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3月18日

早晨包了輛車,去巴達米以南約一百多公里的霍斯佩特,這裡是去往亨比(Hampi)的中轉站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路況不錯】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過收費站】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當中還有綠化帶,這是在印度遇到的最好的公路了】

前幾天在一家餐館吃飯的時候,看到牆上的風景畫中有一座方形塔,與我國的樓閣式古塔有很高的相似度,但是畫上沒註明具體地址,本以為找到的機會不大,沒想到最終還是打聽出來了,途中先去看看這座塔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就是這座塔,找到有些驚喜,我國同類型建築稱為樓閣式塔】

這座塔是Bananashakari Temple寺院的一部分,根據介紹,寺院建於八世紀,但塔的具體建造年代未知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塔建在一座很大的水池邊上,旁邊還有座神殿】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塔身上佈滿枓栱】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還有疑似仿木結構的出簷】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塔剎上也是枓栱

現在一般認為枓栱是模仿樹枝分差,但樹枝分叉是越分越細小,似乎與承託屋頂重量的概念不符,看這座塔上的枓栱,很像大象揚起的鼻子,大象是可以承託重量的,或許象鼻才是枓栱最初的寓意?

這座塔的枓栱下面刻有一個三角形,很像是大象的嘴,我國金元時期的木結構枓栱上很多也有類似三角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枓栱下面的三角】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塔的底座】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這座塔是此行的驚喜】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塔旁邊寺院的另一座小型水池】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旁邊的集市】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又遇到一輛大型的彩車】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支撐彩車的幾段石柱也是古物】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這是彩車的備胎,沒想到是石頭的】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中午到達霍斯佩特,城市很小,酒店條件不錯】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酒店的餐廳】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房間】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餐也不錯】

亨比(Hampi)距離霍斯佩特只有十幾公里,是維查耶納加爾帝國的首都,帝國強盛時統治整個南印度,在亨比留下大量石頭建造的神廟,時間大約在14-16世紀,後來帝國被伊斯蘭勢力入侵,這裡又留下一些伊斯蘭風格建築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到霍斯佩特的火車站,打算找輛出租車,然而沒有,嘟嘟車不少】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十幾公里也不遠,找了輛嘟嘟車去亨比】


2019年印度西行記(二十七)Bananashakari 寺的樓閣式塔,到亨比

【巨大的塔門,亨比的Virupaksha Temple】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