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不是安家!電視劇《安家》告訴你

最近一部自帶光環的電視劇《安家》很火,網上評劇也褒貶不一。我不是劇評,也不從事這個行業,也不懂去評論這部劇的劇情,編劇等。之前小編寫過一遍:電視劇《安家》,房似錦和徐姑姑教會你的職場管理。是小編從日常的工作管理角度的經驗去學習和分析未來的一些管理方向。

今天小編通過看完這部劇,回想了自己成長過程中和房子的經歷分享給大家:

買房不是安家!電視劇《安家》告訴你


《安家》圍繞著一個個買房故事透著很多的人間冷暖和人性。有很多人說中國的房地產泡沫虛高,有很多炒房客把房子炒的虛高,有很多地方工資收入幾十年都買不起一套房,甚至有的連首付都付不起。現在的年輕人買房是舉全家三代人之力,去買這麼一套房。網上也經常有一些大咖說,房地產不行,房子會下降,不用買房,買房不如租房。說中國人幾輩子的錢都放在這房子上,但是即使這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人前仆後繼的繼續要去買房呢?因為我們買的不是房子,那是……

那是因為房子對於家的意義所在。這從每年過年的返鄉大軍中就能看出家對於很多人承載的意義。相信有很多和小編一樣的經歷。這些年工作不管多忙,是一個人還是成家。也不管工作城市多遠,橫跨了大半個中國,過年必須一定要回家。因為家裡有年邁父母,有孩子。有一句話常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因為不想去印驗那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既然生活原因不能在家常伴父母左右,愧疚不能陪伴孩子身邊,那就必須回家過年。正是由於這樣,所以有房子的地方不一定有家。但有家的地方一定有房子,即使現在沒有,也要努力變成有。

買房不是安家!電視劇《安家》告訴你


房子承載著一個家庭的幸福!家、家是什麼?是一個很溫馨地方! 在一座城裡紮根,成家立業是所有年輕人的夢想。中國人對於家的強烈和寄託,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或者國家不可比擬的。從古人創造漢字開始,每一個字裡面都有很多含義所在。網上有這麼一個解釋:家字上面寶蓋頭蓋住了外面的寒風冷雨,和諸多的不順。一橫三撇是家中人的期盼,向外的兩撇是在外的人對於的眺望,一個豎勾把全家人緊緊圍繞在一起。家對於一個在外漂泊的人來說,意義真的很大。我每次在外工作不順,想靜心的時候,就會選擇老家待個把星期。父母也以習慣於我的不打招呼的回家方式,也不會過問什麼原因。或許在他們心裡早已瞭解我。每次回家都不會直接坐車到村口。都會選擇步行十多分鐘的路程下車,步行回家。

買房不是安家!電視劇《安家》告訴你

房子對於像小編這種農村長大,在外漂泊的人來說承載的不僅是一個住的地方,而是承載的東西太多了。看完《安家》回想到了對於房子的一些經歷。

先從介紹小時候生活開始吧。從小生活在農村,小時候家裡很窮,窮到不可想象。住的是一個漏的老宅,連這樣的房子還是兩家人共有的,我家只有一小半。樓下一間房住人,樓上一間房放東西。一個廚房,一個連柱子都爛到快要倒的豬舍。南方的農村一般廁所都安在豬舍,南方又雨水多,豬舍很漏雨。所以連一個安放廁所的地方都沒有,一般都是上別人家去上廁所。我們小孩子都是在外面露天上廁所,很不文明,記得小時候我家那一條巷子都留下著我們上廁所記號,受同村很多的鄙夷。所以從我記事開始,我的夢想就是希望家裡有一個像樣的廁所。家裡六口人沒地方住,是借住在爺爺叔叔家。六口人擠在一個二十多平的房子裡,南方的夏天很悶熱,沒有風扇,買不起涼蓆,都是布的床單。這也養成了現在夏天不用涼蓆,不用空調的習慣。

