反覆,幾乎千篇一律。時間長了,也會厭倦幹了教師這一行。後來慢慢習慣了,直到退休。下面是我在村小辦公室的照片。

剛退休那幾年,長期的繃緊的神經一下子鬆了下來。反而很不習慣,剛開始,覺得終於鬆了,不用早上趕車了,沒人管我了。我睡到早上七八點不起床也不要緊,長久形成的生活秩序與生物鐘被打亂了。大約半年左右,覺得渾身不自在,全身都是毛病。後來才知道我患上了《退休綜合症》,類似於更年期。男人也有更年期的,反正,很不舒適了過了幾年才漸漸適應了。

因為退休綜合症,我又拾起了我的愛好,啃起了以前買的一些中醫書籍,關注了養生。畢竟我自學中醫幾十年,老底子還有。以前也是比較關注自身健康的,所以,身體還算不錯吧。沒有三高(高血壓,高脂肪,高血糖),四高中,尿酸高了一點,以前沒有”四高”一說的。檢查了有”頸椎退行性病變”,這個是職業病,我目前還沒有出現明顯症狀,人老了,機器用了六七十年,多少有點小毛小病是正常的,不必”杞人憂天”大驚小怪。老年人不需要與年輕人比體檢指標。

畢竟認識幾個字,閒來無事,看書看報是很正常的。小區廣場,漸漸形成了聊天群,每天聚五六或十來個人,聚起。與人聊天,國家大事,家長裡短,天南海北,歷史地理,都能亂侃幾句,打發時光。也因此看電視新聞聯播,買了個隨身聽,聽電臺戲曲小品。邊走邊聽,這樣的老人很多的。各位年輕朋友多多理解,這是退休老人的生活方式之一。

去年臘月底,武漢出現了疫情,老人們開始關注新冠病毒了。後來每天關注新增確診病例與疑似病例,特別關注本省本市疫情。出門聊天聚集不行,不少老人玩微信,上頭條。不太會玩微信的,學,不會文字發語音。我就教會了老伴玩手機,上微信。她會轉發,看視頻,不發文字帖給她。她一字不識,我還真的佩服她。因為買東西接觸現金,鈔票找零,為防止接觸傳染。我教老伴用支付寶。只教她兩次,她便會用了。這一個多月,老伴上菜市場,去超市買東西,便是用支付寶的。這是逼出來了的。我不跳廣場舞,但老伴跳過,我去看過,不過我對廣場舞不感興趣。

退休老人比年輕人更關注國家大事,時政新聞。這幾天,疫情緩解了,關注的是國外疫情發展情況。特朗普先生中招了沒。關注境外輸入病例。退休的老人更關注身體健康,關注養生之道。可是不少老人,聽講座,領雞蛋掛麵。聽宣傳鼓動,買了不少保健品,花了不少冤枉錢。此次疫情,這些保健品講座全部停了。亦是一樁好事。退休的老人還十分關注孫輩學習,在培訓班少年宮,在學校門前,上學放學時,接送小孩的退休老年人居多,估計至少百分之六十以上。

我因為不與子女住一起,沒有承擔接送子女的任務。在這個帖子裡就沒有提到這件事了。左鄰右舍,接送小孩的退休老人還真不少。

圖片取自於網絡。


笨笨潮爺1


我就關注漲退休工資,錢多就能再討個條件好點的老伴。

剛見了個面,女方一聽我退休二千多,轉身就走了。

我渴望漲工資,就能討個老伴。工資不漲,我只能獨守空房。

退休後的我天天關注著漲工資,退休工資漲我就能討上老伴了。

快點漲退休工資吧!


一杯仙


我退休己經25年了,開始時恰逢孫子和外孫出生,忙完媳婦做完月子,就開始關注社會新聞,學習一些新的知識,出差到外地修電話總機或者去講課,掙點外塊(交稅)後來幹不動了。補導孫子的學習。現在孫子上班了,每天除了看新聞,看頭條,看看電視劇以外,最關注我老伴的身體和我自己的身體健康,儘量減輕子女負擔。


章守珍


我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人,退休很多年了,剛退下來的時候我就想好好休息一下,每天的新聞聯播必看,每週至少去兩次市內公園轉轉,聞聞花香🌸看看綠葉,觀摩古建築和拍照,但是內心總是感覺應該多多參加植樹造林,所以我就看有植樹活動就去參與,看著自己參與種植的樹能成活長高,就感覺生命在大自然的包容下很了不起,我們退離休的普通人除了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吃喝以外,也需要考慮奉獻,那樣我感覺活的有意思。


康露357


我現在退休了,最關心的是啥時候可以去健身鍛鍊。疫情前,每天做柔力球操或打乒乓球二小時。下午有事沒事去K丅∨唱下歌。疫情了,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只能在家跳下舞,吼吼歌。畢竟沒有氣氛,枯燥了點。盼疫情早點結束,恢復我快樂開心的生活。


