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看完最压抑的电影是哪一部?为什么?

一名战士71239


有一部电影我从头到尾握紧拳头看完的,看完后十分压抑,这部电影就是《蚯蚓》。

《蚯蚓》是17年的一部韩国剧情犯罪片。又叫《非法复仇》或者《被侵犯的她》。为什么这部电影叫做《蚯蚓》呢?因为电影最后女主的脑瘫爸爸把欺辱他女儿的四个“学霸”都灭了,像蚯蚓当鱼饵一样放在河里钓鱼……可能听到这里你会感觉这部电影有点变态。但是当你自己看到这里的时候,你会感觉这位脑瘫爸爸的做法会让你把积压的情绪一下子释放出去。因为这部电影实在是太压抑了。《蚯蚓》这部电影是根据霸凌问题,据统计暴力霸凌每年会杀死13000000名儿童。带你应一开始还是很温馨的,一位脑瘫的父亲独自抚养着这一个女孩,父亲因为脑瘫,所以面部有点抽搐,走路也不正常。女孩非常努力而且要强,考上了市区的艺术学校。这部电影采用的是倒序的手法,但是却刻画的很真实且又残酷。影片最开始的镜头是女主在一个雨天的深夜跳楼自杀,女儿打电话来因为手机没电,迫切的想给女儿回电话,四处借手机,却没人愿意借给他……然后在倒回几年前展开叙述。一度因为一个镜头而感动,因为买不起校服和鞋子等等,怕脑瘫靠摆摊卫生的父亲负担不起。女主说想换个学校,而父亲却骄傲的说“我可是爸爸”,这一刻,仿佛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女儿最大的承诺-有我在,不要怕。似乎爸爸这个词语在我们脑海里是无所不能的,从小时候,到成人……在遇到困难时,电影里穿插这父亲教给女孩的那首歌曲:你开心,我开心,都开心。场面十分温馨。故事的转折是从女孩认识了一个高富帅说起,也是从这里影片开始了长达半个多小时的压抑的场景。男一以为女主家里有钱,在野外就强迫和女主发生了关系。完了第二天发现女主家境贫寒直接抡一烟头往女主身上烫下来,嫌她高攀自己。此时女二也因为知道了这个事情报复女主,因为女二家里财大气粗成功的将女主赶出来学校。因为女主自尊心非常强,所以女主选择了去向教育部发出了请愿书。而此时,男二女二知道这件事后,不但没有嗨啊,反而变本加厉,带领这三个男孩跑到女主家里把女主强奸了,并且拍下视频。威胁女主撤掉请愿书,后来更是变本加历。那几个男孩经常趁女主自己在家的时候,去侮辱女主并拍下视频,到最后开始逼迫女主做援交接客,不为钱,就为了摧毁一个人的自尊。最高峰是一周,接了20个客人,一次收费大概600人民币这样。同班男同学往她身上撒尿,烫烟头,吐口水,各种不耻的行为,他们都做得出来。女主也想过回到老家躲避这些人,但是他看到父亲渐渐在这里有了自己的朋友,并且很开心。以为那句:你开心,我开心,都开心。所以女主选择了忍耐。直到最后自尊心被击溃,选择了自杀。脑瘫父亲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真相,后来他曾女儿工作过的店主手里获得了女儿的日记。父亲也尝试过通过警察去解决,但是警察认为这不足以作为证据,并且女二跟男二家里的势力也比较大,所以置之不理。父亲在这里只能拿着女儿的日记,回到女儿曾经受辱的地方。最终,父亲选择了以暴制暴,往逼迫女主卖淫的女同学身上泼硫酸,用鱼钩勾住施暴的男同学的舌头,沉入水里,最后选择自杀。从女儿逝去的那一刻,父亲就注定了没办法独活于世。可能现实中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但是可能有点感同身受,所以看的的时候我是一直非常压抑,知道父亲完成复仇。