買房不是安家!電視劇《安家》告訴你

記得98年小編上初二的時候,父母舉了畢生最大的力,借了很多的外債,起了一棟兩層小樓。那幾年時間裡清楚記得父母工作時間是早四點、晚十點。白天要出去打零工,只有早上和晚上的時間利用出來幹自家農活。那年過年搬進了新房子,那個年過得意義非凡和印象深刻,全家人都很高興,我們家總算有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房子了,在也不用跑別人家豬舍上廁所了。

雖然我和妹妹們過年都沒有新衣服穿,雖然沒錢置辦傢俱,睡的是老房子拆下了的門板,桌子也是門板。正常是最起碼都要擺一套八仙桌。那年的年夜飯場景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是在老房子拆下來的一塊門板挨牆邊放著,一家人圍著吃的年夜飯。沒有肉和魚等其它葷菜。爸媽說欠了很多錢,因為過年買的那點肉要留著給過年來拜年的親戚。就幾道農村很常見的家常菜。唯一有算葷菜是一道山老鼠煙燻完用幹辣椒蒸起來。當然現在是不能吃這種東西了。記得當時妹妹們都說好吃,比豬肉還好吃,其實是她們真的很懂事。在之後的幾年時間裡,父母還是過著早四晚十點的工作時間才把錢還完。這是我人生中經歷的第一次房子經歷。

如果說家裡的第一套房是承載著和所有人一樣對於居住的夢想。那麼第二套房承載著就是我自己的夢想和規劃,還有家庭的榮譽。


買房不是安家!電視劇《安家》告訴你


第二次房子經歷是在工作的城市通過自己努力買的第一套房,是一套三居室的房子。由於家庭狀況的原因,沒和父母商量,自己就買了。因為知道和父母商量也沒用,父母是農民一輩子生活在農村。一、買房子的事情他們不懂。 二、他們也沒有這個經濟能力來幫助你。三、 其實我還有一點虛榮心就是想給父母一個驚喜,也讓父母在老家農村能炫耀。付了一個最低首付,每個月還幾千的房貸。可能有人說既然經濟狀況不算好,為什麼要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可以先買一個小平米的房子。當初買房子時的規劃是:三室一廳,未來我和老婆一間,孩子一間,等父母年齡大一點,條件好一點把父母和孩子接到身邊來,好照顧他們,陪伴孩子,所有三室一廳的房子是剛需。

除了這個夢想,還有就是對於經濟財務的一種規劃。由於工作和交際圈子的原因會有很多應酬,每個月的花費很大。那麼買了一個房子,首付和每個月的房貸就是攢下的錢。即使未來工作發展不一定在這個城市,或者有更大的能力能換更好的房子,把房子賣了那麼我這些錢等於攢下來了因。為房子對於一個普通老百姓,一個沒有能力和好的投資渠道來說,不說升值,從通貨膨脹率來說最起碼不貶值,是一個硬通貨。

由於有了心裡這些規劃,所以買房很快。當心裡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從看房到準備再到籤合同三天時間。房子只看了一次,開發商沒對比,小區沒對比,樓層沒考慮,戶型沒考慮,就這麼買了。其實也是由於沒有經驗和人可商量。買完到交房這一年時間朋友問我關於房子的戶型等等情況,我是一問三不知,我只知道我買了那個小區,連幾棟多少號都不知道。後來朋友圈都傳我賺錢了,太有錢了,買房就像買“白菜”一樣都不做對比,一問三不知。

買房不是安家!電視劇《安家》告訴你


在這裡我想從我自己和朋友的購房經歷談一些

我個人的經驗:

