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方腊起义促进北宋灭亡但奠定南宋基础


方腊起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摩尼教(明教)起义。这次起义让北宋看到了江南富庶之地兵力空虚的弱点。在童贯的建议下,宋徽宗调遣西兵驻守江南。这些驻守江南的西兵,没有参与北宋攻打燕京战争,也没有参与靖康之变的作战,意外的成为宋高宗赵构重构南宋军事力量对抗金国的基础性力量。

靖康之变后,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押送到燕京。虽然赵构逃过一劫,但宋徽宗对于赵构能否稳坐皇位,并无信心。当时跟随宋徽宗北上的曹勋在《北狩见闻录》如此记录宋徽宗对赵构稳坐皇位的悲观:

“徽庙过河数日,宣谕曰:“我梦四日并出,此中原争立之众。不知中原之民,尚肯推戴康王否?””

随后宋徽宗以曹勋年轻,能跑,要求曹勋找机会逃跑,让他给赵构传话,要求赵构立即即位,即便得不到拥立,也要学习东汉光武帝刘秀武力一统,保住赵氏江山:

“若不协顺,记得光武未立事否?”

基本上赵构没有让宋徽宗失望,延续了赵氏江山。但宋徽宗可能没有想到,正是当年童贯的一个无意布局,为南宋延续留下了基础性保障。

为何说方腊起义促进北宋灭亡但奠定南宋基础

传闻方腊藏身的方腊洞


童贯在平定方腊起义中的布局

童贯在平定方腊起义中的布局策略有二:

一、 平息民怨,下罪己诏、停止苏杭制造局和花石纲。虽然《宋史 徽宗纪》记录这些行为是宋徽宗的主动行为。但《宋史 王黼传》明确记录这些行为是童贯自行宣布的,压根就没有问过宋徽宗。童贯率领10万西兵攻打方腊。出发时,宋徽宗给童贯便宜之权,授权童贯可以以宋徽宗名义发布命令:

“如有急,即以御笔行之”

童贯到了江南,看见花石纲对民众造成的困苦,就让幕僚董耘写诏书,以宋徽宗名义发布罪己诏,停止花石纲,于是“吴民大悦”。童贯平定方腊有功,原先隐匿方腊叛变消息不报告的王黼,在宋徽宗面前挑拨童贯,说方腊起义的原因是因为茶盐法(蔡京创设的制度)童贯却说是因为花石纲,明显是将过错推给宋徽宗。宋徽宗大怒。但童贯用起复蔡京来对付王黼,王黼只得作罢。

二、 童贯调西兵镇守江南。《宋史 兵制二 禁军下》记录童贯在平定方腊之后,以驻守江南禁军孱弱、全不知战、将军平时吃空额、全军大部分士卒都是工匠致使方腊起义时无力镇压为由,提出在江南额外添置禁军;但由于“南人怯弱,素失训练,终不堪战”,童贯提出调西兵镇守江南,防止下一次可能的方腊起义。

““使陕西军更互戍守。庶几东南可得实战之士,于计为便。”诏从之。其后南渡诸屯驻大军即旧将兵之类。”

这清楚说明南宋中兴四将兵力基础是童贯调入江南的西兵。


为何说方腊起义促进北宋灭亡但奠定南宋基础

方腊洞


南宋中兴的基础是西兵西将

南宋初期主力将领大部分都是跟随童贯平定方腊起义。跟随童贯平定方腊起义的南宋将领有:韩世忠、刘光世、王渊(韩世忠上司)、辛兴宗(韩世忠说他抢了自己擒方腊的功劳)、刘光世、刘延庆(刘光世父亲)、何灌(开封人,但长期在童贯部下和西夏作战)、王云(童贯幕僚,力劝宋钦宗割太原三镇议和,要求赵构出质)、姚平仲、折可存、刘镇、王禀郭仲荀。

其中郭仲荀、姚平仲、折可存是方腊被擒获后继续留在浙江平定方腊起义余党的。

以下是各将在平定方腊起义中的记录:

何灌擒获方腊军将帅吕师襄。刘延庆因平定方腊战功,得以节度河阳三城。刘光世因攻破衢、婺二州,因功授予耀州观察使,升鄜延路兵马钤辖;王渊,是刘延庆军先锋,派遣韩世忠用伏击计策击败钱塘方腊军,因功授予阁门宣赞舍人、权京畿提举保甲兼权提点刑狱公事。韩世忠,王渊军偏将,因功授予承节郎。辛兴宗,派遣归降的部下宋江攻打杭州(据南怀瑾《历史的经验》),擒获方腊(韩世忠指控其抢功)。王禀,在秀州击败方腊将方七佛,包围杭州,攻下睦州、青溪县,围攻帮源洞,因功升宣抚司都统制。姚平仲,收复浦江县。折可存因平定方腊战功升迁武节大夫。郭仲荀收复上虞县。刘镇收复歙州。