“邪恶的人:他们自恋地很彻底,全无同理心的能力去包容他人。以自我为中心,不仅是因为自恋促使恶人找别人顶罪,也因为自恋使他们丧失了从同理心与尊重他人所衍生出来的自制力。恶人的自恋除了使恶人必须牺牲他人满足自身的需求外,也因此罔顾了受害人的感受。希望世上少一点这种事情的发生。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马克吐温









山十三


我看完最压抑的一部电影就是《Hello!树先生》,我曾经有一次连着看三遍,我感觉自己有点陷进去了久久不能释怀,压抑了好几天才缓过来。



本片的主角树哥年过30却一事无成,周围的人都看不起他,整天调侃他拿他当笑话一样,就连自己的家人都看不起他。和他一起长大的同村人表面上跟他称兄道弟,遇到事根本没人甩他。在酒馆喝酒时二猪车被刮花,树哥好心劝架,却被直接推一边说有你什么事?当时真的很尴尬,“人微言轻”说的一点都没错。

二猪仗着是村长的小舅子占了树哥家的地招呼都不打而且一分钱不给,在发小高朋的婚礼上二猪对树哥发难让树哥给他下跪。树哥被拉进屋里二猪不依不饶追进去,树哥最终向二猪下了跪,其实树哥心里早就知道大家看不起他,只是他不愿面对现实这一跪彻底撕碎了他仅有的一点“自尊”。从这以后树哥彻底崩溃疯了,后面的剧情完全是树哥的幻想。这部剧其实反应了社会底层人们的心酸,“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


这部电影树哥这个人物是一味地逃避不愿面对现实,跟另外一部电影《天注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天注定中姜武扮演的那个角色是直接拿枪杀了村长会计和老板,不过《天注定》这部电影被禁了。


胖胖福利社


想到《熔炉》,想到《我不是药神》,再想想,可能是《午夜凶铃》。

这部经典恐怖片我迄今看过两次,都是一个人看的。第一次看是刚刚毕业在一家小公司上班,公司同时还安排宿舍,晚上我和另一位同事住在一起。那段时间我们经常租碟看,各种片子都有,其中一次我借到《午夜凶铃》。

那天同事出差正好不在,我希望挑战一下我自己,于是就开始看。太可怕了,太可怕了。我把声音开到极小,手紧紧抓住沙发,也还是忍不住恐惧。

这种恐怖程度在那之前,没有在其他恐怖电影中感受到过。故事就发生在现实生活中,那种场景就是身边经常所处的场景,这种恐怖片是最恐怖的。如果说过去《聊斋》那种,再可怕也是发生在古代,与身边的事情联系不起来就不觉太可怕。而《午夜凶铃》这种,是深入内心的恐惧。

其中几次我想关掉电视不看,但看恐怖片不都是自找罪受吗,还要挑战自己的忍耐极限,于是就一直看一直看,哪怕声音几乎开到最小。

终于,片子看完了。但那种压抑久久没有散,起身上床也变得非常小心。更要命的是,公司当时有不少座机,很多时候会有人打来电话,有时候半夜还会响,只要响起来,那就是当时的梦魇。

十几年后我已经结婚,有一次心血来潮准备再看一遍《午夜凶铃》。于是我专门找了一个下午来看,窗户全都亮着,这次的恐惧少于多年前,但出现有些画面的时候还是会害怕,手还是要仅仅抓住些稳固的东西以壮胆。

恐怖片的导演都是高手,知道怎么吓唬人,那种体验的过程真的挺难忘,也挺难得的。



郑捕头


【盲井】我看完最压抑的一部电影,我曾经有一次连着看三遍,我感觉自己有点陷进去了久久不能释怀,压抑了好几天才缓过来。这片以98年的矿洞诈骗杀人案改编,确实是贼压抑,缓和和好几天,才知道人性可以这么险恶

