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有家暴的家庭,子女长大了,心理是否会正常呢?

心歌爱唱歌


从小有家暴,对孩子的肯定是有影响的,但是不能说每个孩子都会因此心里不正常。

家暴指的是家庭暴力,孩子从小在这种充满暴力的环境下长大,心理容易会往三个方向去发展

1.敏感自卑。孩子从小经历暴力,内心会很敏感,害怕,童年时一次次暴力的画面,会成为终生的心理阴影,难以忘怀。因为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家庭如此的不和谐,看着别人的家庭那么和睦,难免会产生自卑而在别人比如嘲笑啊之类的行为,也会让他联想到家里的种种暴力行为。因为会变得敏感自卑。

2.冲动易怒。从小在这种暴力的氛围内长大,小孩子是不懂得合理解决问题的,他会模仿身边的人,尤其是最亲近的人,而做出一些暴力的举动,或者在别人揭开他的伤口时,会狂躁。夸张的说,很多杀人犯,儿时都有暴力的经历。

3.叛逆。这个我真的见多了,我身边就有两个活生生的例子,因为小时候父母不理解自己,老是打骂自己,还经常吵架,长大为了报复父母,十分叛逆。如果孩子长大了,父母的暴力还不改,可能甚至会和父母动起手来。

当然,也不是所有孩子都会往这方面发展,家长要避免暴力,也有些孩子,为了拜托家庭暴力,不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好好努力,最终成功,比如史泰龙,就在母亲是酒鬼,父亲是赌徒,整天游手好闲还打他的环境下长大。巷子里的其他孩子都去混社会了,他却成了演员。


风华君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海里仿佛有了儿时的画面,我现在40岁了看到家暴这个词,我现在心里都有阴影,小时候我父亲脾气很暴躁,打我真的是家常便饭,那时候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打我,我觉得不是对苛刻严厉,有时候呼吸都是错的,他心理感觉就是变态,他叫我干嘛就得干嘛,不服从就打,都是拿铁棍,电线编成麻花状打,生我感觉就是他的一个出气筒,现在我40岁了在这几十年里,我对他就是仿佛成了陌生人!在家里都不说话!一说到打,小时候的阴影历历在目,我没有遗传他的脾气,反而让我更理智现在我已有两个女儿,我要好好疼爱她们,我在这里希望每个父母爱惜他的孩子!


把生活写成诗


我不知道别人,反正我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我还有个姐姐,大我五岁多,十几岁就出去打工了,那时我爸爸只要不高兴就打我妈,我想应该是没能生个儿子吧,那时我爸爸还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的。我妈典型的50后老实的农村妇女,导致了我十二岁左右开始得了抑郁症,心里极为孤独……一味的想结束生命。我妈为了我忍了十七年接近十八年,因为我成年了,可是她离家出走了,后来找到妈妈的时候,才知道又是爸爸下了重手才导致她悄无声息的离开的。找到她之后,在我们的劝说下,他们离婚了。现在我姐姐把妈妈接到她身边一起生活了,挺好!


fu来之不易


你好,我是张滴滴,一名心理咨询师,欢迎关注,一起用心理学美好生活。

首先,要说明一下创伤的问题,在家暴的家庭中长大,当然是一种创伤,而每个人其实在成长的过程也都会有不同的程度的创伤,这是人生经历的必然。

创伤会给个性带来影响,但影响的大小却是因为每个人的不同反应而不同。我们在咨询室见过很多看起来并不严重的童年创伤,造成了很严重心结的情况,也见过童年严重缺少关爱,却能自我修复,尽力生活的人。

所以不要因为把从小就在有家暴的环境中长大和心理不正常划等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应对方向,成年之后也会因为经历形成不同的抗挫折力。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同样可能有一些个性的不良影响,以下供参考:

1、因为长期被家暴或处在家暴环境中,童年时的恐惧感会导致安全感不足,成年后形成难成信任与人建立长期的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

2、因为缺失安全感,可能造成成年后控制欲的增加,靠控制来获取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其中包括自控和对身边人的控制。

3、童年的环境,会造成行为模式的习得,因为家暴的环境,可能会在个性中形成暴燥、退缩、胆小、隔离情感等无意识的自我保护。

对未来的亲密关系(伴侣、孩子)可能会有宠溺、无原则等过度补偿或暴力两极分化的行为可能。


咨询师张滴滴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一、从小有家暴的家庭,小孩心理不一定不正常,但是一定有影响,小孩的心理思想会有阴影,长大后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方式,多少有些偏激。

