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为何极力贬低姜维?姜维的实力究竟如何?

王世融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本是蜀汉臣子,蜀汉灭亡后,入魏入晋,书中对曹魏和司马氏多有溢美、回护,对蜀汉自然不敢明确褒扬歌颂。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陈寿写书时的当代便是“晋代”,他必须站在西晋统治者的角度来书写三国历史,只有这样他写的史书才能得到朝廷的重视流传下去,自己也才不会遭遇横祸。

更何况,陈寿还是亡国之臣,处境更加艰难。

陈寿对姜维的评价是:“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从这段总评上看,他对姜维的评价的确不高。

但是考虑到成王败寇,以及对蜀汉的忌讳,这评价也不乏有些不得已的成分。

对姜维评价一向两极分化

大抵是诸葛亮是耀眼,以致于诸葛亮死后,其他蜀汉臣子的才华都显得不是那么突出。

不突出是一种对比,不代表不杰出。

称赞姜维的,裴松之引用《世语》道:“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

西晋干宝也评价他为“古之烈士”。

“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这些评价都从其他方面展示了世人对姜维的看法。

当然,也有否定批评姜维的。

“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节。”

当你所处的立场不同,你对姜维的看法也自然不同。

或赞或贬,很多事情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并不是从这人一生事迹本身出发,而是带有一定的立场。

毕竟真正直书的史家是很少的,而有春秋笔法的史家是多的。


微史春秋


姜维只是做到了很平常的分内功劳,蜀的地形,人口等跟诸葛村夫带来的体系注定这结果,你让张良白起常遇春等人来一样的结果。姜维厉害就在于能够把持住国内,并且把蜀的人口跟经济发展到不像是常年北伐状态。

先主刘备极其重视汉中防线,在张飞魏延之中选择魏延驻守汉中。面对魏国不世出的文武全才邓艾,姜维的智谋几乎被碾压,却放弃了以前魏延王平的拒险守汉中策略,姜维是不是过于冒险?假如汉中不丢,也没有邓艾偷袭阴平。想起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没有尝试。。

汉,乐二城是孔明北伐造的,剑阁刘备为刘璋征张鲁御曹魏造的,克汉中又建子午谷箕谷斜道等。季汉发展的是战争经济。黄皓表现为后主权力欲,姜维经营陇西不能像季汉四相般去约束后主。政治生态围绕地缘环境遡造,恃险成分大且根基浅。关羽大意失荆州,马谡大意失街亭,诸葛瞻大意失绵竹于是乎亡。

姜维可是我小时候看三国的偶像,因为他是诸葛亮的徒弟诶,牛逼不牛逼,诸葛亮看不上蜀国其他人,唯有姜维入了她的眼,要求是多么的苛刻啊!长大后,他还是我的偶像,他的执着已经超越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报效诸葛知遇之恩,他死而不悔,绝地反击,即使是最终功亏一篑,也要把敌人的一嘴牙给打碎。

三国姜维传游戏里有对这一段的演绎。诸葛亮仙去弥留之际,将姜维叫到身边谈心。“其实亮也不认为北伐战争会成功,很多人说亮是为了平衡荆州派和东州派的内部矛盾而发动的战争,是也不是。其实更主要的是为了报答先帝对我的知遇之恩,先帝,关羽,张飞,赵云等相继离去,唯有亮一人能维护先帝的梦想,很美的一个梦。很多时候结果并不能说明什么,努力去做便问心无愧了。现在可以解决你心中的疑惑了吗?伯约。”

说为了百姓不受战乱,不打仗投降的,我笑了,算是古代版一枪不开丢三省咯....蜀汉被魏国吞并后真的就百姓安居乐业了?自古被吞并的政权都是受到欺压的,区别在于压的多还是少而已,而西晋前期还好,后期也就不谈了……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诸葛亮等人光彩照人,但是那是太阳的光芒在他们身上的反射;而伯约的光辉是自己发出的,虽然没那么光彩照人,但更透人心脾。应该承认成功者固然让人钦羡,但是精神不死的失败者给那些坚持理想,毫不退缩的芸芸众生找到一个很好的精神家园。 伯约精神不死。

姜维身上可能更能显示出诸葛丞相的的那句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人都是为了报知遇之恩,但是考虑到姜维的身份,他本可以再次以魏人的身份回归强大的曹魏,起码也可以混个军委副主席,但为了报一个知遇之恩,到最后都执着到不惜命,这种人可能就是活着可怕,死了可惜,最后的一计害三贤,如果成功,估计现在姜维要被拔高到韩信那个级别了吧,可惜可惜!

