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尉迟大战九纹龙,孙立史进,孰强孰弱?

九纹龙史进,《水浒传》中的人气角色。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拥有着无数粉丝。

病尉迟大战九纹龙,孙立史进,孰强孰弱?


病尉迟孙立,也算是《水浒传》的一个人气角色。同样拥有许多粉丝。但是孙立不是主要人物。因为平时谈梁山好汉特点的时候基本不会谈到孙立。因为他的性格比较模糊。

病尉迟大战九纹龙,孙立史进,孰强孰弱?


有人会说一个天罡一个地煞有什么好比的?换成别人当然没什么好比的。但是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病尉迟孙立。地煞唯一一个能和天罡武将进行比较的也就只有他了。

那为什么拿孙立和史进比呢?他们两个可是没有直接比过啊。虽然没有直接比过,但是却间接的比较过。在哪里呢?就是征辽的时候。史进大战琼妖纳延,孙立大战寇镇远。通过这场对比战,就能看出些端倪。

有人可能会说他俩一个是八骠骑,一个是小彪将。这是作者定位的,那么胜负已分,不用比了。其实这种说法不恰当。为什么呢?先看孙立,孙立是十六小彪将前二。说白了就是小彪将的领头羊。能成为领头羊,那么实力自然要比后面那些小彪将要高。而小彪最强的叫强小彪。孙立比那些强小彪还强,那么自然达到骠骑的级别,就全当弱八骠吧。

其实弱八骠和强小彪实力上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作者也从来没这么说过。毕竟谁也不好说八骠骑的穆弘和强小彪的宣赞打一架,穆弘能稳赢宣赞。

病尉迟大战九纹龙,孙立史进,孰强孰弱?


而史进,作者的定位是八骠倒二。用网络话来说也就是弱八骠。那这样一看,孙立和史进似乎就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了。那么在同一起跑线上,自然可以比较谁更强一点。


下面来说说这两场单挑。不知道有人想过没有,为什么作者要在这里设置一场对比战?像这样的对比战,在《水浒传》中还是很少见的。我猜测很有可能作者是想用这场对比战来证明孙立的实力。

之前就说过,孙立本来是天罡,进地煞可以说是一开始作者写大纲的时候就定好的。那么后面所说的那些孙立进地煞的理由,都是硬往上面凑的。殊不知这就是作者一开始的想法。但是要知道历史上的天罡一共是39人,比现版本多出三个。那么就要拿出3个进地煞。作者挑中孙立,绝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看拿到地煞的病尉迟孙立、摸着云杜千、一丈青李横。其他两个人都有很大改变,只有孙立没有改变。为什么?无非就是赋予孙立重要的使命喽。

病尉迟大战九纹龙,孙立史进,孰强孰弱?


试想一下,地煞没有孙立。那么地煞的战斗力还会像现在这样?就靠黄信、吕方等人被打败还被吹上天的战绩,能挑起地煞的大梁不?显然不能。没有孙立地煞的战绩恐怕惨不忍睹。

有人说还有个扈三娘。确实,扈三娘也是从天罡下来的。确实是按照天罡来描写的。长得漂亮,战绩多,出场多,还配有自己的副将这可只有天罡才享有的待遇。确实扈三娘的战绩不差,挑大梁没问题。但细细想想,地煞的大梁要一个女的扛。地煞那么多大老爷们干什么吃的呢?不觉得丢脸吗?所以作者选中孙立还有一重含义就是去地煞挑大梁。

病尉迟大战九纹龙,孙立史进,孰强孰弱?


既然赋予孙立重要使命,又补偿孙立,同时又要像大家证明孙立有天罡的实力。但是已经给他定位小彪将了,怎么办?那就和天罡对比不输或者是胜过不就可以了?于是就有了这场对比战。

天罡有五虎和八骠骑。一共13人。那为什么这场对比战作者挑中史进,而不是其他人?

如果孙立和五虎对比,就算孙立完成的再漂亮,也无法突显实力,毕竟孙立能做到的,五虎一样能做到。那这样就突显不了孙立了。

孙立和五虎比,有些差距。那就和八骠骑比。而八骠骑的实力又不是在一个梯度的。正因为八骠骑实力有悬殊,所以史进就是这其中的关键人物。

何也?如果把八骠骑分开,花徐杨索是一组,张朱史穆是另一组。前面是强组后面是弱组。有人可能不服,张清的石子可是很强的。

张清的石子确实很强,但是杀伤力和飞刀弓箭比起来还是不足。很多情况下张清使用飞石之后需要人去补刀。但也不是谁都会站在那里等着人来补刀,万一石子打的不疼,补刀的人可就惨了。而且石子不代表对谁都有效,那些会玩暗器的会躲暗器的张清遇到他们吃亏的是张清。而且,武将之间决斗都有规则,人家和你拼兵器,张清用石子,从规则上讲,似乎很不仁道。所以这里说的是不用石子的张清。而不用石子的张清,作者明说了武功就是二流。

病尉迟大战九纹龙,孙立史进,孰强孰弱?


