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起,南陽“拆二代”將全面消失?

2020,註定會是房地產行業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即使刨除掉疫情這個黑天鵝因素,還有一些令這個行業一些人或面紅耳赤、或心驚膽顫的關鍵詞,頻頻出現。

比如,現房銷售。

比如,棚改退出。

01

現房銷售這個詞兒,聽起來怪怪的。

本來挺正常的兩個專業術語,現房+銷售,怎麼組合在一起讓人頗感陌生,甚至於有點滑稽呢?

因為人們已經不習慣了。

而大行其道的期房銷售,似乎充斥著天經地義、本該如此的蠻橫無理。

眾所周知,預售制引自香港,主要是為解決中國大陸彼時商品房拓荒時代資金嚴重不足,而市場端遠未成熟的“特殊時期的特定政策”。

如此說來,這一政策其實是傳說中的“臨時工”而已。

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這一制度已歷經近40年了。

期間,中國的城市化建設天翻地覆;房地產開發規模與速度,舉世矚目。

據統計,目前全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接近40平米。

但住房條件改善的同時,也伴隨著房價一路飛奔。數據顯示,全國平均房價過萬元的城市就超過了80個。

但時移世易,預售制的種種弊端也暴露無遺。

基於這一背景,海南率先拋棄房屋預售,恐怕絕不單單是為了吸引眼球。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既然已經有一隻蝴蝶振翅,就可能導致一個大事件發生、發展。

02

相對海南的現房銷售試水,南陽人可能更為關注的是棚改政策的走向。

在一段時間裡,棚改所帶動的拆遷基本就成了“暴富”的代名詞。

尤其是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城中村拆遷,因其地段優質、房屋面積大等原因,獲得了驚人的資產或資金補償收益。

比如據媒體報道,廣州的一個城中村拆遷,平均每家可以置換到600~1200平米房產。按照當地的房價算,一般家庭都能獲得超過千萬財富,高的能接近億元。除去自住,其他房產用於出租,僅租金每戶每月即可達到數萬。

當然,也有聲音質疑這種躺著“暴富”的模式,與那些辛辛苦苦、白手起家的年輕族群來說,顯得有些不公。

不過,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根本轉變。國家出臺的一些新政表明,拆遷暴富,可能一去不復返了。

原因在於:

1,棚改攻堅十三五規劃明確要求,“到2020 年,基本完成現有的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由此可見,棚改任務將在2020年基本宣告結束,曾經“讓人歡喜讓人憂”的拆遷之舉,或將就此告一段落。

就河南省的棚改來說,唯有三門峽得以保留,可以繼續推行。

2,在最近一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那麼棚改退出後,那些老房子怎麼辦?

答案是:升級改造。

其實,在2019年7月份的“舊改”吹風會上,住建部黃豔副部長就明確表示:在未來的改造中,我們將盡量避免一拆了之、大拆大建。

當然,今後一個時期,依然不排除個別城市的危舊房還會拆遷;而且之前進入棚改計劃,但尚未完成的項目,也會繼續進行。

但大方向已經很明確,那就是能不拆就不拆!

終於,影響一代人命運的大拆大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今後的老房子就是以修繕、改造升級為主。

根據相關政策,所謂舊改主要就是改水電路網、電梯、停車庫、養老撫幼、節能改造等設施,以及增加、提升物業管理和公共服務等等內容,以此拉動內需消費。

03

棚改退出,舊改登場!

而且,釋放的信號非常明確。

那麼,為什麼?

至少,在三線城市南陽,是這樣的。

南陽的城中村改造、舊城改造、新農村建設等等,在農運會後達到了高潮。

彼時,但凡位置上佳的城中村或舊廠區、甚至舊倉儲,均逃不出boss們的法眼。

匆匆那年,大佬們目光所至,皆是黃金寶地。

滿城盡帶黃金甲!

然而,數年之後,這些項目結局如何?

可以說,除極個別項目歷經滄桑劫難,終於浮出水面外,大部分結局是兩個:

1,樓盤爛尾,劃歸302;

2,陷入拆遷黑洞,欲罷不能。

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美麗之都、解放廣場北辰項目、同晟國際、鉑金時代、火車站時代廣場……

此外,拆不起是另一原因。

過去南陽拆遷了很多老舊房子,但大多是一些低矮的房子,居民少、成本低。

而這些年來,隨著房價、地價比翼雙飛,拆遷安置成本一路高企。

業內人士分析,過去拆遷,一般是民居或五六層的多層,而且還有一些廠區、倉儲等空地,而開發後則動輒是三十多層的高樓大廈。

但即使如此,在拆遷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各種阻力,往往因補償問題難達成一致。

而如今,拆遷房屋越來越密集、拆遷難度越來越大、拆遷週期越來越長、拆遷補償成本越來越高……除去天價的補償費用,幾乎很難實現預期利益。

棚改,已經越來越形似一個巨大的吸金黑洞!

黑洞深深,深幾許?

坊間有戲言:

想一日回到解放前嗎?試試棚改、碰碰拆遷!

凡此種種,說明什麼?

前度劉郎今又回,人面桃花不復是。

再見,棚改!

再見,拆二代!

拆遷一夜暴富夢,該醒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