《宋史 高宗纪一》记录靖康之难时驻守江南的西兵并没有参与。靖康元年,宋钦宗任命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管辖河北禁军、厢军、乡兵等,江南驻守的西兵并不受赵构管束。其后:

“时帅府官军及群盗来归者号百万人,分屯济、濮诸州府,而诸路勤王兵不得进。”

“以知淮宁府赵子崧为宝文阁学士、元帅府参议官、东南道总管,统东南勤王兵。”

这两段记录都明确说明童贯调守江南的西兵并没有参与靖康之变,成为南宋初的基础性军事力量。

为何说方腊起义促进北宋灭亡但奠定南宋基础

宋朝禁军弓弩


南宋早期军事结构

靖康元年闰11月,赵构被宋钦宗任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陈亨伯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12月赵构开大元帅府,兵力为1万人,分为五军,以陈淬为都统制,当时张俊、苗傅、杨沂中、田师中已经是赵构部下。宋钦宗要求赵构固守河北。后因为和议,赵构让宗泽率领万人防守澶渊但扬言赵构亲自驻守,赵构驻守东平。

建炎元年正月,黄潜善、杨惟忠率领几千人加入赵构,赵构任命杨惟忠为元帅都统制;4月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北迁,朱胜非、韩世忠率军前来加入;5月赵构即位。

赵构即位时的兵力分为三部分:

一、赵构设立的御营军。赵构即位后,因为北宋禁军已经崩溃,因而设立御营司,建立御营五军,分别是由张俊、韩世忠、刘光世、王渊、苗傅五人统帅。苗刘兵变后,杨沂中才成为御营右军统领。

建炎四年,改御营军为神武军、神武副军,撤销御营司。

二、宗泽在开封设立的东京留守司军。赵构即位后,因为和金朝谈和不成,赵构南渡,留宗泽留守东京开封。宗泽因此设立东京留守司军。宗泽死后,东京留守司军瓦解,成为守卫建康的杜充军。

三、陕西军。南宋初,陕西军依然按照北宋体制存在,为永兴军、鄜延、环庆、秦风、泾原、熙河六路,步兵12万、马军6万。当然只是名额,实际没有这么多。建炎四年富平之战陕西军被金军击败,陕西军退守四川,成为吴玠、吴璘兄弟守卫四川的主力。

其后南宋赵构期间的军号有:

一、神武军。神武军是以刘光世的御前巡卫军、韩世忠的神武左军、张俊的神武右军为主。而先由辛永宗、后由杨沂中的神武中军,是赵构的宿卫军,很少参战。

神武副军有岳飞的神武右副军和李横的神武左副军。随后岳飞的神武右副军升格为神武副军。绍兴三年李横被刘豫的李成击败,撤销神武左副军,并入张俊的神武右军;岳飞的神武副军,因巨师古的神武后军被撤,而升格为神武后军。

二、行营护军。绍兴五年赵构以神武军名号乃北齐军号为由,下诏改神武军号为行营护军。于是韩世忠、岳飞、刘光世、吴玠、张俊五军分别为行营前护军、行营后护军、行营左护军、行营右护军、行营中护军。

三、御前诸军。绍兴11年,刘光世被罢、吴玠病死,加上金宋议和,赵构收回张俊、韩世忠、岳飞兵权,撤销行营护军,将五将兵力改变为御前10军,屯驻在淮南和四川。御前诸军又被称呼为屯驻大兵。

为何说方腊起义促进北宋灭亡但奠定南宋基础

方腊洞


总结

宣和2年方腊之变成为北宋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1、 方腊起义,打断了童贯趁金国攻打辽朝而以战斗力高的西军攻取燕京行动计划。当时童贯已经整顿好西兵准备北攻燕京。王黼隐匿方腊起义消息,目的也是要童贯按计划攻打燕京。只是江南禁军弱不禁风,方腊军攻城略地,迫使北宋不得不将攻打燕京的童贯改调取平定方腊起义。虽然平定方腊起义后,童贯依然继续攻打燕京,但战力已经大为下降,因为一半西兵已经驻守江南。最后,北宋因为战力不行,不得不请金军攻打燕京,引发双方的矛盾。

2、 方腊起义迫使北宋不得不宽容对待江南,为赵构建立南宋奠定基础。童贯以宋徽宗名义下罪己诏、停花石纲,随后宋徽宗又下诏免除方腊起义战乱地区的赋税,稳固了江南对赵氏的人心。没有这些措施,摩尼教还会在江南再次起义。虽然北宋平定了方腊起义,但摩尼教在江南势力还是很强大,方腊余部都转移到福建隐匿。

童贯平定方腊时所率领的将领,在靖难之变后南宋初军事主力。童贯留在江南镇守的西军成为南宋初期基础性军事力量。


历史哨声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