那么孙立和花徐杨索比,凸现不了实力。那就和史朱张穆比。而比下去一个从不出战的穆弘不算本事。孙立就是再不济,也没人会说他武功二流,那么孙立遇上张清没有什么意义。而且通过书中孙立躲暗器的表现来看,张清的石子似乎伤不了孙立。孙立和朱仝,朱仝也是实力不明,可以说他高也可以说他低,但是私以为他的能耐也就比雷横高一点。孙立和朱仝比也不恰当。那就只能和史进了。

史进可以说是八骠实力的分水岭。强过他,就能和花荣等人看齐,弱于他又可以和朱仝等人并列。史进是八骠骑的中间人物。所以说史进是一个关键人物就在于此。

既然找到了对比人物。自然要配上对手。而看作者给他们配的对手来看,作者也绝对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说句题外话,我倒觉得征辽一段是施耐庵的手笔。施耐庵描写一个人物出场的时候,多喜欢用赞词来渲染一番,从《水浒传》前面片段就可以看出来。而征辽一段也出现了很多人物的出场赞词和前面段落很像。而《三国演义》我们也看过,罗贯中喜欢用白描,几乎不用赞词。后面田虎、王庆包括方腊都没有什么人物赞词。作者不可能写书的时候突然变换风格。那么这样一对比,似乎征辽一段更像是施耐庵的手笔。

来看看史进和孙立的对手。一个叫琼妖纳延,一个叫寇镇远。一个是番官,一个是燕京骁将。那这样一看,似乎寇镇远更有实力。但是琼妖纳延一个番官能和骁将并列,绝对不是一般的番官。要知道这是辽军,而不是地方武装,更不是虾兵蟹将。这些都是训练有素的军人。绝对不是那些跑江湖的好汉能比的。他们两个绝对是靠实力上位而不是靠金钱或者走后门。那么他们就要比平常那些敌人更难对付。

病尉迟大战九纹龙,孙立史进,孰强孰弱?


另外,很多人根据琼妖纳延和寇镇远正负先锋来定位实力。其实这样子并不对。作者在书里从没有说过他俩是一正一负的先锋。这是读者们根据琼妖纳延的对手是史进,寇镇远的对手是孙立,而他俩又是一正将一副将来才这么说的。那要是一开始史进的对手是寇镇远,孙立的对手是琼妖纳延,是不是这种说法就要颠倒了呢?

另外,谁规定正先锋就一定要是一个人?梁山有的时候也会让多个人充当先锋。举个例子,林冲和秦明同时为先锋,那他俩谁是正的,谁是副的?我们常说的八骠骑,他们很有一个名称叫做“先锋史”!八个人都是先锋,那么谁又是正先锋谁又是副的呢?这只能说是看书时的一个美丽误会。用我们的主观臆断偏差了作者的意思。

那么一切按照作者的来,他们两都是前部先锋,没有正副之说。

终于这两人和梁山军马碰面了。作者似乎非常喜欢琼妖纳延,对他级尽渲染:

头戴鱼尾卷云镔铁冠,披挂龙鳞傲霜嵌缝铠,身穿石榴红锦绣罗袍,腰系荔枝七宝黄金带,足穿抹绿鹰嘴金线靴,腰悬炼银竹节熟钢鞭。左插硬弓,右悬长箭。马跨越岭巴山兽,枪翻江搅海龙。

这样的渲染,这样的排场,全书都没有几个。梁山好汉都没有哪个人的排场能和这个比。

病尉迟大战九纹龙,孙立史进,孰强孰弱?


估计史进看到来的人不一般,必然是一个大人物。所以出去争功。但史进低估了他面前的对手。

由于版本不同,无论是三十回合一刀砍空,还是三十回合被打跑都暴露了史进武功的巨大缺陷——基础不扎实和实战能力不足。

为什么这样说史进?史进在遇到王进之前武功很杂,用王进的话来说就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可以说基础很差。而王进教了史进半年史进就突飞猛进,确实证明王进是好老师。但是也发现期中的问题。

王进只教了史进半年。半年教史进十八般武艺。相当于半年让史进学十八门功课。就算天赋异禀,半年学十八样,效果怎么样呢?

这就是典型的速成教育。速成教育确实短期内很有成效,但是对于学习之人实际掌握多少又是未知数。虽然说古代习武之人这些都要学。有些人一门功夫练了一辈,但是史进想用半年,弥补和那些从小就练了几十年人之间的差距,确实很有些难度。我们看史进有无比精通的兵器吗?没有!史进是每样都会点,每样都不精。那么要是真的遇到一个兵器行家,那史进就会吃大亏,遇到琼妖纳延这次就是。

另外从哪里看出来史进实战不行的呢?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王进教了史进武功,而实战方面史进是要自己去悟的。通过史进学成后第一战和陈达的世界中就可以看出来。陈达不是什么厉害角色。史进和他周旋却要很久。说明史进实战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快速击败对手。陈达要是碰上杨志,徐宁等人,他们可以秒败陈达。那么这也就可以看出史进实际水平和同为八骠的杨志等人的差距。再后来史进就一直在九华山上待着,估计并没有和什么厉害的高手过招,那么很有可能这段时间,史进的实战经验也并没有提升。

病尉迟大战九纹龙,孙立史进,孰强孰弱?


