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之爭—秦末漢初的混戰時代


楚漢之爭—秦末漢初的混戰時代

本篇文章將講述秦末漢初的那段混戰時期、也是我國曆史上英雄輩出豪傑遍地的璀璨時代!這段時期因為主要是項羽(西楚霸王)和劉邦(漢王)雙雄爭霸,所以被後世稱之為“楚漢之爭”,楚漢之爭自公元前207年十一月劉邦攻入咸陽到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歷時近五年。五年間爆發的大小戰役多達五十多次,其中比較著名對後世影響比較深的有“彭城之戰”“滎陽之圍”“垓下之戰”等。比較著名的歷史事件有“鴻門宴”“鴻溝之盟”“烏江自刎”等。著名將領謀士有范增、鍾離昧、龍且、季布、項伯(項羽集團)等;蕭何、張良、韓信(劉邦集團)等;另外還有其他幾路諸侯如章邯、司馬欣、陳餘、張耳、魏王豹等。

楚漢之爭—秦末漢初的混戰時代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字籍,系楚國名將項燕之孫、義軍首領項梁之侄。秦滅楚時項燕戰死,項羽被叔父項梁帶出逃亡躲避秦軍追殺,在吳中、下相一帶隱姓埋名。在叔父的教導下項羽從小就習得一身本領,但項羽不好文學不好棍棒,項梁惱怒斥責他“豎子”,項羽反而義正言辭地說“我要學征戰天下縱橫四海的本領!”於是項梁便教他他兵家思想,項羽也因此在後來成為了“兵形勢”的代表人物。項羽曾在少年時目睹秦始皇巡遊車仗,自言“彼可取而代也”,項梁趕緊捂住他的嘴,但就是這一次項梁確信他的侄子一定能成就一番偉業,於是四處招募故楚勇士偷偷訓練,終於在公元前209年大澤鄉陳勝吳廣起義後也起兵抗秦。項梁、項羽叔侄在吳中起兵後一呼百應,他們的隊伍被稱為“項家軍”,項家軍在短短數月之內人數擴至數萬,項梁還在范增的建議下找到了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立為楚王,沿用先王名號仍稱“楚懷王”。由此項氏叔侄逐漸控制了故楚大地上所有的義軍,勢頭愈發強勁。此時沛縣的一支義軍慕名而來尋求項家軍收留,這支義軍的首領便是劉邦。公元前208年項梁不顧勸阻親自領兵圍襲定陶城被章邯設計殺死,楚懷王趁此機會想奪下大權總攬楚國朝政。時值秦軍王離三十萬大軍圍困趙國,楚懷王被各諸侯尊為盟主,楚懷王想趁此機會調離項羽便立下誓約“先入關中者王”。楚懷王命宋義為主將、項羽為副將率兵北上救趙;又命劉邦率領部眾直取咸陽。宋義率領楚軍抵達黃河南岸隔江而望,滯留三月之久既不前進也不後退,整日飲酒作樂招待賓客,項羽惱怒之下斬了宋義,發給軍士兩日干糧渡江尋找秦軍主力決戰,這便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鉅鹿之戰。