一、你對於這個房子的需求點在哪裡。

二、選擇大品牌開發商。1、因為這樣不用擔心擔心房子的質量,因為大品牌相對來說質量有一定保障。2、大品牌開發商相對來說不用擔心資金鍊斷了,變成爛尾樓。3、包過一些生活配套設施會比小開發商快。一交房,燃氣、水、電、小區物業等生活配套就有了。有些小開發商,即使你入住瞭如燃氣等生活配套就跟不上。4、選相對成熟的大樓盤,大樓盤都會分幾期去建設開發。你可以通過原來交付的去打聽到一些情況。還有下房證很快。我有一個朋友比我早買入住好幾年,由於某些原因到現在房證還沒下。

這兩點考慮進去我的經驗就不需要考慮太多,因為價格你早就有心裡承受的目標了。小編有一個朋友,做點小個體生意,孩子大了需要改善性住房,選房子選了一年多最後買了一套二手房。他說一年賺的錢比不是房子漲價的錢。沒有那一套房子能達到你百分之百滿意。由於我不是專業人員,只是個人的一個淺顯的經驗。

買房不是安家!電視劇《安家》告訴你


繼續回到買房經歷,房子買完之後,雖然每個月要還房貸,日子也要算計著過,又不是什麼豪宅,但是很有自豪感,是自己經過努力人生的第一套房子。剛買完房子第一年回家過年那天晚上,一家人圍著火盆烤火,告訴父母我把房子買了。父親很驚訝,驚訝之後就是懷疑和擔心。只有妹妹她們相信我,但也同時擔心。家人的擔心來源於每個月的房貸,要還三十年,多還幾十萬。這和《安家》裡面包子鋪老嚴夫婦考慮的一樣,這應該是大多數父母都會考慮的問題。也怕我以後生活壓力大,因為還要一個人撫養孩子。懷疑就是不相信我買了房,因為對於生活在農村的父母來說,房子是一輩子的事情,買房子的錢是他們一輩子幾十年都不一定能賺到的錢。這種懷疑不光是來自父母,還有親戚。當然這種懷疑一直延續了兩年把父母孩子接到身邊玩了一段時間他們才消失。


當父母遊玩回去,聽妹妹說:父母好大一通抱怨,這房子“不好”,生活一點不方便,樓層那麼高,每天上下樓,出小區都要刷卡,很麻煩。父親更是在村裡好大一通抱怨式的宣講,花那麼多的錢不如在家裡蓋房子。其實我心裡知道父親的那種抱怨式的宣講是一種自豪。認為他兒子有出息了,憑自己一個人在城市裡買房子的一種自豪感。當經歷過父親這麼抱怨式的宣講之後,我過年回家成了家裡的名人。村裡人看待你的眼光都不一樣。有一句話常說:你小時候的社會地位取決於你的父母,而現在你父母的社會地位取決於你的成就。或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這裡去體現吧。

買房不是安家!電視劇《安家》告訴你

可以預期的是我還要經歷人生中的第三套房,在自己的宅基地上把原來房子拆了,從新蓋一棟三層樓乃至更高的小洋樓。可能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有房子住還要花那麼多錢蓋一棟這麼大的房子。家裡房子房齡又不算長,也夠住。農村房子也不容易變現,交易。有哪些錢在城裡再買一套房,或者換一套更好的房子,又或者可以拿去投資。之前也是這麼考慮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經過這次疫情。也重新思考了。建這房子和買房子一樣,除了居住功能,也承載著對於父母的責任,讓父母的老年生活住得更舒服也和家庭的榮耀有關。因為在我們家鄉的農村有一個不成文的習俗,一代人一代房,我已經成家了,就該在我手上去建一棟房子了,房子有了就是立業了。

當然人生的目標還要繼續努力,相信經過努力未來人生中會經歷第四套房子。對於第四套房子承載的就會更多,更高生活質量的追求,孩子教育的學區房等等。或許到那時候承載的又有更多的東西。

此文小編採取的是一種自述的方式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成長過程中房子的經歷。房子對於小編承載的東西。房子對於沒一個人承載的都不一樣。也獻給正在漂泊為了房子夢想而奮鬥的所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