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我們才發現那麼多年齡小的孩子出國留學,對此你怎麼看?

單眼皮哥哥


這麼小連自己的母語都沒學明白就去學外國話了,長大了談什麼愛國?自己國家的文化都不懂。


風雲134879955


其實在近些年,留學低齡化已經成了一個趨勢。不少國內家長紛紛把孩子送到國外,對於這種顯現,我們要科學理性分析。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中國很多父母都會選擇將子女送到國外,為的是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將孩子培養成國際化的人才,至於為什麼會出現低齡化,跟近些年中國“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這種思想有很大關係。

其實關於出國留學有好處也有壞處,我們要理性看待。

雖然從國外回來的孩子在語言上佔有一定的優勢,實踐能力、動手能力也比國內孩子要強一些,不可否認,國外沒有了高考的競爭,學生進入名校學習的機會也比國內學生要大得多。但在生活學習方面,留學生們也面臨著不可避免的困難,首先,前期的語言,如果語言不過關,無法與正常人交流,上課聽不懂,不能完成學校的任務,那留學也沒有意義了。另外,從小接受了西方教育,缺乏中國文化薰陶,會導致孩子沒有愛國情懷,更重要的一點,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低齡兒童在出國階段,都還沒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觀,在陌生的國家獨自生活,很有可能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失落感,長期下來,可能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所以,作為家長,要跟孩子多溝通、瞭解孩子自身的特點、正確認識留學的意義,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做決定。


大語文世界


低齡留學涉嫌違反《義務教育法》,縱容與默認的態度不可取!


一、《義務教育法》具有強制性,是所有的中國公民都必須要遵守的,無一例外!


《義務教育法》規定,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法具有強制性,讓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誰違反這個義務,誰就要受到法律的規範。家長不送學生上學,家長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接受適齡兒童、少年上學,學校要承擔責任;政府不提供相應的條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規範。


既然是中國的《義務教育法》那肯定是接受中國的義務教育,不可能說只要是教育都可以接受吧,那豈不是亂套了!既然是強制性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是因為你有錢就可以違背法律背後的公平正義,所以我認為高中以前的學生出國留學肯定是與義務教育法相違背的!

二、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義務教育具有奠基性作用,被視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基石,因此不是說你想學啥就學啥,你想去哪裡學就去哪裡學!


2019年6月23日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基本要求做了以下明確表述:


堅持德育為先,教育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堅持全面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堅持面向全體,辦好每所學校、教好每名學生;堅持知行合一,讓學生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


那我想請問,有哪個西方國家會教育我們的孩子愛我們的黨和國家?又有哪個西方國家會強調讓我們的孩子愛人民愛社會主義呢?如果我們的孩子達不到這樣的要求,那我們如何能夠保證他能夠成為未來的合格的接班人呢?如果不合格,誰來負責?家長,還是當地允許這些未成年孩子出國留學的職能部門呢?

三、強迫未成年人接受國外的教育,是與國家的義務教育指導思想相違背的,是與國家根本大法背道而馳的,不能接受!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第16條,加強課程教材建設當中明確提到:


嚴禁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取代國家課程,嚴禁使用未經審定的教材。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引進境外課程、使用境外教材。完善義務教育裝備基本標準,有條件的地方可建設創新實驗室、綜合實驗室。


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引進境外課程,使用境外教材,換句話說,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當然也就不能擅自學習境外的課程和教材,那孩子這麼小就被允許出國,這不是與法律背道而馳嗎?

對於這些年齡小的孩子出國留學,絕不是有錢就可以任性的,義務教育一定是有目的性的,一定是為了未來國家建設的考量,培養思想上和能力上都過硬的建設者,我們怎麼能指望國外的教育能幫我們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呢?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我們只知道有不少的孩子在國外留學,但我們可能並不知道,到底有多少?

這幾天,1.5萬名未成年人在英國學的消息但許多國人感到吃驚!如果不是家長聯名,要求國家包機接回他們,我們根本都不知道有這麼多孩子,從小接受外國的教育。

毫無疑問,把孩子從小就送到國外去接受教育的家庭,非富即貴,一年幾十萬的學費生活費對普通人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每個人都有選擇接受怎樣的教育的權利,對此我們無話可說,人家有這個條件,咱們也不應該阻止人家。

但是,孩子很小,就送到國外去讀書生活,在國外的環境中長大,他們對於中國究竟有多少的認同感歸屬感?他們接受了西方的那一套價值觀和評價體系,長大之後,他們會用怎樣的一種眼光來看待中國呢?

這裡我們不用祖國這個詞,因為很顯然,這當中有很多孩子,是一定會改變自己的國籍的,中國對於他們來說,是地地道道的外國,而不是祖國。

有人說我們應該要胸懷博大,不應該這麼民粹主義,這話說的是不錯的,但是,我們可以敞開胸懷的接納西方的文化,卻不能數典忘祖,連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都不願接受。

有人說這是誇大其詞,孩子們留學結束後不仍然會回到國家嗎?難道這就可以判定他們們對國家沒有感情了嗎?

