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他窮困潦倒的下半生,是人生最高級的成功

文|小眠寶

疫情期間,我們容易被壞情緒包裹,人類的共情力容易讓我們因別人的不幸遭遇而淚流滿面。低落,煩躁,焦慮,你有多久沒有好好思考過一個問題了?

比如:人這一生怎樣度過,才算得上是不負此生?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工作是為了什麼?成功的定義是什麼?什麼樣的人才能夠被稱為是成功的?

關於以上問題,通過一本書,我找到了全部的答案。

這本書的各種翻譯本,長年在豆瓣保持著8.8分-9.4分的成績,無數人讀完後,撥開迷霧,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這不是一本工具書,只是一本小說,書中沒有解答你困惑的直接答案,你需要自己去思考,去理解,因為哪怕是同樣的問題,對於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最佳答案。

在豆瓣,關於本書,有一句點贊過5000的短評聽說讀完這本書的人,都辭職了。我的領導看到我手裡的書,如是說。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他窮困潦倒的下半生,是人生最高級的成功

你是否好奇,為什麼讀完都辭職?這本書到底有什麼魅力?接下來為你揭曉謎底。

一、豆瓣高分小說,一生推的好書,影響過無數人

每當有人問我,“你看了那麼多書,最推薦哪一本?”我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月亮與六便士》”。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他窮困潦倒的下半生,是人生最高級的成功

《月亮與六便士》作者毛姆,英國小說家,劇作家。代表作有:《人性的枷鎖》、《月亮與六便士》、《葉之震顫》、《面紗》、《蛋糕和麥芽酒》、《刀鋒》。

國內至今已有多種譯本,我最近讀的是由李繼宏翻譯,果麥文化出版的版本。

李繼宏,廣東揭陽人,畢業於中山大學,現居美國。英國伯明翰大學莎士比亞研究所訪問學者,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英文系客座研究員。

翻譯作品頗多,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著作,他都翻譯過,比如:

世界名著新譯系列:《小王子》、《老人與海》、《了不起的蓋茨比》、《動物農場》、《瓦爾登湖》、《月亮與六便士》、《傲慢與偏見》、《喧譁與騷動》。

“與神對話” 系列:《與神對話 · 全三卷》、《與神為友》、《與神合一》。其他:《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窮查理寶典》等。

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讀這本書了,大學的時候,從圖書館借閱了這本書,用了一個晚上,一口氣讀完,當時的感受,至今記憶猶新。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他窮困潦倒的下半生,是人生最高級的成功

二、永遠不要低估夢想的力量,有目標的人,是幸福的

《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其實很簡單:一個工作體面,家庭美滿的證券經紀人查爾斯,突然有一天,拋棄一切,跑去畫畫。餘生窮困潦倒,死後卻出了名。

被夢想擊中,放棄優渥生活的查爾斯,孤注一擲,投身畫畫。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振奮人心:“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我身不由己。一個人掉進水裡,他游泳遊得好不好沒關係,反正他得掙扎,不然就得淹死。”

很多人都對他的選擇表示不解,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做個畫畫的窮光蛋。正常人的腦子,怎麼會做出這種選擇?任誰都不會放棄舒坦的有錢生活吧?

但當你面臨和查爾斯一樣的十字路口時,我想,你根本不可能這麼痛快地做出上面的決定。

有句老話說得好:“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歲月靜好的表面下,是痛苦不堪的靈魂在咆哮。

查爾斯心裡很清楚,在旁人看來美好的生活,自己卻並不快樂。

證券經紀人只是一份賺取薪水的工作,是他生存的基礎,並不是他生活的渴望。

他的熱情在別處,命運驅使著他,必須一往無前。

這個世界上,能夠找到一件熱愛的事情太難了,大多數人,都沒有目標,活著的目的只是活著。

日復一日,過著單調乏味的生活,沒有激情,一潭死水。

而那些卓有成就的人,只不過是在熱愛的領域,全心全意付出了時間和精力。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中,哪怕兩個人做相同的工作,卻能夠有不同的感受和業績?

因為熱愛,所以心甘情願鑽研,因為熱愛,所以根本不在乎加班,這樣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因為一直在靠近目標的路上前進,所以他們不知疲倦,如同日夜不息的永動機,不需要外界催促,前行的力量都能夠從自身獲取。

湖畔大學梁寧說過,“你不厭其煩的地方,就是你的天賦所在。”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他窮困潦倒的下半生,是人生最高級的成功

有熱愛的人,不怕路長,因為他們堅信自己總能到達終點。

查爾斯有幸在有生之年,找到了自己不厭其煩的領域,你,找到了嗎?

三、你只活這短短一生,到底該如何度過?

在你心中,人活成什麼樣叫成功?

是像馬雲那樣,還是像李佳琦那樣?

關於成功,我很認同古典老師給出的定義:“用持續有成就感的方式過一生。”

成就感是一種正面催人奮進的心理感受,人活著,就需要大大小小的成就感。

成功不是一種固態的結果,而是一種波動的過程。

在我看來,查爾斯是成功的,從事畫畫之後,他的內心充實幸福,他將餘生獻給了繪畫,無怨無悔。

人生不過幾十載,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譜寫出最美的生命讚歌?這個問題,值得每個人花費時間思索。

我們不需要隨波逐流,只需要找到自己心嚮往之的地方。

《月亮與六便士》中有一段很經典的話:“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在我看來,作者不是想表達夢想比金錢更重要,而是想說:沒有人能抵擋住夢想的召喚,有理想的人,哪怕日子過得再艱辛,也是幸福的。

我們只有這短短一生,如何定義成功,取決於你自己。取決於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你認為應該對社會做出什麼貢獻,應該對自己有什麼要求。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他窮困潦倒的下半生,是人生最高級的成功

低頭賺取六便士的同時,不要忘記抬頭望望頭頂的月亮。

賺取六便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往終極目標必經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