此一戰項羽僅憑三萬楚軍大破秦軍三十萬主力,秦將王離不甘被俘自刎而死,主帥章邯在司馬欣的勸說下投降,至此項羽的威名日盛,在實際上成為了天下諸侯的盟主,被各諸侯稱為“項王”。鉅鹿之戰後從關中傳來了劉邦已攻入咸陽的消息,項羽為了爭奪楚懷王曾許諾的“先如關中者王”的成果,坑殺了投降的秦兵二十萬,隨後率軍西進向關中進發。劉邦在謀士張良的建議下主動讓出咸陽駐軍霸上等候項羽,項羽到達後聽從范增建議設下酒宴傳劉邦赴宴。劉邦在宴上痛哭流涕向項羽表達了自己的臣服之心,並甘願接受項羽處罰,另外在項伯的旁敲側擊之下項羽一時心軟竟放走了劉邦。項羽帶領各諸侯進入咸陽後縱火焚燒了咸陽宮賜死了秦王子嬰,大封天下諸侯,為限制劉邦發展將關中之地一分為三封給了舊時秦國將領,將劉邦下放到了當時還未開發的漢中川蜀之地。自己則回到了故楚彭城建國,號“西楚霸王”,尊楚懷王為“義帝”。不久便令九江王在楚義帝遷都的途中將其劫殺溺死在湖中。但好景不長原齊國王室後裔田氏三兄弟因分地不均爆發叛亂,項羽為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親自帶兵平叛,劉邦謀士張良趁機“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漢軍全部出川,正式拉開了楚漢爭霸的序幕。項羽聽聞劉邦出關心急如焚,但怎奈身陷齊地戰爭泥潭一時難以回頭對付劉邦。劉邦出關之後令大將韓信率兵一路勢如破竹,先後攻克“三秦之地”,又打敗魏國、趙國,劉邦的威望日益見長自號“縱長”,教唆各諸侯共同討伐項羽。在項羽身陷齊地彭城守軍稀少的情況下大破楚都彭城,六十五萬聯軍進入彭城大肆燒殺搶掠,項羽的軍師範增帶領剩下的守軍繞到彭城後方等待項羽回援。終於在城內各諸侯沉浸在勝利果實的喜悅之中,項羽帶領僅三萬騎兵趁著夜色一舉攻入彭城,項羽下令大肆屠殺聯軍士兵,六十五萬聯軍頃刻間四逃分散,劉邦在手下的拼死保護下逃出彭城,隨即躲進老家沛縣中陽裡關在家裡數天不敢出門。項羽擊敗聯軍後驕橫日盛,再次出兵齊地準備徹底收拾田氏兄弟。與此同時劉邦在蕭何的刺激下回到滎陽重整旗鼓再次豎起反項大旗,項羽又從齊地奔赴滎陽數十萬大軍合圍滎陽。劉邦被圍之時韓信用計奇襲齊國國都臨淄,田氏一族被滅族。項羽圍城卻久攻不下,糧草見拙無奈之下與劉邦言和,在撤軍途中被劉邦追擊,徹底激怒項羽,雙方在鴻溝兩邊展開了陣勢對壘又一次陷入僵局。雙方僵持不下之際楚軍士氣底下,項羽見狀便以平分天下為條件想要撤回彭城。回軍途中再一次遭遇劉邦伏擊,在垓下展開了一場硬仗,雙方實力在這時發生了變化,楚軍沒了糧草打起仗來沒了往日的氣勢,數量也在一天天減少。在瑟瑟寒風的一個夜晚,漢軍在楚軍軍營外唱起了楚地的民歌,楚軍士兵聽後無不思鄉再無鬥志。項羽的愛姬也自刎於他的面前,項羽心灰意冷,天微亮帶著最後的百餘騎突破包圍往烏江而去。站在烏江邊上項羽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在拼至最後一人時終於決定自刎。至此,一代西楚霸王就此隕落。

