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姓的起源、來源、由來

史姓 起源

史姓主要源自:媯姓、姬姓。

史姓起源一

源於媯姓,出自黃 帝時創造文字的史皇氏倉頡,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傳說,倉頡為河南南樂人,另一說為馮翊人(今陝西大荔),黃帝時期為史官,人稱“史皇氏”。相傳在上古時候,黃帝屬下有一位史官,名叫倉頡,史稱“史皇”。倉頡頭上長著四隻眼睛,模樣怪異,舉止不同於常人。但是他善於觀察事物,天生就能寫會畫,因而深受人民愛戴。在史籍《路史》中記載,他能夠“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羽山川指掌”。後來,史皇創立了象形文字,結束了遠古時期結繩記事、刻痕為史的漫長曆史,將人類帶入文明。據說,在倉頡創制出文字的當夜,鬼神都為之哭泣。在他逝世後,人們把他葬在昌意城(今河南南樂)。

倉頡的後裔子孫們為了紀念先祖為人類做出的卓越貢獻,便取他在世時擔任的“史官”官職稱謂作為姓氏,稱史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史氏族人大多尊奉史皇倉頡為得姓始祖。

史姓起源二

源於姬姓,出自周朝太史官尹佚,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尹佚是見於史籍最早的史氏人物,古代文獻多把他推為史氏始祖。西周初年,尹佚出任太史一職,為人嚴正,後人把他作為史官的楷模,並將史佚、姜太公、周公、召公並稱為“西周四聖”。據史籍《新唐書》、《元和姓纂》等書的記載,史氏源於於西周太史尹佚。相傳尹佚為人正直,忠於職守,與姜太公、周公、召公並稱為當時“四聖”。他曾經受命觀察天文、制訂曆法並且記錄周王的言行和天下大事,極受周王的賞識。

尹佚終身為周朝太史,歷史上又稱他為史佚,後人讚揚尹佚是史官的楷模,據說他的子孫世襲史官一職。在姓氏制度發生變化,逐漸成為單純個人或家庭代稱的時代,史佚的子孫後便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稱史氏。

史姓起源三

源於外夷,出自隋、唐時期“昭武九姓”之史國,屬於以國名漢化為氏。唐朝時期,有一西域康國支系(今祁連昭武城)史國(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為“昭武九姓”諸小國之一。

史國在唐朝時期遭受大食國人(古阿拉伯帝國)的逼迫,有不少族人遷居中原以尋求唐王朝的保護,唐王朝當時將其安置於水草肥美的蒲昌海之地(今新疆羅布泊),其族人中有按漢俗以故國名漢化為姓氏者,稱史氏,時代相傳至今。

史姓起源四

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突厥族阿史那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北魏末期,突厥民族的阿史那部族還比較弱小,在隋王朝統一中國的戰爭中,有部分族人依附於太原王李淵。後突厥民族阿史那部族逐漸強大起來,這部分族人迴歸阿史那部的頡利可汗,與唐王朝對抗。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令大將軍李靖與阿史那部戰於定襄(今山西定襄),徹底擊破突厥阿史那部,並千里追蹤俘頡利可汗,“戮阿史那部,兵刃盡卷。”阿史那部十餘萬人被卷裹內遷,安置於唐王朝指定的五各州府。

其時,阿史那部族人中即有改漢姓為史氏者。如後來唐朝 發動 安史之亂的著名的營州寧夷州刺史 史思明,原本就是寧夷州突厥族阿史那部後裔。

史姓起源五

源於官位,出自遼國時期官吏史館學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遼國時期,設置有史館學士這一官職,於遼景宗耶律·賢在保寧八年(公元976年)所設,歸屬於南面朝官國史院,地位在兼修國史之下,主要職責是編纂契丹民族的國史,即內史,多為耶律氏族人中有學識之人擔當。

在史館學士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漢化為姓氏者,稱史氏。

史姓起源六

源於蒙古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實哷氏,亦稱什勒氏,世居烏葉爾拜柴(今黑龍江左岸俄羅斯境內)。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ire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史氏。

⑵.蒙古族蘇穆察氏,世居鄂爾多斯(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umuca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史氏。