這裡引用一句話,回答這些人: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劍客談教育


這些英國小留學生平均年齡在14歲左右,人數約1.5萬,留學費用應該不低,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孩子赴英留學呢?



筆者認為原因可能有以下3點:

①英國的學制較短,比如本科3年,碩士1年;而國內是本科4年,碩士2-3年;

②英國教育質量高,頂尖高校的畢業文憑含金量高,全球公認;

③孩子到了國外沒有國內“高考”的激烈競爭,相對來說要輕鬆一點。

另外還有還有些網友補充說:根據現行英國移民法律條款,任何申請人在英國連續併合法居住滿足10年後,都可以申請英國的綠卡(ILR,永久居留)。



近期已經有很多小留學生的家長聯名寫信希望政府能夠包機前往英國將這些孩子接回。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也已經對此問題做出了回應:我們將盡全力保障在英留學生的權益。相信小留學生們回國的問題應該會很快得到解決。



不過筆者認為,包機回國難度比較大,試想:

這麼多留學生,需要調配多少架飛機?全英留學生超20萬。如果英國的留學生接回來,口子一開,其他國家的留學生呢?再者,這些接回來的留學生怎麼隔離?居家隔離?怕有人會亂跑;集中隔離,又沒有這麼多地方…

不管怎麼樣,希望這些小留學生通過此次疫情,能夠記住祖國的好,以後能夠學成歸來、報效祖國!

另外,作為中國人,最好讓孩子在國內先把中國文化的底子打好了再出國不遲。文化缺失已成為現行教育的一種通病,直接關係到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就像“貧血”或“缺鈣”一樣,長此以往,不僅會嚴重影響孩子們的精神世界,而且會對孩子的民族品格造成挫傷。

對於此事,大家怎麼看?有網友提議將這些學生家長送過去陪伴,可行麼?


教練講高效學習


這次疫情,才知道有那麼多的年齡小的孩子留學在外,我也是從一位留英小學生媽媽,提出要政府包機接英國留學的小孩子回家的事件中,中國駐英大使的回應,才知道留學英國的小學生有1.5萬之多,這還是一個國家的數據,估計其它國家的留學小學生也不會少。

也是這次疫情應該讓那些留學小學生父母意識到兩個問題。

1,小學生留學在他國,遇到突發大事件,是無法獨自處理的,相對於孩子的學習和未來,意識到孩子的生命和健康最重要。

這些小留學生都是藉助在他國寄宿家庭,一旦借宿的家庭出事,這麼小的孩子很難自保,這次疫情也跟那些留學生父母提了一個醒,孩子還太小,留學還是有很大的風險。

小學生是培養價值觀最重要的時候,不讓孩子呆在父母身邊,寄宿在他國別人家庭,還沒有是非分辨能力的孩子,很容易學壞。孩子遇到事情也很難得到父母的幫助,對孩子心理也有影響。

2,這次疫情也讓小留學生父母意識到了祖國的強大。

留學生父母讓孩子那麼小出國,這次疫情也讓她們看到了,危難時刻,還是祖國強大。

這次疫情中國不管是抗疫速度和抗疫取得的效果都是值得稱讚的,比起他國對疫情的消極態度,真的是不比不會知道差距。

駐英大使的回應也體現了中國的人文關懷,此刻為祖國的強大感到驕傲。

國泰民安,做父母的首先自己要有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更好引導孩子去成長和學習。


遇見曉C


從很小就沒有唱過國歌。從剛懂事就不知道中華民族的5000年曆史。他們只是長得有點像中國人的外國人。考一考他們的成語能知道多少?古詩文有多少?從堯舜禹。至今他們又知道多少?將來打敗我們的就是自己人一。


碼頭看景


這些孩子長大後回來未必是好事,他們思維都是歐洲模式。他們的父母卻認為給他們得到更好的教育。換句話說首先是父母對自己的國家產生了信任危機,所以討論他們的孩子問題沒有什麼意義。


瀟遙54321


說明中國有錢人很多但有失去靈魂的人也不少!




朋友來有美酒豺狼來有


只能說崇洋媚外的思想在中國還根深蒂固。中小學教育質量,中國未必比英國等西方國家差,相反,數理成績中國遠超其上。再說世界觀的塑造在成年之前是非常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培養的孩子,是讓這些孩子愛中國愛英國還是愛西方???說穿了,這些小留學生,都是為了綠卡為了外國國籍去的,西方人的收入和生活舒適度比正在復興的中國還是要高不少的。但不要忘了,中國的發展速度是很快的,等孩子們成人之後,看到中國繁榮昌盛,更適合他們發展,難道他們不會後悔並怨恨父母的錯誤嗎???[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