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是醫生的事,預防保健我們自己的事!

  據統計,中國亞健康人群已突破10億,而且,數字還在不斷擴大。亞健康就是疾病的潛伏階段,往往正是因為亞健康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再加上,中國人向來習慣,將攢下來的錢,留給生命最後三個月搶救使用。

  假如將醫療投入的80%提前10年用於營養保健,相信每個人可以健康地多活十年。

  我國心腦血管專家洪昭光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一個人能活80歲,卻有30年躺在病床上,簡直就是受罪。在保健方面1元錢的投入,可以節省8.59元的醫療費,同時,節省100元的急救費。

治病是醫生的事,預防保健我們自己的事!

保健 解決看病難 看病貴

  我們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在關注身體健康,養生保健就是讓身體少生病,不生病,健康的身體是你本來就有的,有病了不要向外求醫,要向內看調理身體。

  健康的身體從養生保健開始,正確的養生保健觀念遠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身體的健康。因為有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就會有正確的行為,可以預防很多疾病的發生。

保健,去病之根本

  藥物只能治標不能治本,錯誤的因產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依然存在。

  就好像說有一棵蘋果樹,這個蘋果樹可能會長的是甜蘋果,也可能會長的是苦蘋果。那如果說長苦蘋果的果樹,你把蘋果摘了以後,明年會不會再長。當你給他適宜的溫度,適宜的水分,春暖花開,他依然會在長苦蘋果,或者是壞果子,現在,那你想你的身體呢,你的身體,如果有一個壞習慣,導致它讓你的某一個地方長了腫瘤,長了囊腫。

  你只是第一年把這個腫瘤,囊腫切除掉,可是你的果樹依然在。你依然用你的壞習慣再給它澆水,再給它施肥,在給他合適的溫度。這樣的話呢,明年春暖花開,你的腫瘤,你的囊腫,你身體的疾病,就再一次的回來。

早保健早健康

  與其相信其藥物不如相信養生保健,相信自身的免疫力,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是最重要的,順應自然的四時,才是養生的最高境界。人生如賽場,健康才是唯一的,人民日報說:病人越治越多,國人養生保健的意識淡薄,醫學技術越來越發達,醫生隊伍越來越龐大,而病人越來越多,這是醫學的悲哀,也是醫生的失敗。

  當代社會缺乏保健意識,把健康寄託在藥物身上,不僅給醫療帶來了壓力,也給健康埋下了不好的伏筆,很多疾病的形成是因為你常年忽略健康而形成蔓延而來的,一個人的健康也是需要時間培養的,未病先防是一種觀念,雖然養生保健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對身體健康起到長久的維護作用。

  我們的健康由我們自己決定,養生保健是時代的必然產物,在醫院醫生該切的切,該換的換,錢花完了命也沒了,從現在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照顧好你的身體,保養好你的健康。

  世界上什麼都不是你的,只有身體是你的,健康才是你安身立命之本,在健康上的消費根本算不上消費,而是一種必須的人生投資,很多人的糾結是來自價值觀的缺失,還有沒真正的搞清楚健康是人生中的哪一種範疇,是必需還是必要,是消費還是投資,是不可或缺還是可有可無,能拖就拖,很多人對養生保健不屑一顧,卻在醫院裡傾家蕩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