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獻禮音樂片《歸來》首發

庚子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獻禮音樂片《歸來》首發

歌手平安在首發式上

庚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献礼音乐片《归来》首发

“走過軒轅橋,就是靈魂的故里!”庚子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獻禮音樂片《歸來》昨日首發,講述了一個懷揣“心鎖”、循著母親呼喚,踏著祖輩足跡,回到祖先出發的地方的故事,歌手平安“乾淨而溫暖”的演唱,讓無數華夏兒女情牽老家河南,積極參與到“三月三”線上拜祖的活動中。

庚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献礼音乐片《归来》首发

首次以音樂片的形式 呈現尋根主題

巍巍具茨山,悠悠溱水河。5000多年前,中華民族文明始祖軒轅黃帝帶領中華先民肇始了綿延至今的華夏文明,薪火相傳,世代景仰。拜祖敬宗是中華民族傳統信仰的主脈,每年農曆三月三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是喚起中華民族集體記憶、凝聚中華兒女自強不息、共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平臺。來自世界各地的炎黃兒女在這裡瞭解祖根,認同祖德,感受中華民族“根”的凝聚力。

作為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系列活動,鄭州市電影電視家協會此前已推出過“尋根三部曲”系列微電影獻禮拜祖大典,《回家》講述了一段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情感,《軒轅謠》以豫劇為載體,講述了一對戀人因歷史原因生活在海峽兩岸,為了一句承諾等候了半個世紀而最終相見的感人故事。《祈福樹》則從人們的精神元素出發,從兒童的視角切入,通過一段感人至深的尋親故事,展現如何以實際行動實現願望的過程。

“今年首次以音樂片的形式呈現,想通過音樂的無界特性及歌曲便於傳唱的特點,來進一步昇華尋根的情感主題,引發共鳴。歌曲特別邀請了本土音樂人阮志斌、宋清安、呂埕平分別作詞、作曲、編曲。導演趙一楠來自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也是鄭州籍,整個片子用藝術的手法闡述了‘打開故鄉大門的鑰匙,一直就藏在你的心裡’的主題。”鄭州市電影電視家協會秘書長尚蔚介紹說,無論是微電影還是音樂片,都是為了更便捷、有效地傳播根親文化,讓更多的人認知到鄭州“全球華人拜祖聖地,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城市文化屬性。

庚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献礼音乐片《归来》首发

歷史與現實交融 心靈老家引發共鳴

“2019年己亥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之後,就開始商量這個事情。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鄭州已經舉辦多年了,人們對黃帝故里也都有了心靈老家的情感,但這種情感和我們平時所說的具象的老家還是不一樣的,怎麼把這種情感像我們平時說到特指的老家時一樣接地氣地表現出來,是創作的著力點。”鄭州市藝術創作研究院院長、詞作家阮志斌介紹說,當時琢磨了很久,直到“過了軒轅橋就是靈魂的故里”這句歌詞閃現出來後,才感覺抓住了他要的東西。

“有了這個著力點,整個思路也清晰起來,‘樹高千尺 不忘根在哪裡,大河九曲 不忘 不忘源自哪裡’,一開始就把人引入到尋根的情境中,然後抒發對家的思念之情,再通過一些細節把尋根真正地契合到每個人的感覺上去,以及後來‘家譜的根系’‘回家的路基’,歷史與現實交融,讓感受更加豐富。”阮志斌說。

鄭州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作曲家宋清安回顧說,當他看到“我牽著兒時的月光,沿著家譜的根系”這句神來之筆後,彷彿被帶回了童年,心裡非常感動,腦海裡立刻就有了大概的旋律。“不到一週,就寫出來了。採用通俗流行的手法來展現,主歌部分娓娓道來,細細的講述,展現了故人思鄉卻不能回鄉之情,副歌部分,採用了比較高亢的手法,釋放了心中對故鄉的那份深深思念,想回歸故里的急切心情,尾聲的旋律線條又弱下來,表達了對故鄉的那種心底最柔弱的思戀,那種淡淡的憂傷。”

“‘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是拜祖大典不變的主題,她吸引著全球華人的矚目,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不僅是海內外華人的文化盛典,也是加強合作交流、促進發展共贏的平臺。作為一個河南人,我感到非常驕傲,也希望能夠為每年的拜祖大典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我們的國家永遠繁榮昌盛,人民永遠安康幸福。”宋清安說。

庚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献礼音乐片《归来》首发

走出國門 喚醒海外華人思鄉之情

平安音域寬廣,音色高亢嘹亮,曲風乾淨而溫暖,充滿正能量,堪稱華語樂壇獨樹一幟的“暖派”代表。為達到最佳的呈現效果,他曾多次在高鐵上電話跟曲作者溝通演唱的細節。

去年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鄭州之夜”,平安現場演唱了《歸來》這首歌曲,他清亮的嗓音,細膩的情感,把每個音符,每句歌詞都表達得淋漓盡致,很好地傳達出家鄉的味道。

今年春節,平安又帶著這首《歸來》前往多個國家的中國駐外大使館,在海外華人新年聯歡會上演唱,引發身處異鄉的海外華人強烈的“思鄉”感受和情感共鳴。

無論離家多遠,血脈相連的故鄉就是你靈魂的故里。回望來時的地方,你的背後就是偉大的祖國。《歸來》完美詮釋了“根脈所繫、魂魄所依”的深刻內涵。

鄭報全媒體記者 蘇瑜 文 鄭州市電影電視家協會 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