二、影响大不大,取决于小孩个人的性格与心态,如果性格内向孤僻,不喜欢与人交流,可能会走极端,相反,性格开朗的小孩,心态比较好,看得比较开,长大后可能会淡化。

三、一定要大胆向家暴说“不”,因为有了一次,会有无数次的等着你,一旦形成习惯,就会肆无忌惮,对于家暴只能反击,不得纵容,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看情况而定。当然,我说的不是拼个鱼死网破,比如说拿起法律的武器,实在是严重的,该分手一定要当机立断。

四、人与人之间相处,有时候一昧的忍让,就已经不是宽容,变成了对方认为的软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人敢对你大打出手,一定是长期过度忍让出来的。


北岸羊


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子女,不论什么原因的家暴,或多或少会对子女的心理产生影响,如果父母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管教方面的失控而家暴,这个只要沟通好,一般问题不大;那种家长将自己的不满不顺心和怒气,随时随地的转移到孩子身上发泄的暴力行为,是违法行为,长期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孩子,内心容易产生懦弱、压抑,恐惧 和仇恨的心态,进而影响到性格和心理的正常健康。


连山烟灰缸


都会有点心理疾病


人生如灯


从小有家暴的家庭长大的小孩长大后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与攻击者认同,变成了施暴者;

在习以为常的家暴环境里,小孩子为了避免长大后再次受到伤害,会变得和施暴的父母一方一样,具有攻击性,变成施暴者。

二、引导别人变成施暴者来伤害自己;

以往的形成的施暴关系,不经意地会让长大后的小孩去重复体验。引导别人对自己施暴,把自己变成受害者,企图在重复中去修复,从中感受一丝的爱。

三、心里创伤,回避交往;

长期的家暴的创伤会深深地烙在孩子的心底,随着年龄的增长,创伤并没有磨平,而是会被相似的场景激发出来。为避免痛苦,最好的办法就是封闭自己,不外出,不交际,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四、跳出限制,成功疗愈。

最好的情况是自己意识到创伤对自己的负面影响,能够承认Ta的存在,主动接纳Ta,抚慰并且包容Ta,能给曾经的自己抱持与温暖。从创伤中成功走出来,开始新的关系。


心理咨询师小施


您好

这种情况不可能一概而论,家暴的家庭对子女的心理成长肯定是不利的,但并不是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都会心理不正常或者其他人格障碍之类的问题。

我来谈几点常见的家暴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一、错误的婚姻观认识

父母之间长期的家庭暴力,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于孩子肉体上,但却间接的给其传达了错误的婚姻价值观,尤其女孩长大后很有可能讨厌接触男性,或对婚姻产生抵触感。


二、暴力行为模仿

父母的行为,孩子大多都会效仿,尤其在孩子在少年时情绪模仿能力更是最旺盛的时期。家庭暴力行为极易被孩子用来效仿,尤其是男孩子长大成人后,虐待女性的可能性要比其他人大很多.


三、造成心理扭曲

家暴环境下,孩子很可能产生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被身边的人嘲笑,继而引发抑郁症或人格分裂,而这两种心理状态都会产生非常可怕的后果,常常会干出自杀,自残等过激行为,甚至产生报复社会的行为.


四、形成自卑心理

家庭暴力下,首先会产生很严重的自卑心理,因为害怕犯错误,而非常没有自信,自尊心也在一次次的家庭暴力下遭受摧残,这样长大的孩子,在走出社会后会很难立足,因为自卑往往工作能力上没有突出的表现。


五、不愿意承担责任

父母的争吵往往是在相互推卸责任,努力让自己成为“胜利”的一方。在这种争吵中孩子也渐渐的学会了推卸责任,不愿意去承担。


六、性格懦弱

孩子因为长期处于紧张恐惧之中,所以对精神上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会对父母的暴力印象留下阴影,很容易在今后表现为性格懦弱,胆小如鼠。导致长大工作后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时,很容易出现退缩心理,无法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而在与人相处时,因为性格懦弱,而常常受到欺负却不敢反抗。


七、性格叛逆

家庭暴力下除了易产生性格落弱的孩子外,另一个极端现象就是性格叛逆。孩子在一次次的暴力伤害下,会渐渐失去对父母的爱,继而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在心理上产生扭曲,初期表现为叛逆,但随着长大成人,性格上发生严重扭曲,就容易用轻生、犯罪、甚至弑父杀母的极端行为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生活来点心理学


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中长大的,对我自己来说是有影响的,特别自卑,没有安全感,不知道要怎么去相信自己和别人,玻璃心,害怕失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