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桂馥说他的隶书如左手持螯,睥睨食肉人。

那些书法家们~第334篇

【原创】桂馥说他的隶书如左手持螯,睥睨食肉人。

“扬州八怪”见于不同的书籍记录,前后查出有十五人的名字有幸与列,而杨法就是其中之一。不过,人们通常习惯上取罗列最多的前八人: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还有提到的如华嵒、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他们画风接近,出身相差不大,清高狂放,被人称作“八怪”以尊之。其实,更应该称他们为“扬州画派”。

【原创】桂馥说他的隶书如左手持螯,睥睨食肉人。


杨法在野不仕,不热衷于举业。他性情高逸,超凡脱俗,淡泊名利,唯嗜酒如命。他的好友朱冕说他“放狂耻作羊头吏”,“自买新醪解客颜”。朱冕,江苏扬州人,工诗书画,与蔡嘉、高翔、汪士慎、高凤翰时称“五君子”。老年贫病而死。

杨法才华超群,却生下一个没有出息的儿子,但是,杨法非常宠爱他,他在《告子)一诗中说:

我有一骄子,

其才如散木。

私心仍偏爱,

取之宗祀续。

穷经礼义达,

力耕良食足。

不士复不商,

无荣亦无辱。

他对儿子的要求,亦如东坡写下的一首《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杨法和苏轼意思如出一辙,对孩子们没有过多的高要求,“无灾无难”就好了。杨法对朋友也是如此,对别人不提高标准、高要求,不是所有人的能力都能达到你心目中的要求,只要以诚待人,一定也会得到以诚对己的回报。

【原创】桂馥说他的隶书如左手持螯,睥睨食肉人。


杨法寓居扬州,经常往来于南京、扬州之间,卖画养家。因为不愿投客人所好,加之他的作品都是随兴而就,不肯随俗,竟低迷于市场。而杨法诗词文赋都能来得,故他也能卖文糊口。金农在一封信札中说:“杨已老序文送上,高风兄已来过,二石付与。”杨法以文才谋生,是得到朋友们力捧的。连金农都愿意具中帮忙。

扬州盐商徐氏藏有周太仆铜鬲,此物由华嵒为之作图,杨法书写。山西人贺君召在扬州五亭桥南侧建有贺园,贺园甚大,落成时由杨法题园名。杨法还为盐商之城东黄园题写了“例下风来,桐间月上”的联句。据记载,扬州旧日市招被载以书册者有两块,一块是董其昌写的“戴春林家”,当时天下香粉,莫如扬州,扬州又以戴春林为上。另一块是杨法为扬州名肆伍少西毡铺题写的匾额“伍少西家”四字。杨法在扬州还是有文化影响力的,而扬州当时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在扬州能立足,其能力不容小觑。

【原创】桂馥说他的隶书如左手持螯,睥睨食肉人。


杨法终生布衣,行迹所至,不过北京、湖北、湖南、江西等地。中年以后,寓居扬州地藏庵的时间最长,与金农、汪士慎、高翔相友善。他们以诗文会友,以书画作媒介,汪士慎有一首《怀杨已军》诗:

春水一江隔,

怀君意独真。

同为林下老,

谁是眼中人。

野服疏狂态,

沙鸥远近邻。

片帆何日便,

携手更相亲。

从诗中可见他们的关系不是一般的亲近,而是非常的亲近。同为天涯卖画人,过的都不容易,又都“野服疏狂态”,可是有什么办法呢?金农也称杨法“天性猾妙”,把杨法喜笑骂怒,豪气高迈的形象,勾勒得惟妙惟肖。当时全国以书画为生的人,都要来扬州,否则,就是没有经过市场的洗礼。杨法一生都在游历中、在不安定的飘荡中,造成了他命运多舛,洁身自好的性格。杨法为人性情古淡,寡言少笑。生活的砥砺,让他饱尝冷暖,于是,酒酣时或长啸或谩骂。

【原创】桂馥说他的隶书如左手持螯,睥睨食肉人。


扬州当时自卢见曾红桥修禊后,以诗雅集,几成风气。乾隆二十二年春,卢见曾在红桥举行“修禊”活动,郑燮、陈撰、厉鹗、惠栋、沈大成、陈章等前后数十人皆为上客。卢见曾作七言律诗四首,天下和者达七千余人,编次成诗三百卷,汪洋大观,成为中国诗歌史上唱和的高峰。

杨法南京人,与扬州近在咫尺,所以,他没有寓居扬州时,就常在南京、扬州之间往还。寓居扬州后,陷入了书画家们各持一技,各有擅长,风格不一的争奇斗艳中了。当时,据扬州卖画者有近六百人之多,都是当地的名流,扬州成了他们在艺术上互相较量的战场,而杨法与其中最优秀的金农、汪士慎、高翔等人,艺术上相互学习、相互补异,使杨法在篆书方面一枝独秀。

【原创】桂馥说他的隶书如左手持螯,睥睨食肉人。


杨法精鉴碑版、金石、文玩。他颇有学问,眼界很高。工诗书画印。而诗书画印中,又以书名为最大。书法又能书篆、隶、行、草四体,奇古苍劲,别具一格。杨法精小学,深究六书。杨法活动于雍、乾时期,是时,乾嘉学风大盛,汉学又振,《说文》一学尤其发达,篆、隶书异军突起,开始了伟大的复兴。有清一代,对篆隶贡献之大,自汉以降,莫过如此,厥功至伟。

他的隶书取法于《正始石经》,得高古,又有篆、隶书的法则和趣味,独创了体势笔法,又用黄庭坚行书抖曲之法,使得结构怪异、运笔线条万千变化,篆中带隶,隶中寓篆。

杨法在隶书、汉篆的创作中,运用自如地将二者笔法做了互相融合,使汉隶的方折、波挑的笔法与迥然不同秦篆,出现了异于小篆的圆匀一致,多了厚重甚至亦带有隶书的波挑之势,顿见妙趣生动。

【原创】桂馥说他的隶书如左手持螯,睥睨食肉人。


他把经过改革后的隶书草写称之草隶,又把篆书的草写称之为草篆。他在书写中更强调笔势连贯,格调简古。他的篆书具有生涩之美,明显异于二李篆书。杨法篆刻亦得其趣,于程邃法度下另开生面。他又让篆刻斑驳之趣,表现在篆书的书写中。所以,桂馥说“杨已军如左手持螯,睥睨食肉人。”

杨法(1696--1748尚在),字已军,号孝文、孝稚,又号白云帝子,江苏南京人,寓居扬州。

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原创】桂馥说他的隶书如左手持螯,睥睨食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