最喜欢伯约,公瑾,伯言是我最喜欢的几个人物,年少得志,出将入相,一战成名,文武全才,有王佐之才。可惜最后没一个善终,伯约在自己的曲线救国幻想中走完了一生,公瑾死于疮伤,伯言死于党争和猜忌,都可说是天妒英才。倒是魏国的文和和仲达虽然聪明,但善于隐藏锋芒和明哲保身,一个位列三公,一个缔造晋朝。都是聪明人,却有不同的命运。

一个人如果真的认为自己才华横溢,一定会有强烈的迫切地想要力挽狂澜的使命感,和忠诚无关,这是他选择的自己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平淡安全成功率高的日子一定会让他生不如死。做的一切到最后只求能对自己说一句:这一路走来,我尽力了。我相信姜维一定是这样想的,看到姜维的结局对他的性格和想法有强烈感同身受的感觉。


历史深度揭秘


纵观《三国志》,对姜维并没有贬低,反而是抬高他了。在《三国志姜维传》结尾总结,对姜维的评价是:

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於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

这个评价是对姜维的客观评价。而在《三国志》中,把姜维和蒋琬、费祎合传,也是认为姜维是继承了诸葛亮遗志的体现。

说姜维粗有文武,这是大家公认的评价。姜维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曾经受到诸葛亮的赞赏。但是,我们可以看看诸葛亮对他的定位,“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只是把他定位于李邵、马良之上而已,并没有把他当做特别出类拔萃的人才。

至于蜀汉内部的人员的评价,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倖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而钟会对姜维的评价则是,“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也就是在夏侯玄、夏侯诞这个层次的。

而邓艾的评价更为刻薄,他说“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言外之意,姜维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从当时内外的评价来看,对姜维的评价都不太高,认为他根本不可能达成北伐成功的意愿。但是,姜维不顾大家的反对,反复进行北伐,最后搞的民穷财尽。

我们如果对姜维的北伐举动进行评判,我们可以看到,姜维的行动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而战术上也没有相应明确的行动。他的北伐,实际上跟军事骚扰差不多。可是,要进行军事骚扰没有必要出动举国之兵,这就形成了本末倒置。

而姜维和诸葛亮不同,他只管军事,他对国家的经济、政治不加理会。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是对全国的经济统筹安排,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蓄才开始军事行动。

而姜维则是不管不问,只管随心所欲的开战。在他的军事行动期间,他将蒋琬、费祎多年的积累消耗一空,使得整个蜀汉处在了经济崩溃,政治灭亡的边缘。

而且姜维还胡乱指挥,随意改变行之有效的防御方针,破坏了汉中的防御体系,开门揖盗,使得钟会轻易拿下了汉中。为了补救,姜维被迫退守剑阁。姜维这支主力就这样被钟会牵制住,使得钟会得以趁虚偷渡阴平,直达成都城下,迫降了刘禅。

如果不是姜维胡乱改变汉中的防御体系,依靠秦岭天险拖住钟会。邓艾就算是有十个胆子也不敢偷渡阴平。因为钟会被险要地势牵制,姜维这一支部队随时可以调往危险的地方补救。邓艾绝不会自寻死路。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姜维实际上是灭亡蜀汉的罪魁祸首。而《三国志》里面对他的评价已经不是极力贬低了,而是相当抬高他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喜交往,爱朋友,希望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历史的乐趣。请大家关注我和我的文章,谢谢。


历史笑春风


《三国志》是陈寿所写,而他编写这本书的时候是晋朝,晋朝的统治者是司马家族,在那样一个时代陈寿写书肯定还是有点顾忌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下陈寿贬低姜维的原因在哪?