和琼妖纳延交战的时候也可以看出来,有一个版本史进一刀砍空,吃了一惊。自己跑了,要是没有花荣帮忙,估计史大郎就交代在这了。仅仅是砍空一刀而已,史进竟然慌了,确实有点尴尬。我们再看一例,同样是一刀砍空,杨志能快速反应过来,再砍一刀杀死对手李明。那这样一看,史进实战经验确实不足,和八骠前几名确实有差距。

换个思路想想?要是孙立对琼妖纳延一枪刺空,孙立会大惊跑路吗?肯定不会!那这样一看,孙立的实战经验确实是比史进强。

最后琼妖纳延被花荣射倒,史进补刀。被两个天罡合力干掉,琼妖纳延也够本了。但是梁山这边先暗箭伤人。对于战斗平衡和规则来说,梁山这边确实不厚道。寇镇远出来叫骂的时候,梁山那边确实有点面子挂不住了。那么下面就要一个人出来挽回颜面。这个责任十分重大。要是输了面子更挂不住,只能不靠被人帮助,自己打败对手才能挽回颜面。这个时候病尉迟孙立出马。

病尉迟大战九纹龙,孙立史进,孰强孰弱?


说一下寇镇远的实力。琼妖纳延能二三十合打败史进,确实是有五虎的实力。而寇镇远称呼琼妖纳延兄长,可以看出两人如同好兄弟一样形影不离。同时也是承认自己实力弱于琼妖纳延。但是作者既然把两个人写在一起,证明两个人是齐名的,寇镇远不会比琼妖纳延差多少。毕竟我们看水浒传中的描述,实力差不多的才会在一起。

另外,寇镇远出来报仇,自然是要找史进。他敢找史进报仇,是觉得自己能打赢史进,要是打不过再出来报仇,那简直是找死。没想到寇镇远遇到了孙立。

病尉迟大战九纹龙,孙立史进,孰强孰弱?


孙立大战寇镇远就不详谈了,前面已经写过。他俩的大战被誉为《水浒传》第一单挑一点不为过。毕竟已经不是单纯比武功了,而是比综合实力了。要是史进和寇镇远比综合实力,我想输的一定是史进了。另外作者为了抬举孙立,说他的金枪“神出鬼没”,说枪法神的,前面也只有史文恭有过。不是说孙立有史文恭的能力。而是说史文恭是绝对的天罡实力。而孙立也拥有,那孙立自然也有天罡实力。

另外,我觉得,孙立在作者笔下经常是作为压轴出场的。从他第一次出场,登州派八人最后一个出场;大战呼延灼压轴出场;大战寇镇远也是本回最后的内容,打完就到下一章回。这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的深意呢?

另外再来说说孙立的基础功底和实战经验。孙立的年龄铁定比史进大的。史进和王进初学武功的时候,估计孙立早已经学成武功当提辖了。当史进出来闯荡江湖的时候孙立已经当了好多年提辖了。而孙立是一步步靠本事打上来的。可以说孙立的武功基础很扎实。

病尉迟大战九纹龙,孙立史进,孰强孰弱?


孙立有无比精通的本事,枪和鞭。作者都说了“鞭枪双绝”。孙立还会射箭,虽然不好定位到底怎样。还能骑烈马。就说对战寇镇远时那种仰卧在马上,双腿夹住马不落马的高难度骑术,我估计整个水浒孙立都可以独一份。换成史进,估计办不到。

另外实战经验更不用提,史进更是比不过孙立。毕竟史进闯荡江湖那会,孙立已经在江湖上跑好多年了,打过好多仗了。这种人生阅历也绝对不是史进能比的。就说挺胸挡让寇镇远次那一段,是靠多少年实战积累才把握的那么准确的?要是史进遇到这样的情况,或许就慌了,被寇镇远捅死了吧。

当孙立解决完寇镇远。也意味着孙立也把史进给比下去了。那么也可以说孙立强于史进。而前面说了强于史进的就可以和花徐杨索并列,看来孙立也可以。那么说孙立有强八骠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

病尉迟大战九纹龙,孙立史进,孰强孰弱?


最后,既然是两者对比,来做个假设。孙立和史进单打斗独,谁更厉害?(排除座次之见)个人认为是孙立。

为什么?理由是当年史进剪径的时候遇到鲁智深。二十回合平手鲁智深。而鲁智深当时什么状态?刚打过一仗,饿着肚子。那么鲁智深的实力就大打折扣,史进能和他平手不稀奇。要是鲁智深吃饱喝足精力充沛和史进打呢?我伙计就像琼妖纳延打史进一样吧。

病尉迟大战九纹龙,孙立史进,孰强孰弱?


而孙立能单鞭打平稍微体损的呼延灼,用一只手的力量去承受两只手的力量。而精力充沛的鲁智深也打平了呼延灼。

这样看论武功,孙立更强一点。就算不认同上面观点。孙立靠着多年的经验和头脑,打赢史进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综上,论综合实力,孙立强于史进。

还是那句话,孙立这样的人不是天罡不要他,而是地煞太需要他。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