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屬於中國領土,如今快被沙漠“吞噬”?靠山的選擇還是很重要的

久處在喧囂的城市之中,不由得讓人產出去北方大草原看看的想法。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國北方有這麼一塊地方,那裡盡是肥沃的土地,土地上種滿鮮草,草原上奔馳著的是像風一樣的遊牧民族,一切都是舒服愜意的樣子,但這只是沒去過大西北的人的想象,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曾屬於中國領土,如今快被沙漠“吞噬”?靠山的選擇還是很重要的

大家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兩個蒙古,一個是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另一個則是蒙古國,中國人也將它稱為外蒙古。外蒙古也曾經是中國的領土,但是在某些複雜因素的影響下,脫離了中國獨自成了蒙古國。獨立成了一個國家之後,蒙古國就由於管理制度和思想意識的問題,逐漸從一個花草豐美的地方變得貧瘠、乾旱。

曾屬於中國領土,如今快被沙漠“吞噬”?靠山的選擇還是很重要的

說起蒙古國學過歷史的都知道,在清朝時期這裡是中國的領土,歷經康熙、雍正、乾隆將此地納入到清朝版圖,成為中國的一省,使得清朝國土面積達到頂峰,近1300多萬平方公里。然而到了1840年以後,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清朝的國門,北方的沙俄在侵吞我國近150萬平方公里後仍然不滿足,又開始忽悠外蒙古獨立。

到了清朝滅亡前夕,武昌起義爆發,外蒙古的貴族也趁機宣佈獨立,後雖然在1919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被徐樹錚將軍收復,但是當時的中國軍閥混戰,無力管轄外蒙古,外蒙古再次宣佈獨立,直到1946年被當時的國民政府正式承認,自此,外蒙古徹底的脫離了中國的懷抱。


蒙古國大部分地區屬大陸性溫帶草原氣候,季節變化明顯,冬季長,常有大風雪;夏季短,晝夜溫差大;春、秋兩季短促。每年有一半以上時間為大陸高氣壓籠罩,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蒙古高氣壓中心,為亞洲季風氣候區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蒙古國已發現和確定擁有80多種礦產,建有800多個礦區和8000多個採礦點,主要蘊含鐵、銅、鉬、煤、鋅、金、鉛、鎢、石油、油頁岩等資源。

曾屬於中國領土,如今快被沙漠“吞噬”?靠山的選擇還是很重要的

二十世紀時,外蒙古大草原上長滿了綠草,依靠這些綠草,當地的畜牧業十分發達,所以當地的經濟也一直不錯。而在獨立之後,外蒙古顯然就任性了起來,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極大地加大了畜牧業發展的規模,這使外蒙古的經濟一度飛漲,但同時,外蒙古人們沒想到的是,大草原也是有脾氣的,如今我們再去外蒙古,可以看到原鄉的大草原已經變成了大沙漠,當地城市中的霧霾急劇增加,困擾著每一個居民的生活。

曾屬於中國領土,如今快被沙漠“吞噬”?靠山的選擇還是很重要的

蒙古國如今沙漠化已越來越嚴重,曾經青青草原上唱歌的人兒早已消失不見。據統計蒙古國沙漠化的面積已經快要達到了80?是亞洲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蒙古國的乾旱,也讓大大小小的湖泊和河流面臨著乾涸。那些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放羊牧歌的景象,早已不復存在了。

曾屬於中國領土,如今快被沙漠“吞噬”?靠山的選擇還是很重要的

蒙古國的氣溫也越來越高,整個國家有75?面積被沙漠吞噬,繼續發展畜牧業只會讓蒙古國更多的面積被沙漠吞噬,減少了畜牧業於是經濟也不景氣了,氣溫高加上經濟的不景氣,人們的生活也並不好過。那麼就有網友提出想法:中國能將沙漠變成綠洲,完全可以向中國請教啊!但是至於蒙古國為什麼不向中國請教,那就沒人得知真正的原因了,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