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合力闯出新天地——赣州市推动企业扩产转产纪事

政企合力闯出新天地

——赣州市推动企业扩产转产纪事

疫情防控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消耗战,连日来,我市一批企业积极响应号召,“火线”转产防疫物资,持续支援抗疫一线。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加快推动企业扩产转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坚实物资保障。政企合力,闯出扩产转产新天地。

企业有担当“火线”转产防疫物资

原材料、成型、消毒、打耳带、装鼻梁条、出产……近日,在赣州经开区的圣尼特遮阳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工人娴熟地在口罩流水线上作业。

这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以往主要生产户内外建筑遮阳系列产品,一个月前,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口罩正式量产,目前日产能可达10万只。

“从购买设备、等待到货、调试机器,总共花了4天时间。”该公司董事长杨晓明说,看到口罩成了大家的紧缺物资,他希望能为社会做点贡献,缓解口罩购买难问题。“我们也是量力而行,推掉了很多外省外市的大单子,口罩主要面向本市企业和市民。”该公司还在本月向全市人民免费发放2万个口罩。

政企合力闯出新天地——赣州市推动企业扩产转产纪事

赣州中科拓又达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进行智能化设备调试。

“迅速转型”的还有赣州中科拓又达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位于赣州高新区的企业专门从事研发制造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控制装备,拥有81项国家专利。从2月10日决定建立医疗器械口罩厂以来,该公司共生产口罩单机126台,目前口罩日产能达百万只,将在未来两个月为国内外口罩生产企业提供100套智能化口罩生产线。

在位于于都县上欧工业园的派尔格服饰有限公司,工人们在缝纫机前,双手快速地拉直面料,将针头对准后踩下脚踏,吱地一声,几秒就能缝制好一段面料。为了支援疫情防控工作,这家以生产牛仔服、校服、红军服和工服为主的公司及时调整产能,转为生产医用防护服和口罩等产品,每天能生产2000套防护服和20万只口罩。

赣隆药业、橙工医疗器械、耀美科技……我市“跨界”转产防疫物资的企业队伍越来越壮大。在加紧生产的同时,这些企业还十分注重自身的防疫工作。首次导入口罩生产线的金信诺电缆技术有限公司实行封闭式管理,员工吃住都在厂区内,定时消毒。该公司员工钟威说:“因为订单比较多,我们很早就复工了,公司防疫措施做得比较好,让我们可以安心上班。”

政策添助力全力保障扩产转产

“出台的30条政策措施,让我们得以快速解决产品备案、原材料保障等问题,让我们吃上定心丸,敢于扩产转产疫情防控物资。”赣州谷山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俊说。

林俊所说的30条,就是2月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30条政策措施》,里面的“优先扶持疫情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企业”等举措,为企业送上了及时雨。

位于信丰县的谷山用品有限公司从注册到正式生产仅用5天时间。医用口罩的生产过程对于卫生条件要求极为严苛,信丰县委、县政府马上协调了有无尘车间的标准厂房作为过渡车间。在该县工信、交警、商务等部门的帮助下,企业顺利把口罩制造设备从江苏江阴运回信丰,购买到紧缺原料熔喷布,争取到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市级奖补资金150万元。

当前,全市上下积极行动,全力以赴支持有关企业扩产转产。

市行政审批局采取“网上办、快递办、自助办、预约办”服务新模式,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及生活必需品生产企业的新设或变更“即报即审即批”。江西北陆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因转型生产防护服、隔离衣等防护用品,需要变更经营范围。通过市行政审批局的绿色审批通道,企业从递交申请材料到拿到营业执照全程不到15分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生产中。

江西美润环保制品有限公司是我市首家口罩生产企业。中国农业银行赣州市分行、瑞金市支行组建“美润环保公司办贷群”,及时研究和解决企业在增加授信、享受利率优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仅用30小时,就为企业完成了500万元医疗防护物资应急贷款办理。

受疫情影响,定南县善行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旗下产品原材料的供应出现问题。定南县工业园区党委书记刘国东在与企业董事长汪小强研究复工复产问题时发现,该企业具备防尘车间,并掌握口罩、额温枪原材料供货渠道等优势,两人迅速达成共识,形成了改造生产线转产口罩和额温枪的复工复产方案。

加快扩产转产,努力挖掘潜能,一个个驻厂干部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帮扶服务,政企齐心保障防控物资生产的生动画面,在我市各地精彩上演。(熊艳 刘滨 记者 张惠婷 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