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全球大流行,全球都封了,中国最需要的粮食能不能得到保证?

02060519


南有大米,北有小麦,我国粮食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无论是国内现有的粮食储备,还是我国粮食的高产能,都能够保证我们不会再有饿肚子的可能。新中国成立以来,饿肚子的人太多了,饿肚子的时间也很长,所以国家十分重是粮食储备,在遇到自然灾害或粮价波动的时候,国家都能够从容的应对。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所以说别的事情都值得担心,但唯独对粮食的担心是多余的。我国疫情爆发之后,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什么稀奇古怪的新闻都能看到,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谁家里断粮了。现在国内疫情逐渐稳定下来,很多地方都已经复工复产,而现在也是春耕时节,农村地区地广人稀,疫情“余震”对农民的影响不大,所以该种什么种什么,半年后依旧是大丰收。


根据国家统计局在去年12月份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来看,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13277亿斤)。假设14亿中国人,每人每天吃一斤粮食,全国每天需要消耗70万吨粮食,那么去年一年生产的粮食够全国人民吃946天。当然,这种测算是建立在完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实际上我们还会出口粮食。不过仅从数据上来看,我们也完全不用担心国内粮食供给问题。

2020年全世界因为新冠疫情呈现封闭状态,有的国家国“封城”、有的国家“封国”,反正就是尽一切可能防治新冠疫情。这种封闭的防疫政策,对各国粮食生产多多少少会有影响,但是我相信我们国家能够解决好粮食问题。

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新冠病毒都没有将我们击败,我们又怎么会被粮食问题打败。


国际视角浅说


我国粮食供应不会出现任何问题,2018年我国进口粮食1.15亿吨,其中大豆8800万吨,因为我国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量增大,需要大量进口大豆,即使停止进口粮食,最多也只是少吃点肉蛋奶,不会到挨饿的地步。

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基辛格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各国纷纷封城,限制人员流动,但是粮食等产品的流通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我国又是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所以即使美国封城,也不会停止出口大豆等粮食,否则对于美国经济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而且即使出现粮食短缺,也可以从泰国、越南等国进口。

我国短期内不会出现粮食问题,但是却蕴含巨大的风险,我国农民群体主要以50后、60后和70后为主,80后以下几乎没有种地的,即使是70后也会逐渐丧失劳动力,所以未来10年以内,能够种地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少,即使有杂交水稻,有农药、化肥,但是没有人种地,粮食产量也会降低。

为什么不种地?

玉米、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而玉米价格约为0.9元/斤,如果算上农药、化肥、种子、人工等费用最多也只能勉强保持不赔钱,所以越来越多的土地用来种水果蔬菜,现在还在种主粮的,基本上都是没有其他赚钱途径的,也没有技术和资金种植水果蔬菜。未来10年才是真正的考验。

我国粮食安全虽然暂时不会受到威胁,但是国际粮价将会升高,因为今年年初东非等大片地区爆发蝗灾,蝗虫数量超过4000亿只,所过之处颗粒无收,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1900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联合国正在筹款,应对即将到来的粮食危机。

房价随便涨100万,人们都可以忍受,但是粮食涨价却无法忍受,人一生食用50吨粮食,重约10万斤,即使粮价10元/斤,一生也才100万。粮食低价挫伤了种粮积极性,如果有一天吃不上饭,千万别怪农民!


视野新观


目前我国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很多地区也是出现了零增长的情况。有了地区已经开始解除了封锁,也是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毕竟从年前到现在疫情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对大家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一些工厂和企业。所以说今年也是值得大家铭记的一年,虽说国内的疫情得到了好转,但是国外的疫情还是不容忽视,目前很多国家的疫情也是非常的严重,那么对于此时,很多的国家出现了疫情后开始封城,那么我国的进口粮食会受到影响吗?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来说,大家都不必担心,毕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也是以农业为根本的一个国家,对于产粮地区,我国也是有很多像东北地区新疆地区的,都是比较产粮的大省,这些地方的粮食,可以说每年的产量都是非常高的。根本就不用担心我国缺粮食的情况,但是有人会问了,那么为什么我国的粮食那么多,还是要去进口外国的粮食呢?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比较好回答,毕竟我国的储备粮食有一定基础下,进口一些国家的粮食还是属于在后期有计划的储备,当然了,不进口粮食也是可以的,但是这些都是属于国际贸易的范畴。

对于我国来说,每年的粮食产量都是非常大的,用这么一句话说,如果我国的农民三五年不种地的话都不会缺粮,毕竟我国的粮食储备量都是非常巨大的。况且在国外发生疫情的情况下,当地也会组织农业生产,毕竟每个地国家的农业生产都是第一的第1位的,一个国家如果在防控疫情当中没钱了,那肯定要是想挣钱呢,所以说外国的农业也不会暂停,只是说缓慢的进行。但是不会出现不种地的情况,所以这个问题大家就不必担心了。


三农堂广讯


世界很精彩,老金看世界;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全球爆发!欧美国家每天几千人的确诊数让人感到恐惧,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封国策略应对!比如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还有捷克西班牙等国;


就有网友担心,我国的粮食能保证供应吗?会不会饿肚子?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放心,即使这次新冠疫情让全球都封了,我国的粮食也能得到保证!