史姓 郡望

溧陽郡:始建於楚、漢之際,西漢朝時期定為郡,後或為郡,或為縣,其時轄地包括今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丹陽市、宜興市、安徽省郎溪、廣德、浙江省長興等一帶地區。宋朝時期轄地曾一度擴展至整個太湖及無錫地區。由於地處山區,歷年戰禍動亂,該地區均為人們避難之地。今僅為常州市下屬縣級市,位於蘇、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有著名的天目湖風景區。

高密郡:西漢本始元年(戊申,公元前73年)改膠西郡置高密國,治所在高密(今山東高密),當時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高密市,治所在高密。東漢時期改郡為縣,隸屬北海郡。西晉復置國,南朝宋改為郡,移治桑犢城(今山東濰坊)。南北朝後宋改為郡,治所在桑犢城(今山東濰坊),當時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高密市一帶。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置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桂陽郡:亦稱南平郡,治所在郴縣,即今湖南郴州,轄今湘南粵北。桂陽曆史悠久。桂陽上龍泉村有距今一萬八千多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遺址,與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年代相符,被譽為“龍泉文化”。公元前二十六世紀,祖神作耒於郴,教民耕種,桂陽之嘉禾(今嘉禾縣)被視為禾倉堡,桂陽留下“神田佔歲”的歷史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桂陽屬荊州楚地,《史記》記載:“遊騰為公仲畫策曰:請中封以桂陽為小令尹,則有楚。”可見桂陽與楚國的開成與興旺同齡。至秦統一六國,施行郡縣制,全國設三十六郡,桂陽為郴縣地,屬長沙郡。秦末漢初,漢高祖劉邦(己亥,公元前202年)分湖南地一國四郡始置桂陽郡,轄長沙郡南部及粵北地區,先後領郴、臨武、便(永興)、耒(耒陽)、南平(藍山)、桂陽(連州)、陽山、含匡、曲江、湞陽、陰山等十一縣。至宋建隆四年(癸亥,公元963年)郴州桂陽郡設桂陽郡軍事(郴州軍)廢去郡的建制,桂陽郡史長達一千一百六十五年。南北朝時期,桂陽郡曾一度改為桂陽國,唐朝貞元二十年(甲申,公元804年)朝廷設桂陽監於平陽縣城,直屬朝廷管轄,專事冶煉。宋朝紹興三年(癸丑,公元1133年),桂陽監升為桂陽軍,元朝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桂陽軍升為桂陽路,設總府。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桂陽路改為桂陽府,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桂陽府改為桂陽州。清朝雍正十年(壬子,公元1732年)桂陽州升為桂陽直隸州,隸衡永郴桂道。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桂陽直隸州改為桂陽縣至今。

【“彬縣”應為“郴縣”,“彬州”應為“郴州”。】

建康郡:十六國時期前涼國置郡,治所在今甘肅省高臺西南。南北朝時期北朝魏廢黜。唐朝武則天執政時期,王孝傑曾於今高臺東南置建康軍,後其地歸入吐蕃(今新疆)。

宣城郡:宣城郡始建於晉朝,西晉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從原丹陽郡中分出來的,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轄十一縣。轄境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陽、池州、石臺、太平、涇縣、寧國、廣德等地。隋、唐兩朝有宣州宣城郡,其時或廢州存郡則為宣城郡,或廢郡存州則為宣州。

陳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為汴州陳留郡。1957年丁酉併入河南省開封縣。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淅川、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史姓 堂號

高密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桂陽堂:以望立堂。

建康堂:以望立堂。

宣城堂:以望立堂。

陳留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溧陽堂:以望立堂。

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書,大學士督師揚州抗清。當揚州城危的時候,史可法給老母個妻子寫了遺書,因為自己沒有兒子,命副將史德威做他的兒子。並且交待說:“我逝世後,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邊。”城破以後,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殺他。德威哭著不肯殺,結果被清兵俘虜。被俘後,清人勸他投降,他堅決不屈,壯烈殉國。