整个片子讲的,大概就是两个中年男子带着新人下矿井,一开始亲如兄弟,然后找机会一锄头弄死伪装成矿难,最后找矿主要赔偿的事儿。

记得印象很深的是,讨价还价期间矿主的手下说“和他俩啰嗦个啥,要不然把他俩也给办了”。然后矿主说“最近风声这么紧,别把警察弄过来。这些货一来,你没个十万二十万根本打发不了他们”。

最后,3万私了。

然后这两个家伙离开矿井,到一个新的地方,再找个新人(王宝强)装成兄弟继续下井。

片子的结局是,这俩人中的一个从王宝强身上想起了自己的娃(他干这事儿也是为了给娃攒钱上学),下不去手了。俩人爆发冲突,最后火并而死。

而王宝强,作为他们的兄弟领了他们的“矿难”抚恤金。


七炫小剧场


本人承受能力极强,下水道人鱼也没太倒胃口,但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来说一下,简直我的梦魇,有个世界十大禁片之一,我犯贱非要看,名字记不住了,但十年前看的电影情节历历在目,情节就是一个女人被关在地下室各种虐,头一个小时就是被虐,比如头部下体不穿衣服,直接上钢板,用螺丝直接拧肉里固定。后来终于逃出生天,好日子没过上几天,另一个女人给予她各种关爱,然后是骗她,把她又骗回那个地下室接着虐,这时目地揭晓了,这是一群宗教信徒相信内心极度绝望的人在濒死的时候会见到上帝,女人只是试验品,最后这女的被剥皮撒盐晒日光浴,而且确实得到了神的旨意,只讲给了这群宗教的头目,一个老太太,老太太听到后直接在他们的集会上开枪自杀,这个电影要说血腥残忍不算太狠,但真的是给人无限的绝望,所以以前网上说有首黑色星期五,人听了回自杀,以前不信,自从看完这部电影我信了


直木生


金陵十三钗,我没敢看第二遍


粗心粗心


至今不想看第二遍的是电影《伊甸湖》,太TM负能量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是我秒想的电影。

1、电影梗概:

新婚夫妇珍妮与史帝夫计划到宁静优美的湖边度过浪漫的周末假期,却遭到附近的一群暴徒青少年的残暴攻击。奋力逃脱以为自己平安离开湖区,抵达镇上,没想到这才是恶梦的开始。 这群暴徒青少年先将史帝夫绑架然后将他杀死后,欲将他和活着的珍妮烧死,火将绳子烧断珍妮得以逃脱。在逃跑过程中错手将其中一个青年杀死。珍妮的几次逃脱都不成功,每次以为自己遇到救星渴望报警时候却发现其实他们都是蛇鼠一窝,经过千辛万苦来到小镇后,被暴徒青年的父母所救,知道真相的大人们以为自己儿子的死去而将珍妮杀死,真正的凶手却逍遥法外……

2、难忘原因:

本来作为普通的恐怖片,我的惯性思维认为男主角为了保护女主角被虐杀,而这个“最后的女孩”应该会开始大反击,把这群脑残的少年们统统杀光,可是这却不是现实,作为幼教的女主角没有这个能力,她连背叛他的一个少年被杀都犹豫不决,更何况是去主动杀小孩。

片中女主角杀了两个人,一个是突然出现在他背后的小孩,这是一次意外,当经过残忍的折磨后是人都要崩溃,何况是突然出现在背后的一个同谋小孩,第二次是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可以说是更加残忍的生物,始终用手机将一切虐杀拍摄下来,估计是要放到YOUTUBE上面去。她是那么的冷淡与无情,当她认识到严重性逃跑被女主角开的车撞死的时候,我觉得这是因果吧。

该死的没死,不该死的死了,就是这部电影的结局,主谋脑残青年用谎言骗过家长,女主角被家长们杀死,真正的主谋随着手机视频的删除而消失在人群中,这就是社会的残酷。可是我不甘心,为什么导演要这么折磨我们,生活本来就够绝望的了,电影把我最后的一丝幻想也磨灭了。于是,看完这部电影至今,我依然无法忘不了。



