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的技巧运用


心理防“疫”||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的技巧运用

会谈的前中后阶段分别以了解现状和咨询目标、知觉扩大与转化、行动与推进为目标。其中主要是采用指向目标、例外和解决方案的问句来进行会谈。主要技术是各类问句,如下:

(一)非问题式谈话建构工作同盟

非问题式谈话包括向来访者表示你正在倾听,强调所有优势、技能、资源和例外,理解来访者自身的独特性,加强治疗同盟关系和让等级变得不那么明显,更容易合作(保罗汉图,2011)。

C:我没想到他会真的被确诊,我需要瞒着我儿子和他爸妈,我很难。但我尽量控制我自己让自己不崩溃。

S:嗯,是的你很不容易,为亲人考虑、担忧,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很多面,体贴、仁爱、坚强……

(二)奇迹问句创造最佳未来

奇迹问句来源于埃里克森的催眠,和阿德勒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如果我有个神奇的魔杖和药丸,它使你的症状消失,你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类似,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中“什么告诉你奇迹发生了”这样的问句作为具体解决方案的指示器可协助来访者确定清晰更具描述性的目标,创造一个把重要他人带到图像中的未来(许维素,2009)。

此类问句充满西方神话主义的色彩,在本土语境下,可以使用想象语句想象最后一次会谈等切实场景引导来访者找到具体目标。

S:我们一起来看看能帮到你什么。

C:我希望你能让我变得不那么害怕新型冠状病毒。

S:好,如果今天是你与我会谈的最后一次了,你不再那么害怕病毒,情况有所好转,你是怎么知道问题得到解决的呢?(引导具体目标的想象与建构)

C:我不再失眠,不再日夜颠倒,在晚上临睡之前不反复刷疫情相关的情况。白天不会不断洗手,手也不会发炎……

S:你的意思是你想要自己能够作息规律、有节制的关注疫情……

(三)例外问句激活正向经验

例外的思维是找寻方法与资源的放大镜,例外的内容是形塑解决的重要素材(Corcoran,1998)。例外的向度是多面向、多层次的,探讨何时“没有发生”“较少发生”,或者询问来访者何以能应付、停止、阻挡不好的情况发生,都是例外问句尝试询问的方向。例外问句遵循着与其创造新的策略,不如开发已有的方法的原理。

C:我的生活由于疫情而变得彻底混乱了,原本留学申请能够成功的,但现在被推迟了,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的计划被打乱了,太糟了。

S:嗯,听起来你对疫情导致的留学申请不确定感到有些担忧,是的,这件事确实会让人觉得不好过。我好奇的是,你的生活中,有什么事是没有变化、按你的计划来的呢?(探寻不被打乱的正向的例外)

C:我在隔离期间一直在练习口语,我原计划寒假提高我的口语能力的。

(四)应因问句探寻应对策略

“我能看出确实很艰难,你是怎么熬过来的”、“是什么让你保持前进的”、“面对这么多问题,你是怎么应对的”、“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你今天还能找到来我这里的力量,我想你一定是做了什么”等探索应对的问句,给予来访者正向引导,引导来访者看到自身的内在能量。

S:你能积极主动找到我们热线,已经很不容易了,你是怎么做到的?(积极开场)

C:我加了我们社区的微信群,群里发的。

S:那你是怎么做到有勇气拨通这个电话的呢?(询问改变的一小步的开端)

C:我想我是为了我的孩子,为了孩子我什么都愿意,我要主动找社会的帮助。

S:你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妈妈,充满对孩子的爱又很勇敢。

……

C:我很害怕,如果我又发病了,我的孩子怎么办呢?

S:之前有过病发的情况吗?那时候你是怎么顺利度过的呢?(探寻成功经验)

(五)评量式问句挖掘具体行动

作为来访者朝向所欲未来的量表可以用来确认来访者的经历和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描述,起到共享意义、观测和比较的工具作用,一般评量式问句可与关系问句、差异问句相结合,引导来访者明晰目标并测量信心和可能性。

S:如果0分表示你丝毫不紧张焦虑,10分表示你最紧张焦虑,0-10分分数越高你越焦虑,你给自己打几分呢?

C:3-4分吧

S:好,那么3-4分与0分之间的差距在哪儿呢?(引导来访者:3分有3分的优势)

C:我依然可以维持日常生活,虽然我不敢煮饭,但我可以烧水泡方便面,可以维持我的日常生活。

……

S:你刚刚说是3-4分之间,那如果要想达到4分,你做些什么呢?(挖掘具体细化可操作性的行动)

C:当我坐有靠背的椅子的时候我感觉就能是4分了。

除以上几种外,还有关系问句、差异问句等提问方式,这些技术在实际使用中融会贯通,灵活结合,咨询师来访者能以同行者的身份共同建构解决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