銘花襲友


俗話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作為普通百姓就是在其位,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勞動者,也不會有人讓你去謀政。更何況已經退休的都是老人,怡養天年才是最根本的,也是唯一的任務。

世上的人和事,作為已經退休了的人關注了能怎樣,不關注又能怎樣?就是現在仍然在工作崗位上的人,對於社會上每天所發生的人和事遠的不說,就是近在咫尺,你又能有多大作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是明哲保身才是個人正確的選擇。

茫茫人海,芸芸眾生,在一個法制健全,制度完善的社會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應該認清個人所處的位置,只要將個人所承擔的工作任務完成好,對待起那個給你開薪的組織或個人就算不錯的好員工。既不能缺位,更不能越位。操心多了,勢必會引起Te人的不滿,民間有槍打出頭鳥的說法,就是告誡人們,做人做事還是要有保留的。就是你所關注的人和事,其實別人也在關注,並且也許正在考慮研究對策。

結合題主所問,本博的解答就是已經退休的人員,最應該關注的就是個人的身體健康,其它身外之事,那都是有人會去關注的。退了休的人,絕大部分都是老年人,風風雨雨幾十年,雖然也曾經歷過年輕無畏,激揚文字的青蔥歲月,但畢竟那是過往煙雲,現在沒有人會去關心關注那些不會產生經濟效益的陳穀子爛芝麻的事情。

人類社會,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要乾的事情,也有Te們的夢想。作為時過境遷的過來之人,也就是現已經退休的老人,把個人的身體調理好,能為家人乾點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也就是該個人應該關注的人和事。其它一切都是次要的,甚至是多餘的。(2020/03/10)


吉祥如意


我的體會有五個方面:

一是關注家人和自己的身體成了第一要務。上班時無暇顧及家人的健康現在要關注一下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如何,也要認真的審視一下了,因為你不用工作,不用起早貪黑加班加點完成某一項任務了,正如一輛車停下來不跑,應檢查保養一下一樣,看這輛車機油缺否?剎車片要不要換?胎氣要不要補一點等等,因為你在行駛中是沒有時間進行保養的,退休了,好好把自己的身體做個保養,讓未來的日子活得更燦爛。

二是關注過去單位的人和事,特別是人事變動。過去的某某很有才是否得到了重用?過去的某某不太地道是否被庸官擢撥了?過去的某個事項因某種原因始終難落實,現在問題是否解決了?怎麼解決的?諸如此類,都想有個答案。

三是關注國內外大事件,這一點和退休前沒有區別。

四是關注天氣變化。是的,天氣陰晴雨雪本和退休人員無關,但奇怪,退休人員莫名其妙的關注天氣變化。因為退休人員本來寂寞,如果天氣不好,甚至雨雪連連,特別影響退休宅在家裡人的心情。退休的人心裡比較脆弱,遇到陰雨天,心情也會溼漉漉的。

五是關注退休工資是否連漲。因為退休後工資收入比過去少一大截,心裡落差大,總是巴望著一年漲一點,漲到心裡預期的數字,退休生活可能要明亮一點。





水上慈航


退休了,開始了另外一種生活,上班的時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已然有些倦,很快就可以放下工作,過著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可是時間長了也有一種失落感,畢竟好幾十年每天忙忙碌碌的,猛的一閒下來各種不適應,這時候我們就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了,想想自己以後的生活怎麼過,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去調整,現在就有好多退休的每天騎行,去公園唱歌跳舞,旅行,釣魚,如果這些都不愛好,還想為社會做貢獻,也可以去應聘,現在好多單位也願意用退休人員,不交保險而且有豐富的經驗,可以給企業解決好多難題,不過人生苦短,保持良好心態,有個好身體,珍惜每一天。


愛釣魚的老高


退休了,除了自己和老伴的健康,我還真的沒有關心的人和事。

老伴就是咳嗽一聲,也會在心裡打嘀咕。畢竟老了,胡思亂想的多,老伴的安康,才是幸福的保證呢。

老了,咱其他的都不害怕。老倆有退休工資,咱也不想發財。子女的事用不著操心,只希望自己能健健康康的多活幾年。關心自己老兩口,算不上自私吧。


逸散哥


老年退休生活

退休後首要的是自覺轉換角色,無論你在崗時是什麼職業和職務,退休後都是退休人員,要進入退休人員這個角色,以這個角色去面對社會。

堅持終身做善良人的人生底線,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

當今老年人就普遍而言,70歲以前還可以正常上班,70歲以後衰老加快一年不如一年,80歲以後生活能自理就是好的。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在不同的年齡段選擇適合自己的退休生活。老年人的思想觀念和言行都要與時俱進,用電腦用手機,網上購物,微信支付,方便快捷,何樂而不為。

任何年代都是中青年人創造物質財富支撐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我輩要尊重他們的勞動,儘量減輕子女的負擔。

老年人不要把自己的財產和積蓄吃光分光,一定要預留生活不能自理時的費用,記住,手中沒有一把米逗雞雞都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