姜维出生不久后,他的父亲便战死在沙场之上。而这个时候时,当时的天下名义上还都归汉朝左右属汉朝统治,姜维受赐中郎将、天水郡参军,曹丕政权刚刚建立不久,在一定时间上还不能完全替代东汉朝廷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在诸葛亮北伐开始时,天水太守马遵得知蜀汉大军到来,各县都响应蜀军,怀疑姜维等人异心,于是扔下姜维等人,连夜随郭淮逃往上邽。姜维等人追之不及,回城时城门已闭,于是率领所部前往冀县,而冀县也不放姜维入城,姜维不得已,投降诸葛亮。在蜀汉后期,魏国将领邓艾伐蜀,刘禅在大臣的劝说下罢兵投降,他要求要求蜀军“投戈放甲”,姜维有意复汉,迫于无奈假意投降钟会,他让姜维仍统率蜀军原来的人马。钟会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他觉得姜维是蜀中的人才,又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刻意拉拢。钟会不仅把姜维等人的将军印信还给他们,还处处厚待姜维。曹魏景元五年正月,钟会在成都自称益州牧,公开与曹魏决裂,钟会准备给姜维5万人马,让他作为前锋去与曹魏交战,但在成都的魏军将士大部分都不肯听从钟会的指挥,反攻钟会,钟会被杀。姜维复国的愿望未能实现,与妻子、儿女一起都死在乱军之中。在曹魏看来姜维参与了钟会发起的判乱,这场叛乱表面上打击的是曹魏,其实打击的是当时掌权的司马昭。

从这我们也不难看出《三国志》里为什么陈寿要在书中贬低姜维了吧!开始本是魏国人投奔了诸葛亮,后来又归降于魏国,而且又因钟会的“株连”成了个叛徒,你说在司马家能认为他是个好人吗?也就有了《三国志》里“粗有文武,玩众黩旅,明断不周”贬低他的词语。

诸葛亮对姜维的评价很高,也很器重他,认为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又称赞其“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将姜维称为“凉州上士也”。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遗命姜维次于魏延断后,但魏延不愿意听从杨仪调遣,率军从别道率先撤退,姜维就率军击退了试图追击的司马懿。回到成都后,姜维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诸葛亮、蒋琬、费祎先后死去,姜维开始以大将军的身份负责全国军事,他一贯执行诸葛亮遗志,立志北伐。

姜维自小便认为自己还是汉朝的子民,很有可能他和刘备,关羽张飞等人一样,目的只是为了恢复汉朝统治,姜维平时表现出来的大多行动都是对东汉朝廷表示了忠心。古人更是对忠君思想特别重视。他投降蜀汉政权以后,更加愿意为蜀汉尽全力而效忠,哪怕到死都在试图恢复蜀汉的统治。另一方面,姜维之所以对蜀汉忠心耿耿,也是感觉与诸葛亮平日对他的恩情,诸葛亮将自己的一生所学的知识全部写成书传授给姜维,让姜维感激不已。

最后在中国历史上普遍有一个观点就是英雄普遍爱惜英雄,更加报答对自己好的人,姜维不外乎就是此种人。诸葛亮之所以对蜀汉政权如此殚精竭虑,到死前最后一分钟都在为蜀汉尽全力。诸葛亮对蜀汉如此的忠心,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保留。诸葛亮就是为了报答刘备对他的那份信任。在那以后诸葛亮几乎挑起了蜀汉所有军政事物。所以诸葛亮对姜维有着同样的恩情,把他从一个无名的魏国降将,慢慢的提拔成蜀军的最高军事统帅,更何况将自己的知识以及制造的工具全部给予了他。这份恩情恐怕没有人能够比得了。

而蜀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刘禅信任诸葛亮,所以也特别信任姜维,根本不在乎姜维是不是外国人,而把蜀国军队全部交付给姜伟,这份恩情更是让姜维比较感动。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蜀国的朝廷上下对姜维的信任程度是没有人可以比拟的。哪怕到最后蜀国上下全部都放弃了,但姜维依然没有放弃,跟当时已经投降的蜀汉皇帝刘禅说,陛下你隐忍数日,我必然恢复控制。可见姜维对蜀汉的忠心,更是被以后很多人所称赞。


杂趣杂论


如果说三国志的话那姜维厉不厉害其实影响不大。蜀国本来就是国力最弱的,再加上诸葛亮之前北伐基本把蜀国的精兵消耗殆尽,蜀国灭亡是必然结局,只是演义中作者对蜀国有偏向,所以都觉得蜀国的武将比较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