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文章丨给孩子们讲《老子》之“有无”

什么是有?什么是无?

一个空瓶子,瓶子是有,瓶内是无,有中含无,外有内无。而瓶子外面又是无,外无而内有。而瓶子外面的空间又在房间里,又是一个外有内无。而房子外面又是一个更大的空无,是一个更大的外无内有……有中含无,无中含有,有无一体。

白纸,是无;白纸写上字,是有;字与字之间,笔画与笔画之间,是空白,是无。有无相交,构成一篇文字。

空间,我们看得到、感觉得到,是有;时间,我们看不到、感觉不到,是无。时空相交,无有相生,构成我们的宇宙。时间与空间加起来,就好像一个容器,里面容纳了人物、事件、情感,存在的一切都发生在时间和空间里,我们可以感知,是有;那么对应的还有一个非时空,生命不能感知的无,那个无,是超越时空的。

空间上的你:来读书会之前,家里的你,是有;你出门参加读书会了,家里的你,是无;没到读书会,读书会的你,是无;你来到了读书会,读书会的你,是有。家里的你,从有到无;读书会的你,从无到有。

时间上的你:昨天的你,已经没有了;而今天的你又诞生了。

人的一生: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出生前,是无;出生后,是有;去世之后,又归无。

人只能发现当下自己的存在、感知当下的自己,而发现不了过去和未来自己的存在,都只在记忆和想象里,不能真实感知。因此,我们认为现在是有,过去和未来是无。

无论从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是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但物质精神不灭,归无之后,自然会产生另外形式的有。

照见五蕴皆空,色即是空,又是超越我的时空形体,发现的有无,与我们的有无大不相同。


国学启蒙文章丨给孩子们讲《老子》之“有无”

不同的个体 不同的有无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群蚂蚁搬运一块食物向巢里爬去。我们用针把食物挑起,放在它们头上很近的地方,所有蚂蚁只会在一个面上反复寻找,决不会向上搜索。对于蚂蚁来说,眼前的食物突然消失实在是个谜。食物虽然只是由地面抬高到它们的头顶上方,在蚂蚁的世界里,却是不可思议的从有(有食物)到无(食物消失)。

因为蚂蚁是典型的适应二维空间的生命形式。它们的认知能力只对前后左右所确立的面性空间有感应,不知有上下。尽管它们的身体具有一定的高度,那也只是对三维空间的横截面式的关联。蚂蚁上树也并不知有高,因为循着身体留下的气味而去,它们在树上只会感知到前后和左右。

当它们依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在被长、宽确立的面上遍寻不着自己的食物时,这块食物对它们来说就是神秘失踪了,因为这块食物已由二维空间进入到三维空间里。只有我们把这块食物再放在它们能感知到的面上,蚂蚁才可能重新发现它。这对于蚂蚁来说,却又是神秘出现了。

只因食物高度的变化,蚂蚁就感知了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的过程。


国学启蒙文章丨给孩子们讲《老子》之“有无”

我们人类是生存在三维空间里的生命形式,我们的认知极限是空间只可能由长、宽、高确立,并占据一个时间点(现在)。人类社会的万千事物都只能存在于长、宽、高确立的空间和与时间的接触点“现在”所构成的生存模式中。所以人类能够发现蚂蚁不能发现的高处的东西,对蚂蚁来说是无(消失不见),对我们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有(存在)。但是,事物一旦超出三维空间,我们人类也会像蚂蚁一样认为它消失了。即从有到无。

比如:在四维空间中,长、宽、高形成的体与时间的结合不是一点(现在)。而是拉长的“现在”,就是我们在三维空间中所认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集合。就像生存于一维空间的草木不知有二维空间的蚂蚁,二维空间的蚂蚁不知有三维空间的人类一样,我们又怎么知道生存于四维空间的生命形式呢?它们或许就在我们身边伸手可及的地方。我们生活在三维世界里无法认知四维的世界,就像生活在二维世界里的蚂蚁无法了解三维的世界一样。对于高维世界理所当然的有(存在),而对于低维世界却是理所当然的无(不存在)。

因此,有无从这个角度讲,本来不存在,而是生命自己划分的。你所有的、所没有的,与别人所有的、所无的,都不会绝对相同。就像人划分的有无,与蚂蚁划分的有无不同。

就我们人体自身而言,各个感觉器官对有无的划分也不同。比如,声音对耳朵来说,是有;对眼睛来说,是无。光和颜色对眼睛来说,是有;对耳朵来说,是无。

所以,每个个体都有各自不同的有无。

无中生有 无并不是空无

老子说: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

天地的起源,我们人看不到。(而老子不知是怎么看到的,不知他是怎样突破了自己的感知系统。)因为人看不到那个存在,但是确实是从那个存在中来的,所以我们把那个看不到的存在——天地起源之先称之为无。

那个天地之先的存在,没有人类的存在,怎么会有名字呢?所以是无名,而且无也是强名。也可以称之为“道生一”,道也是强名的。

有名万物之母,那么,这个有又是指什么呢?“天下万物生于有”,这个有,不是指我们一般看到的那种存在: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棵花草树木……这些不会是万物之源、万物之母。其实这个有,对于人类来说还是一个未知的东西,是“一生二,二生三”,老子的有,指的是这个。“三生万物”,三为万物之源,所以“一二三”称之为有,而那个道是零,称之为无。

宇宙从无到有。宇宙诞生之初,是一种混沌未开的初始状态(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大家想象一下,那是一种什么状态呢?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国学启蒙文章丨给孩子们讲《老子》之“有无”

因此,有无从这个角度讲,本来不存在,而是生命自己划分的。你所有的、所没有的,与别人所有的、所无的,都不会绝对相同。就像人划分的有无,与蚂蚁划分的有无不同。

就我们人体自身而言,各个感觉器官对有无的划分也不同。比如,声音对耳朵来说,是有;对眼睛来说,是无。光和颜色对眼睛来说,是有;对耳朵来说,是无。

所以,每个个体都有各自不同的有无。

无中生有 无并不是空无

老子说: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

天地的起源,我们人看不到。(而老子不知是怎么看到的,不知他是怎样突破了自己的感知系统。)因为人看不到那个存在,但是确实是从那个存在中来的,所以我们把那个看不到的存在——天地起源之先称之为无。

那个天地之先的存在,没有人类的存在,怎么会有名字呢?所以是无名,而且无也是强名。也可以称之为“道生一”,道也是强名的。

有名万物之母,那么,这个有又是指什么呢?“天下万物生于有”,这个有,不是指我们一般看到的那种存在: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棵花草树木……这些不会是万物之源、万物之母。其实这个有,对于人类来说还是一个未知的东西,是“一生二,二生三”,老子的有,指的是这个。“三生万物”,三为万物之源,所以“一二三”称之为有,而那个道是零,称之为无。

宇宙从无到有。宇宙诞生之初,是一种混沌未开的初始状态(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大家想象一下,那是一种什么状态呢?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