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三十萬億的新基建資金從何而來?

近期來看,截止到今年3月上旬,全國已有13個省市發佈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其中列舉了超1萬個投資項目,總投資金額高達34萬億人民幣。那麼這麼龐大的資金從何而來呢?一方面加快國家和各地方政府的批款進度,另一方面是新增地方政府債券,以及減免相關稅費等相關措施。除此之外,還特意強調了,激發民間資本投入的積極性非常重要。


超三十萬億的新基建資金從何而來?


在我國多元化基礎設施投融資政策的大背景下,目前重大項目建設資金來源的擴張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


1、專項債的擴容及其投入基建投資比例的提高。


2、新建基建項目資本金的降低。


3、政策性銀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另外,有財政部的專家曾表示:允許專項債作為重大項目資本金,就可以通過“專項債+市場化融資”,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吸引金融機構、民營資本參與基建投資,各路資本發力,推動2020年中國基建投資增速回升。


超三十萬億的新基建資金從何而來?


以5G為例,目前技術上已經進入短期的窗口期,後市是可以逢低進場參與建底倉的,還是那句話,不管行情走勢強弱,都不會影響國家的經濟市場發展,以及新基建的建設腳步,所以對於行情回落的機會,我們應該著重對新基建中的優質股及熱點股,在有急跌和連續下跌時,可以適量介入建底倉。


但是大家要注意一個問題,目前經過數據統計模型來看,中短期的國資,我們以全國社保為主來看,全國社保目前對新基建整個七大板塊的佈局比例相較去年國慶前後下降較多,目前重倉比例有限,所以在選擇標的佈局時,要特別注意已經獲利較多的標的要規避,不是正宗新基建概念的標的也要規避,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追蹤前期全國社保資金的往期佈局標的,重新逢低佈局即可!


建議加入自選關注參考,不作為買賣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