我国是人口大国,自然也是粮食消费大国,说到粮食消费,老一代人对60年前的三年自然灾有深刻的回忆,少了粮食,人口都难以发展,国家发展更谈不上!

对国际关系有犀利眼光的基辛格更是指出: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全人类!

所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从改善农业,提高粮食产量着手,这也是不无道理的,伟人说过: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遵循这个原则,我国几十年来农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一方面利用高科技,改良作物品种,实现高产稳产;一方面精根细作,提高农业产出效率;


近些年来我国粮食产量一直处在高位,当前我国连续4年粮食产量达到6.5亿吨,人均粮食拥有量470公斤,由吃不饱变成吃得饱,进而迈向吃得好。早已经让我们脱离了粮票供应,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肉的困难局面!


如此巨大的粮食产量,当年吃不完怎么办?当然是要储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目前我国建立了三级粮食储备制(中央,省,县三级),同时建立应急粮食储备机制,在大中型城市,储备10-15天应急粮食储备,并且配套的物流配送体系;

所以,大家尽管放心,新冠肺炎疫情再严重,全球即使都封了,我国的粮食还是有保证的!


你对我国的疫情期间粮食供应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老金看世界


粮食问题是民生的根本,老话常讲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那么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粮食能得到保障吗?

(国家储备粮)

有一个数据大家应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储备粮一般都保持在2.5亿吨左右,也就是说光国家的储备粮就可以让全国14亿人口吃上5个月。而正常情况下,我国每年粮食的总产量都保持在5.5亿吨左右,明显8亿吨的粮食是完全可以供我们吃16个月的。

当然,我说的这些是指我们吃的主粮,比如稻谷,小麦和玉米等等。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像大豆这样的副粮确实是缺口越来越大了,2019年我们进口的1.1亿吨粮食其中大豆就占了绝大多数的份额。大家也知道大豆主要是提炼食用油的,其废料豆粕是用来做饲料的,所以说哪怕我们不进口一粒粮食,最多我们就是吃不好但绝对不会饿肚皮。

虽然我们大豆的主要进口国美国现在正在遭受新冠疫情的侵入,但从我国防治新冠疫情所用的时间来分析,二三个月后美国应该也能控制疫情。再说美国是一个粮食富裕国,它如果不卖掉余粮,难道它会把粮食烂在仓库里吗?

退一万步讲,这几年我国粮食进口渠道已经实现多元化了,美国不行,我们可以从巴西进口,巴西再不行,我们可以从俄罗斯或中亚五国进口。

虽然新冠疫情像只黑天鹅一样出现在全世界,但这只黑天鹅无论怎么作妖,也不可能在中华民族面前掀起翻天覆地的风浪。


冯明凯


粮食是国家储备的物资,是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粮食肯定是能得到保证的,价格也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涨幅很小。

我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控制,农民已经完成了耕种

虽然国外的疫情比较严重,累计确诊了已经超过16万,可喜的是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防止国外疫情的输入和现有存量确证病例的治疗,所以可以肯定的说,我国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农民已经完成了耕种。保证了疫情结束后粮食产量的稳定。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年粮食产量6.63亿吨,比上年增加594万吨,增产 0.9%,夏粮产量14160万吨,增产2%;早稻产量2627万吨,减产8.1%;秋粮产量49,597万吨增产1.1%。全年谷物产量61368万吨,增产0.6%。

从2013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6亿吨之后,粮食的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97年的297.7公斤升到2019年的483公斤。

我国14亿人口,按照每人一天平均消耗两斤粮食算,全年消耗的粮食约10220亿斤,约1.022顿,即使考虑粮食的耗损及其他用途,粮食生产是能够自给自足。

我国粮食储备足量

我国把粮食生产和储备当做国际民生的大事来抓,我国粮食储备是世界上比较完备的,而且我国坚守18亿亩的耕地红线,所以粮食的产量是有保证的。

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仓容量6.7亿吨,简易仓容量2.4亿吨,即使这些粮仓装一半也够,就算今年粮食没有产量,粮食的库存也够吃几年。

综上所述,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农民已经完成了耕种,即使最坏的打算,今年没有任何的粮食收成,我国的粮食库存也够吃几年,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的问题,国家已经提前储备了几亿顿粮食。


互金圈


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肆虐,大部分国家都执行了封城的措施,我们中国所需要的粮食能不能保得到保证?