汪老师in金陵


应该是《活着》吧。

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等主演的剧情片。

影片讲述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经历了与每个亲人、朋友的悲欢离合: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赌光家业,妻离子散,为了生活,福贵开始了艰难的起步。两年后,妻子带着年幼的儿子回来了。我为文中的福贵高兴,我以为,他的命运会好转了。可惜接下来,母亲由于年老一病不起,福贵被抓了壮丁,回来后,女儿成为了哑巴,母亲也走了;

每次想着悲惨命运到这里也够了,但是这只是开始:

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生活举步为艰;

儿子有庆,为救县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献出了生命;

女儿凤霞出嫁,孕育,难产而死;

妻子家珍也跟着病死了;

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了;

外孙子吃豆子吃多了也死了;

对于失去了所有亲人的福贵来说,活着是简单的幸福,一步一个脚印,孤零零的走下去,只留下一头老牛作伴过日子;

推荐看过书本再去看电影


影视领域刘胖胖


看过最压抑难过的电影是:黑太阳731~说的是战争期间,日本鬼子搞的细菌战,拿中国活人做实验,有战俘有孩子有女人……各种残忍各种无助,胆战心惊泪流满面,看了大概一半再也看不下去了……

很多日子心里还是难受,每每想起都堵得慌,特别恨日本人。只到现在我一直在抵制日货,有生之年也不会去日本旅游的,我也希望有良知的中国人,勿忘国耻抵制日货。


刘三姐3334


看完最压抑的电影是:熔炉!!!

这是一个改变了韩国法律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事情。首尔的一位老师通过走后门的关系进入了市里的一所聋哑学校,时间久了自然的就知道了学校对孩子们做的事情,他向他的律师朋友透露过之后,两人决定要揭露真相,结果老师就被杀害了。悲痛之余,律师更加坚定了要为孩子们讨公道的决心,他一直在上诉,可是几年时间过去了不仅没有成功,自己反而是重病在身。后来他遇到一位医生,医生决定帮他,两人又开始了上诉之路。最后是成功了,可是由于公诉时间已过,没有能够惩罚得了他们,所以三个受害者中的男孩子为了报仇与老师同归于尽,卧轨自杀。

之后,律师重病加上无尽的打击,最终去世了。医生还在坚持,可是因为孩子们的抚养权不在他的手里,最终两个孩子还是被带到了聋哑学校。医生受不了自责,最终自杀,死后留给大家的是长达三万字的事件经过,所以这才收到了社会的关注。后来,韩国的一位作家亲自去到学校找到了两位受害者,并询问了详细经过,决定将故事改编成小说在网上连载。当时还在服兵役的演员孔侑看到了这本小说,决定要拍成电影,电影上映之后,收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后来迫于民众压力,修改了相关法律,社会称它为“熔炉法”。

影片的悲痛无疑贯穿全部,让我深深觉得平凡人与当权者的较量就是鸡蛋碰石头,但同时它还传达给我们即便如此也要抱有良知的生活下去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有了那些有良知有同情心的人才会有影片最后的那个情节。

女主问:“经历这件事情前和后有什么不一样”,受害者回答:“这件事让我们知道了,其实我们跟其他孩子一样,有人不喜欢我们,但是也有人努力保护我们,给我们温暖!”说实话,看到这里我觉得女孩儿是勇敢的,如此沉重的事情发生,她看到了世界的冷漠,但是她却选择珍惜那些她曾经获得过的温暖,并且怀着这些温暖勇敢的活下去。

同时也更有感觉,对于听不到说不出的孩子而言,我们本应该要让他们的眼睛里装满美好,要让他们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幸福。但是作为师者,作为长辈,却将世间最肮脏的东西带给他们并以此来伤害他们,这中间体现出来的欲望、利益和自私的人性让人噤若寒蝉。

原句:我们一路奋战,并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