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侵略过别的国家?

听风195623334


不是没有,而且很多。只不过我们的先祖对侵略战争大多冠以“平乱”、“开疆拓土”、“攘平四夷”这样的名头罢了,从而使得我们在读历史时总会以主观性的眼光去看待这些战争。我在这里举几个例子:



秦始皇南征百越

从公元前219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花了5年时间,前后3次派大军南征百越,最终将岭南两广、之地纳入中国版图,设置南海、桂林、象三郡。严格意义上来说,百越之地在秦朝以前并非是固有的中国领土,当地远古先民中除了有少量大禹子孙是汉人之外,大部分是百越当地的其他民族,比如京族,壮族等等。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地区,以部落联盟的社会体系为根本,也称“方国”。秦始皇在一统中原之后,为了扩大秦朝版图,才先后发动了三次南侵战争。不管是作战动机还是历史传承,从各个方面来说,秦征百越都属于是侵略战争范畴。


隋唐四帝征服高句丽

第二,在朝鲜半岛和辽西一带地区,曾经有一个存在了700多年的封建王朝——高句丽,其原始居民主要是濊貊人、扶余人、靺鞨人、古朝鲜遗民以及三韩人,世世代代在这片地区繁衍生息,建立国家。从三国时代一直到唐朝中期,高句丽一直扮演着东北小霸主的一个角色,常常趁着中原王朝内乱的时候侵掠边疆地区。隋文帝统一南北之后,将高句丽视为心腹大患,派大军分水陆两拨前往征讨,结果却因为暴风雨和疾病而折戟回朝。


隋炀帝即位后,秉承先帝遗志,先后3次御驾亲征高句丽,结果却因耗费大量国力,导致老百姓民怨四起,最终隋朝灭亡,而高句丽却依然活跃在东北和朝鲜半岛地区。后来唐太宗时期,也对高句丽发动过大规模征服战争,只是结果不太理想,唐太宗本人也对此引以为憾。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派李勣、薛仁贵等人再次征讨高句丽,历时14年之久才得以平定高句丽全境,设其领土为9都督府、42州,从此归大唐管制。

立场不同,概念不同

严格意义上说,不管是秦始皇南征百越之战,还是后来隋唐四代帝王,前后数十年之久征服高句丽的战争,都属于是侵略战争,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此就不一一枚举了。总而言之,我们的史官在修史时是以汉人身份来编撰,从而使我们产生了中国古代没有进行过侵略战争这一假象。


与狼共舞的历史和旅行


那是因为我们记载历史有选择性记载,别人欺负我们,我们就记载,我们欺负别人,通常是不记载的,即使记载,也会用一个很好听的词,比如“开疆拓土”、“平叛”。

什么叫开疆拓土?开的谁的疆?拓的谁的土?你以为我们周围那么多无人区?

被你灭的北方那些国家、名族,通常是不记载历史的,只有我们和南边那位记载,但是你去问问当地的土著,他们会告诉你很多东西。

如果不相信,看看我们南边那个国家,看看他们的教科书,两千年的抗击侵略血泪史啊,抗击的谁呢?不是你吗?

当然,你的历史书不会这样记载,只会说他们叛乱,你是去平叛的。

比如隋炀帝、太宗、高宗三代人打的谁?可千万别说他们先惹你的啊?

再比如孔子,“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啥意思?那些野蛮的化外之地,如果他们不来归顺我们,我们就教化他们(打服他们),以德服人

你再看看你书上记载了多少个名族,现在哪里去了?他们的土地现在在哪里?

隋朝地图就那么一点,你看唐朝地图多大?到达现在的中亚了,安西都护府、陇右道在哪里?土地怎么来的?历史怎么记载的?

你看看先秦原来的地盘是哪些,再看看现在,现在的地盘怎么来的?你可千万别说,这些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啊!


南朝居士


古代中国侵略过的国家如今都变成960万平方公里的一部分了。。。。。。。。。


上饶俊哥


因为中国有句俗语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意思就是在这个星球上所有的土地都是中国(皇帝)的,其它国家占用的都是我们中国的,我们占领了他们的土地只是收回自己的土地而不是侵略他们![抠鼻][抠鼻][抠鼻]



甭歪嫑孬


你问出这样的问题,证明你真的没有去好好解读历史书,或者没有学会读书!中国秦朝的地图到清朝的地图的变化你认真看了吗?比如,西藏,唐朝时期叫吐蕃,现在为什么国外老拿西藏说事?就是因为西藏真正归属中国的时间并不是太久,新疆为什么叫新疆?所有的领土都是我们民族一点一点用血开拓出来的!没有一寸领土来的容易!


