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朝代的兴或衰,最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这句话有道理吗?

用户105381250680


马克思关于国家本质的定义是”一个阶级统治其他阶级的工具“。

关于这句话我很认同。但是一个国家政权的形成,也是绝大部分人群在可接受的思想范围内所选择的,是可以部分代表人民利益的,这点随便看美国英国还是什么国家都是这样,我国亦不例外。但是同时国家政权会催生出一批”新兴贵族“,因为统治阶层经过在社会上的积累,会形成权力和资源上的事实优势,他们会逐渐在事实上占据社会的发言权,政策制定的控制权,他们会利用这些优势有意或者无意不自觉的为自己的利益导航,这里就很可能会损害基础人群的利益。这里就让统治权贵自身产生了持续经营的矛盾。

所以一个明智有效且有长远眼光的政权,首先要做的就是调和这个矛盾,平衡他,并让国家在这种平衡中永远发展下去,而要做到这点的前提就是要照顾到基础人群的基本利益(生存和发展)。然后再去考虑到维护本贵族阶层的利益,由于贵族阶层的利益还是立足于国家的安定繁荣的,所以有长远眼光的国家政权都会把民生福利等做得很好。

我分析了那么多看似好像不相关的话,其实这些都是一个国家政权行动的动机,有了这个分析,我们再回归本题。

一个国家选择战争,征伐,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维护自己本身的统治利益,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即便中国也不例外。

所谓国家兴亡,当然是靠最大的力量”基础人群“去实现的,这些人群是战争资源,是统治资源,是统治阶级维护利益的道具,所以事实上来说,国家兴亡遭殃的都是百姓,因为百姓需要去打仗,上前线,以至于丢了性命。

但是我还有后半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事实上这话不是我发明的,原话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顾炎武,背景是清军入关的时候。

我要说的重点,就都在这句话里面了。

基于世界永远这么大,不是你兴就是我兴,所以很多人觉得不关老百姓啥事,老百姓没必要陪着冒死,这些认知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个认知的合理性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的:政权更替之后老百姓的利益不会受到影响。

只要满足于这个前提,你觉得国家的事情与你无关,那就与你无关,无可厚非。

但是理论归理论,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教导我们做事要实事求是,立足于现实。

时间实在有限,这些都是引子,不过想必应该读者可以猜测到我接下来想要具体说的是什么了。

卖个关子,有时间再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