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前自比一条“丧家狗”,背后的辛酸谁人知?


孔子生前自比一条“丧家狗”,背后的辛酸谁人知?

孔子见老子汉画像石

孔夫子最会夸人,《史记》上孔夫子去拜见老子李耳,老子给他讲了一通云山雾罩的话,孔子出来之后,对弟子们说: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

鸟,它能飞;鱼,它能游;兽,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会游的可用丝线去钓,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至于龙,我不知该如何,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孔子生前自比一条“丧家狗”,背后的辛酸谁人知?


我感觉孔子这话说得这么高大上,潜台词就是:我没听懂。

古往今来,把听不懂还说得这么高大上的,恐怕只有他老人家了。

他这么一夸,夸出来了一个典故:犹龙。

现在李姓人家介绍自己的姓氏,最有文化的介绍方法就是:犹龙世泽。言下之意老子后人。

孔子生前自比一条“丧家狗”,背后的辛酸谁人知?


有趣的是,孔子把老子比成龙,他自己却被人比成凤。

《论语》上孔子走到楚国,狂人接舆对孔子唱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他用凤鸟来称呼孔子,虽然后面是“何德之衰?”,但把孔子比成凤鸟,还是保留了最大的尊重。

当然孔子是不认这个比喻的,虽然在民间传说里,夫子出生,有麒麟献书的祥瑞,但是孔子从来也不以麒麟自居。

他倒是把自己比喻成鸟兽。

孔子生前自比一条“丧家狗”,背后的辛酸谁人知?


《论语》里孔子让子路去问问渡口在哪里。

结果碰见了两个隐士长沮、桀溺。

这两个家伙名字奇怪,举止也奇怪。

子路不过就问问渡口。

一个说:“既然他是孔夫子,他应该知道怎么渡河。”——言下之意,你孔子不是号称要度天下苍生吗?你怎么自己也找不到渡口?

另一个说了一番大道理:“世风日下如大河滔滔,你们又能改变得了什么呢?”

子路这脾气不知道怎么忍下来的,我们不就是问个路,你们装什么文化人啊?

回来告诉孔子,孔子就叹息一声说:“鸟兽不可同群,我跟他们不是一类人,倘若天下有道,我也想和他们一起耕地。”

他在这里用了一个比喻鸟兽不同群,表示自己和这两个家伙不是一路人。

但不知道他说自己是鸟还是兽?

在当时,还有对孔子做出一个比喻:木铎。

孔子生前自比一条“丧家狗”,背后的辛酸谁人知?


这比喻来自仪封这个地方的一位长者,孔子周游列国,路过这里,和当地长者谈笑风生。

走的时候,仪封人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天下黑暗已经很久了,上天派夫子来作为木铎,用他的声音来教化百姓。

木铎是一种乐器,是古代发布政令是敲击来召唤人的,孔夫子将为天下敲响警钟。

书上没有记录孔子听了之后的反应,我觉得,孔子应该一阵苦笑。

因为他周游列国,推广自己的学说,可是没有一个国家用他。

他叫着:“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他说自己待价而沽,最终还是没有卖出去。

他这木铎金声无人听,多么凄凉。

孔子生前自比一条“丧家狗”,背后的辛酸谁人知?


所以后来有个造反的人请孔子去助阵,他都打算去。

子路不高兴了,顶撞师父。

孔子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我难道是苦瓜?只中看不中用。

他急着证明自己,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家园。

所以孔子听到有人说自己是丧家狗,不禁连连点头称是。

孔子生前自比一条“丧家狗”,背后的辛酸谁人知?


故事见于《史记》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然哉!’”

翻译一下就是:

孔子在郑国和自己弟子走丢了,子贡去找,有人说:“那边有个人,额头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但从腰部以下相差禹有三寸,疲劳得像一条丧家狗”子贡告诉孔子,孔子欣然笑道:“前面说长得像那些圣贤却未必,不过这丧家狗,的确如此啊!”

夫子这一声叹息,贯穿了两千年。

虽然他老人家后来无限风光,封王封圣,孔庙里年年香火缭绕,但恐怕他老人家也不会高兴。

后世的儒家,挂的是羊头,卖的是什么肉就不知道了。

孔子生前自比一条“丧家狗”,背后的辛酸谁人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