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次疫情,会不会有更多的学生报考医学院?

小微GG


坐标武汉,80后宝妈一枚。经过这次疫情,我对医生的崇拜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这话一点都不是夸大其词。

 

非典的那一年,我正在乡村学校备战中考。语数外三颗星,物理化学一颗星,是一枚典型的文科预备女。虽然非典是历史性的灾难,但我却因祸得福。中考在即,山西省取消了当时的政治、物理、化学考试,中考只考核语数外。三科均是我的强项,幸运的考入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学府,而后考入大学。如果没有这场非典,也许现在的我就是另一番模样了。

 

那个时候还小,乡村信息闭塞,父母也不是文化人,对钟南山,对医护人员伟大的付出几乎是一片空白。直到而立之年,远嫁武汉经历了新冠状病毒。

 

如果真的能开启时光穿梭门,我愿投身杏林,苦心钻研,求索不止,成为一名优秀的医护工作者。

 

我也相信,现在也会有很多的学子改变自己之前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想要一名医护工作者,拥有一份平凡伟大的职业,守护家人,也守护我们的祖国、若病毒在未来可能发起对人类的进攻的时候,用自己最坚硬的医学盔甲。守护人类。

 

欲成大事,想来只有理想和口号是不够的,医学之路漫长而艰辛。为广大学子做一些院校推荐,望有益。

 

第一层次,协和,北医,复旦(上医),交大。这个是第一梯队。

第二层次,中山,湘雅,华西,同济(武汉),浙大(借助浙大平台,科研还是不错的)。四个军医(南方医还算为军医吧)+301(军医的实力可能很强,但是就业太复杂,不推荐)

第三层,吉大白求恩,山大(山医),首医(非211,在北京不错,很多特色顶级专业,但是有些地方限制学历就麻烦的很。)武大(毕竟985,报了武大大腿)西交(同武大)。

第四层,中国医科大,天津医科大,哈尔滨医科大,南京医科大,这些医学实力不输第三层,但是毕竟没有合并到985大学里面。苏州大学医学院(最近发展很不错)郑州大学医学院都是211。再就是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毕竟985学校。而且,南开跟301合作办学,还是不错的。

第五层,温州医科大,青岛大学医学院,安徽医科大,河北医科大等等。。可能每个学校都有特色专业,但是总体影响力还是小了点。

 

我的孩子现在只有五岁,知道钟南山,也大体知道疫情之下医护人员及各行各业人群的付出。现在每次谈到和医生或者疾病有关的话题,我都会以钟南山的一首《寄少年》作为勉励。无论他将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我都会尊重他,鼓励他。当然,如果长大能成为一名医生,圆了我的医学梦,那就更好啦。

 

一首《寄少年》,和年轻的妈妈们共勉。

 

恰同学少年,愿风华正茂。

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证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