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森林居然长在大海里!"世界森林日"了解一下

这种森林居然长在大海里!

海上红树林 张向冰摄影

今天,是“世界森林日”。

地球有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森林与海洋。它们共同构成了 “地球之肾”。

红树林作为“地球之肾”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护陆海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的双重作用。但人为活动使之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和退化。

一 、地球上最奇妙的生物群落

生长在我国南方的红树林群落,是地球上最奇妙、最特殊的生物群落。这种在热带、亚热带滨海特有的常绿灌木, 其大部分树种属于红树科,生态学上通称为“红树林”,是能生长于海水中的绿色植物。

这种森林居然长在大海里!

海上红树林 张向冰摄影

我国红树林共有37种,分属20科、25属(另有资料为16科 20属31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和 浙江南部沿岸。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 红树林面积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强。无论是种类和 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我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它生长于陆地与海 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 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据资料显示,由于海水不断 侵蚀大陆,形成了我国南方石质滨海海岸。因此,南方海岸多 海湾、少滩涂。但南方也有一个例外——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深 圳滨海红树林保护区,已成为数万只水鸟翔集越冬的家园。它 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水相隔,共同构成了深圳湾湿地生态 系统,也成为深港边界最具特色的红树林风景线。

二、奇异的“胎生”繁殖现象

红树林一些种属还具有一种奇异的“胎生”繁殖现象,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萌芽,长成小苗后同果实一起从树上掉下,插入泥滩只需2—3小时,就长成为新株。

因此,红树林被冠以“海上森林”的美誉。 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 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这种森林居然长在大海里!

海上红树林 张向冰摄影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 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 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曾遭受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袭击,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结果该地区的堤岸安然无羔,农田村舍损失甚微。

1982年,华侨郭春秧特地从南洋带回“秋加树”等三种红树林种苗进行育种栽植。1986年,广西沿海发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风暴潮,合浦县398千米长海堤被海浪冲跨294千米,但凡是堤外分布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被冲垮,经济损失就小。许多群众从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红树林是他们的“保护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