大唐颂经人


首先来说,古代中国也是一个扩张型的国家,中国的版图时大时小。小时只限于黄河长江流域,大时比现在的版图大得多。说中国与四方其他国家交战,全是自卫反击战,是不符合史实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其实说的是中国向外扩张的霸气。如果觉得侵略这词不好听,可以叫开疆拓土。但中国的基本版图确定后,西部被沙漠包围,南部是越南的热带雨林,东部是太平洋,北部是大草原和西伯利亚冻土,基本上是四面封闭。古人认为中国是中央之国,其他小国都是东夷、西戎、北狄、南戎,只要不犯边,大家都可以相安无事。所以整个中国文明史,基本上是在中国目前版图与周边分分和和和的战事,也可以说是“内战”。

其次,汉文明的同化力量太强大了,周边民族与汉族开战以后,很容易被同化,认同汉文明,时间久了,就不认为过去为侵略了,认为先祖之间是内战,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打起了一家人而已。再有就是,中国长期以儒学定国,而儒学讲礼亦讲“理”,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既便打仗,也讲个“师出有名”,所以每次战争,都有充足的理由,不是自卫还击,就是抵御外侮,要么是犯我边陲,要么是对天子不敬,反正不是侵略。而且儒学讲一个“和”字,兵法讲“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给人们造成了一种中国从不侵略外国的印象。


Kaiser凯撒


汉唐开疆拓土,武功极盛之时不照样往外扩张,你以为中国领土是充话费送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哪个不是被打服的?如果中国不对外扩张,那现在的领土也就河南,河北,江浙,山东那巴掌大小的地儿,想去西藏,新疆,陕甘,东北,岭南之类的旅游估计还得办签证。


发条-橘子


文 | 虫不知我心

答案很简单:

1,中国古代只有开疆拓土,没有侵略之说。

2,中国古代从来没有称霸世界的能力,甚至从未正确认识“世界”究竟是什么。

所以:

1,不要把自己美化成爱好和平,与邻为善的道德典范。

2,不要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家祖宗多么了不起,牛X的不要不要。自我大国主义和自我文明古国不但不是什么文化自信,而恰恰只能说明子孙后辈的无知愚昧和无能懦弱,也恰恰就是发展进步的最大阻力。

人类发展史和社会学研究都告诉大家,资源的稀缺性,人性贪婪的本质,人类自我实现的需求以及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攻防斗争,注定了人类世界永远不可能相安无事,和平共处。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只会有越来越多的妥协和调和,但人口数量的增长,个体所占资源的增加,各种你争我夺的斗争和冲突将持续并加剧直到人类灭绝之时。

侵略是生存的需要,反抗侵略亦然。最终的胜利和利益归属只属于拥有更强实力,更硬拳头的一方。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是增强实力的唯一途径,而非人性和道德,这也正是以自古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善于构建公序良俗而自鸣得意的国度最终衰落,被人以摧枯拉朽之势超越并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到毫无还手之力的根本原因。

所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是弱者抱团取暖的一种托词,治标不治本,可缓一时之需,解不了社稷的累卵之危,生灵的倒悬之急。

2019.11.19


虫不知我心


这个问题我认为没有什么好掩饰的,管你叫侵略也好,开疆拓土也罢,传播高级文明都行,生物的本性就是不停的扩张,改编一下刘慈欣先生在《三体》中的话。就是,文明需要不停扩张,资源总量却是保持不变的。所以在扩张的过程中,碰撞无法避免。

先人创造了汉字,汉字是属于象形文字,大家知道,相比于欧洲的符号文字,象形文字的创造是非常难的,所以有人发明出来,就近的人就会直接使用,有了同一的文化,才有了大一统的基础,大一统以后才有能够扩张力量。然后就绕回来了,既然有了强大的武力,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内部需求,就需要不停的扩张。

扩张就会有碰撞,碰撞了就会冲突,然后,我们说:

跪下,唱征服。

说跪就跪,我不要面子的吗。

沙包一样大的拳头你见过吗?

没见过,咋,拳头大牛必啊?

梆,梆,梆,~~~

哥,我跪还不行吗?



小乙影视


如果中国古代没有侵略,现在我们还生活在黄河流域,不是黄帝部落就是炎帝部落,说不定还会是九黎部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