其实这并不用担心,新冠肺炎病毒针对的只是人,在目前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只要切断人与人传播路径以及对现有的感染病例进行治疗,就能有效的控制疫情。不过目前的形势已经非常令人担心,因为除了我国之外,世界其他国家都处于疫情的大规模的爆发期,每天确诊病例都达到数万人。

很多国家不得不采取严厉的防控措施,比如封城或者停运航班、限制人员入境等等措施,这些措施的确会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不便,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肯定会产生影响。

但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这还不算是问题,首先是我国的肺炎疫情已经逐步得到控制,已经有多个省份实现昨天确诊病例零增长,现在最大的防控压力就是海外的疫情倒灌情况,从最新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我国每天从境外输出的病例都多达数十例。



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却不会因此耽误,毕竟在地广人稀的农业生产区,疫情的防控压力非常小。而我国的粮食产量本身就能达到自给自足,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达到6.64亿吨,比2018年增加了594万吨,增长了0.9%,创下了历史新高。

可以说我国的粮食绝对能够从足供给全国,绝对够吃的。只是说由于疫情在全球的肆虐,会影响很多对外的贸易往来,我国很多的进口的一些粮食和农副产品会受到严重影响。

不过这是属于疫情状态下的贸易阵痛期,也是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不过我国很多进口的粮食大多数都是用于饲料加工,来喂养牲畜的,如果疫情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各种肉类价格可能会涨。



如果疫情能在短期内结束,产生的影响会非常小。


大正看世界


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很高,谷物自给率达到了95%以上,小麦和水稻产出超过需求,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自足、口粮绝对安全。

也就是说,我国粮食需求对外依赖性很小,进口的粮食作物大都是补充性经济作物和饲料用粮。所以,我们国家即使不进口一粒粮食,也绝对可以保证吃饭问题,是不会饿肚子的。

据悉,我国连续4年粮食产量都稳定在6.5亿吨以上,按人均计算,每人占有粮食470公斤,如果用作口粮,是绰绰有余而吃不完的。对于吃不完的余粮,我国建有标准不同的仓房用以储存粮食,总计库存超过9亿吨。这些粮食足够我们14亿人吃三年多的。

现在,我国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工农业相继开始复工复产,农业基本上不会受到这次疫情影响,今年的粮食产量还是有保证的。因此,我们根本不用去吃储存的粮食,而是会有足够的新粮来吃。

至于世界疫情,确实发展的非常迅速,也比较严重。但整体来看,疫情终归会过去,世界粮食的生产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我国以往进口的补充性用粮还是应该能够买得到的。

目前,虽然世界多个国家因疫情封锁城市,关闭边界,但疫情国的食品供应都没出现什么问题。现在,各疫情国不是缺粮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医护用品和医疗物质,这些东西才是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

随着全世界都高度重视对疫情的防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疫情终将会过去,一切都会恢复正常,这当然也包括各种物质的充足供应。



高山流水116820061


现在新冠肺炎肆虐整个全球,很多东西都受到了影响,因此人们担心中国有巨量需求的粮食会不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毕竟人是铁,饭是钢,一旦没有了粮食的供应,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我觉得新冠肺炎的肆虐不会对中国的粮食形势造成多大的影响,毕竟中国本身的粮食产量也相当的多,一年达到将近6亿多,供应自己完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至于新冠肺炎造成一些人隔离,对农业生产影响也不大,因为现在主要的农业生产都是通过机械化来进行,对人的要求并不是很高。



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农作物,但主要是大豆和小麦。大豆主要是用来给国内的植物油厂家炼油用的,新冠肺炎的流行最多对豆油的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即使豆油的产量有所不够,我们还可以用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油等进行替代。



至于我们的主食,大米,小麦这些缺口应该不会很大。因为本身我国大米小麦的产量就不低,即使不够国内的用量,也差不了多少。况且我国在各地还有很多粮食储备仓库,这些仓库里面的粮食可以拿来应急。事实上我国进口的大米小麦主要是高品种的,为了一些富有人群使用的,真正低档的大米,小麦,我国产量应该是足够的。



所以从现在情况来看,我国的粮食形势不会因为新冠肺炎的肆虐而有多大影响。


平安读历史


不存在这个问题!国内的粮食基本上可以实现国产供应,现在我们国内的粮食产量大致可以满足17亿人口的餐饮需求,而我们的人口才多少而已,大致还可以盈余一个美国的量。

其次,我们有战备储粮。国家为了鼓励生产粮食,往往会采取统销统购的方法,这意味着每3、4年统销统购的粮食余量就足以抵得上一年的产量。

第三点,来自俄罗斯的补充。美国贸易战导致我们去年与俄罗斯达成了战略合作,大约500亿元的粮食进口单给了俄罗斯(主要是大豆),俄罗斯在此次疫情中受影响并不大,不太可能违约。

不过呢,下半年的肉食价格可能会大幅上涨。因为我们的人用粮食足够,但是饲料性粮食却一直有缺口,我们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饲料,这些饲料供应不上养殖成本就会增加很多,这最终会转化成肉价摊给消费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