楚漢之爭—秦末漢初的混戰時代


劉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因在家兄弟裡排行老三故稱劉季,沛豐邑中陽里人。劉邦少時是橫行鄉里的流氓地痞,後因結識了縣吏蕭何討了個泗水亭長官職(秦時亭長相當於今天的村長),手底下聚了一幫兄弟,為人豪爽且廣交會友因此在沛縣也頗有名氣。一次秦始皇迅遊至沛縣時劉邦見狀說道“大丈夫當如是也”,蕭何聽到這話後便萌生了助劉邦成大業的想法。秦始皇死後不久大澤鄉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正值劉邦押送沛縣勞役所經之處起義不斷,在斬了押送的衙役後逃至蛇山之上,相傳在山上劉邦斬死一條白蛇自稱赤帝之子也揭竿起義。劉邦起義後與蕭何裡應外合打下沛縣自稱“沛公”,此後劉邦先後攻打過周邊數個城池但無一攻下,還被郡守逼出了沛縣四處逃亡。在逃亡路上劉邦聽說項梁的項家軍是楚國正統隊伍前去投靠,項梁起初也看不起這個只有幾百人的農民隊伍,便將他交給了侄子項羽處置。劉邦向項羽借兵企圖殺回沛縣,項羽雖然也看不起這個地痞模樣的農民,但也借了點兵馬讓他殺回沛縣。重新奪回沛縣後蕭何知道劉邦志在天下便督促他回到項家軍藉助項家軍的聲勢壯大自己。在攻下了幾座城池之後劉邦隊伍的人逐漸增多,此時的他被新立楚懷王看上、想利用他制約項氏一族。於是在楚國的軍政會議上楚懷王當眾封了劉邦侯爵地位,極力拉攏劉邦加入對抗項氏的勢力範圍,但此計被客居在劉邦那裡的張良識破,建議劉邦一邊接受楚懷王的好處,一邊向項氏叔侄表示忠心。在這種情況下劉邦發展迅速,一躍成為了楚國內部第三股勢力,也為後來與項羽的對抗墊下了伏筆。項梁戰死定陶城後,趙高殺死秦二世立子嬰繼位秦王;章邯、王離大軍合圍趙國鉅鹿城,楚懷王被各諸侯奉為盟主。在諸侯大會上楚懷王為激勵部將便立下“先入關中者王”的誓約,隨後又分別派項家軍北上救趙、劉邦西進取關中,至此劉邦所部終於脫離項家軍。劉邦的隊伍雖然戰鬥力不強,但是手下的蕭何、張良等謀士可謂是謀定天下的大才,西進路上也無太多阻礙很快便到達武關之下,此時鉅鹿戰場上項羽已擊敗王離大軍聲勢正盛。劉邦明白項羽幾乎是贏定了,如果不能在項羽徹底打敗章邯西進入關之前攻破咸陽他將毫無機會與項羽爭鋒。但秦王子嬰除掉趙高之後為保咸陽百姓的性命竟然向劉邦投降,這無疑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劉邦趁機開進咸陽城然後封城閉關做起了楚懷王許諾的“關中王”。雖然劉邦下過嚴令不許部下燒殺搶掠,但他的隊伍中都是沛豐出來的農民,見到了咸陽城內的金銀財寶都像是餓瘋了的狼一樣洗劫一空。而項羽那邊則因為接收了投降的秦兵行動遲緩,又時常擔心降卒叛亂,一口氣坑殺了二十萬秦兵,致使關中秦人對其恨之入骨,但也同時去除了隱患加快了行軍速度,僅用半月就抵達到了武關。劉邦得知情況捨不得“關中王”的稱號便瞞著蕭何等人拒項羽於武關之外,不料此舉惹怒了項羽,武關城上的守軍被屠戮殆盡,劉邦驚慌失措之際無奈聽從了蕭何、張良的建議整理好鹹陽的百姓名冊、金銀珠寶主動撤出咸陽拱手讓給項羽,自己則帶領隊伍駐紮在了距咸陽不遠的霸上,並致書信給項羽,稱等候項王發落。之後又參加了項羽的鴻門宴,在宴上極盡獻媚表示忠心總算是保住了一條命。隨後項羽在咸陽大封諸侯,劉邦被封漢王,前往漢中就國。漢中雖是尚待開發的蠻荒之地,但劉邦欣然接受,因為他知道離得項羽越遠他就越能發展實力爭奪天下。果不其然,劉邦進入漢中後燒燬唯一的棧道讓項羽相信了他的示弱,這時原先在項羽帳下做執戟郎中的韓信跟隨入川隊伍走進了蕭何的視線,在蕭何的極力舉薦下韓信成了劉邦麾下的大將軍,漢軍從此一改往日的頹靡景象,在韓信的訓練下已成為了一支足夠與項羽的楚軍一決高下的強悍之師。之後韓信假裝修葺棧道,暗地裡率大軍過陳倉取關中,大敗章邯、司馬欣,轉而攻取了魏地和趙地。劉邦聲望大漲勢力大增,召集了各路諸侯組成六十五萬的聯軍趁項羽身陷齊地攻破了楚都彭城,劉邦再一次沉浸在了虛幻的勝利之中。沒過多久項羽突然奇襲彭城僅用三萬騎兵大破彭城,擊敗了劉邦組織的所謂六十五萬聯軍,劉邦倉皇逃回沛豐邑中陽裡。在老家的蒼涼景象中劉邦深深地感受到了挫敗、屈辱,甚至一度萌發了輕生的念頭,他先是把自己關在家中拒絕見客,後來又鎖住沛縣城門企圖老死城中。遠在關中處理後方的蕭何聽聞,火速趕到劉邦身邊,刺激劉邦重拾信心重整旗鼓繼續與項羽爭奪天下。劉邦回到後方滎陽之後馬上召回還在彭城外圍觀望的韓信,令其交還兵馬招募新兵訓練,將漢軍兵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但不久後項羽便親率大軍團團圍住了滎陽城,劉邦深知自己支持不了多久,四處派出使者尋找支援,齊國田氏本來已經答應幫助劉邦襲擊項羽後方,但韓信趁此機會一舉攻破齊都臨淄,還上表劉邦要求賜封“假齊王”。劉邦震怒,但在張良的勸說下答應韓信的要求,此時項羽所部糧食消耗殆盡,劉邦趁機逃出滎陽另尋戰機。項羽班師途中劉邦突襲成功將項羽再一次困在了膠著狀態,項羽苦於不能一戰定勝負,便立下誓言平分天下企圖後撤,在垓下再一次被劉邦突襲成功,項羽所部所剩無幾已無力迴天,終於在烏江邊上自刎而死。此後劉邦接連擊敗各路諸侯一統天下建立了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漢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