懷溧堂:江蘇溧陽是史氏起源處,因以為堂。

史姓 歷史名人

史姓古代名人

史佚西周,西周太史令。因官而得姓。

史鰌春秋,春秋時衛國史官。

史起戰國,東周戰國時期魏國人。魏襄王執政時期,史起曾引漳水灌溉良田,鹹成沃壤,百姓歌之。

史恭漢朝,漢宣帝舅公,涼洲刺史,撫養、輔佐宣帝有功,贈杜陵侯。

史丹西漢,西漢大臣。字君仲,魯國人,徙杜陵(今西安市東南)。初以父任為中庶子,侍從十餘年。元帝即位,為駙馬都尉侍中,護太子家。竟寧元年(前33年),元帝寢疾,欲易太子。丹直入臥內,頓首伏青蒲上,梯泣固諫。太子得不易。及成帝即位,擢為長樂衛尉,遷右將軍,賜爵關內侯,給事中。後徙左將軍、光祿大夫。鴻嘉元年(前20年)封武陽侯。丹為人足知,愷弟愛人,心甚謹密,尤得信於上。極滋味聲色之樂。為將軍前後十六年,卒於永始年間,諡頃侯。

史崇東漢,東漢溧陽侯。

史渙東漢末年,東漢末曹操早期將領

史萬歲隋朝,隋朝軍事將領,開國四大名將之一,京兆杜陵人,父親是史靜,曾經擔任北周的滄州刺史,家族世代為將。有一個兒子叫史懷義。

史務茲唐朝,唐朝武后之宰相。

史思明唐朝,唐朝安史之亂首謀之一。

史浩南宋,南宋朝宰相。為岳飛平反昭雪。

史彌遠南宋,南宋朝宰相。史浩四子。

史嵩之南宋,南宋朝將軍宰相。史浩侄子。

史達祖南宋,史達祖字邦卿,號梅溪,汴京人。韓侂冑的幕僚,任“省吏”,負責撰擬文稿,“奉行文字,擬帖撰旨,俱出其手”,頗得韓的倚重。宋寧宗開禧三年韓侂冑因北伐事敗被殺,達祖遭到牽連,被處以黥刑。流放到江漢。晚年困頓而死。

史天澤宋末元初,元朝忽必烈的丞相。鎮陽王。

史可法明末,明末抗清名將。明朝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

史夔清朝,清朝瞻事府大堂,康熙老師。康熙字典修纂官。溧陽侯51世孫。

史貽直清朝,江蘇省鎮江府溧陽縣人,中國清朝官員,清朝文源閣大學士,宰相,軍機大臣。溧陽侯52世孫。官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史晨春秋,春秋時魯相,曾為祀孔而以隸書作碑,立於 孔廟,史稱“ 史晨碑”。該碑建於東漢靈帝的建寧二年,也就是公元169年的時候,距今已有1800多年之久。碑上所刻的文字,就是春秋時魯相史晨祀孔子的文章,分為前後兩碑,前碑載奏章,後碑敘饗禮之事,迄今全文完整可誦,隸書神碑超逸,端正謹嚴,為後世 書法研習之宗。

史式(1922-),字執中,1922年8月生,安徽省全椒縣人,幼年失學,自學成才,走過了一條坎坷而漫長的治學道路,因長期自學,練出了一些絕技,記憶力雖老不衰,能記住數以千計的電話號碼,外出不需要帶電話簿,被友人戲稱為“電腦”。

史萬歲隋朝,杜陵人(今陝西西安)。隋朝名將。長於騎射,好讀兵書。

史大奈唐朝,突厥王族,阿史那氏。唐朝開國功臣。

史務茲唐朝,武后之宰相。溧陽侯21世孫。

史朝義唐朝(公元?~762年待考),突厥族,史思明的長子;樓煩人(今山西)。著名唐朝“安史之亂”叛將。

史彌遠南宋朝,宰相。史浩四子。溧陽侯36世孫。

史籀周朝初期,著名史官史佚後裔。著名周宣王時太史、書法家。

史弘肇五代,字化元;鄭州榮澤人(今河南鄭州)。著名五代後漢名將,以武功顯名。

史倫宋朝,燕京永清人(今河北永清)。著名宋朝教育家。

史際明朝,江蘇溧陽人。著名明教育家。

史孟麟明朝,江蘇宜興人。著名明朝理學家。

史震林清朝,字岵岡;江蘇金壇人。著名清朝文學家。著有《西青散記》、《華陽散稿》等。

史榮椿清朝,字蔭堂;直隸大興人(今北京大興區)。著名清朝抗英將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