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紅蛋白異常有什麼臨床意義?

一劍一馬一江湖


血紅蛋白(HGB)是血常規檢查結果裡的重要項目,一個人有沒有貧血,看的就是這一項。紅細胞(RBC)內的主要蛋白質,就是血紅蛋白,所以討論血紅蛋白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紅細胞。

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血細胞,也是人體血液的主要顏色來源,其主要作用是搬運氧氣和二氧化碳。臨床工作中,血紅蛋白異常,不僅要看血紅蛋白這一項,還要配合血常規及血生化裡的其他結果綜合分析。

血紅蛋白異常的各種分析如下:

1、血紅蛋白升高+紅細胞數量增多:見於各種缺氧情況或缺氧性疾病,如高原區居民、肺心病患者、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先天性心臟病等;某些增生性骨髓疾病的早期,也會出現兩者升高。

2、血紅蛋白降低+紅細胞體積減小:見於缺鐵引起的缺鐵性貧血,也不排除是地中海貧血。前者查血清鐵往往提示不足;後者檢查地貧基因可見缺陷。

3、血紅蛋白降低+紅細胞體積增大:見於見於溶血性貧血(如G6PD缺乏引起的貧血)、各種急性出血性貧血、還有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細胞貧血。

臨床上見到較多的是血紅蛋白降低的情況,即我們俗稱的“貧血”。診斷貧血不難,但要找出貧血的原因,還需要費一番周折。

PS:對於老年人,如果出現的貧血、乏力、食慾下降、消瘦等症狀,不排除癌症可能,要提高警惕。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血紅蛋白是血常規裡面的一項重要指標,成人血紅蛋白的正常值為110-170g/l,其升高或降低的意義類同於紅細胞計數。臨床上以血紅蛋白的降低常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貧血。



血紅蛋白異常有什麼臨床意義?

增高:有些人血紅蛋白的升高是生理性的,如新生兒和高原居民的血紅蛋白都是稍高於正常值的。也有一些人血紅蛋白升高是由疾病造成的,如紅細胞增多症、先天性心臟病和肺心病等。

降低:血紅蛋白的降低多是由於慢性失血或體內生成血細胞的物質缺乏引起的,會造成各種貧血。根據病因不同可分為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和失血性貧血等,病因不同選用不同的補血措施。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血紅蛋白(HB)異常的臨床意義,大概與紅細胞相同,因很多時候血紅蛋白與紅細胞都是表現為同等異常。

但對於一些貧血患者,其血紅蛋白減少程度往往就與紅細胞減少的程度不在同一個平行關係上,比如小細胞性貧血的患者,往往表現為血紅蛋白減少程度要嚴重於紅細胞的減少;而大紅細胞貧血的患者,則正好相反,紅細胞減少程度要比血紅蛋白嚴重。

當然,如果純屬看一個人是否貧血,只要看這一項血紅蛋白就可以了。

但是注意:純屬知道自己是不是貧血是很難給予相對應的治療策略。因為導致貧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缺鐵、維生素B12缺乏、珠蛋白肽鏈合成障礙等,同時按照貧血形態學分類,又分為正常細胞性貧血,大細胞性貧血、單純小細胞性貧血以及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所在在我們血常規報告中依據紅細胞、血紅蛋白以及血細胞比容這個三個參數,又延伸出了三個重要的指標來幫助我們判斷具體得了哪一種類型的貧血。



  1. 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反映單個紅細胞的平均體積);
  2.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反映的是單個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
  3.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反應的是1L比容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

(如圖:不同的貧血類型,表現的檢查報告不一樣)

當然,作為生活在廣東的陳醫生,還得跟兩廣兩湖地區的小夥伴,要注意地中海貧血的篩查,因為是高發區。其中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和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就是主要用於早期篩查遺傳病地中海貧血的!

但地中海貧血類型有好幾種,要區別不同的類型,還得做一個血紅蛋白異常的檢查(如圖)

當然,血紅蛋白除了貧血、白血病、大出血等會導致異常降低,還會因以下原因導致病理性異常升高

  1. 連續嘔吐或反覆腹瀉等造成的嚴重脫水
  2. 慢性肺部疾病;
  3. 大面積燒傷;
  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5. 尿崩症;
  6. 嚴重的先天性及後天性心肺疾病;
  7. 腫瘤如腎癌、肝細胞癌、腎胚胎瘤等;
  8. 腎臟疾病如腎盂積水、多囊腎等。

醫學小偵探


我是Manlm,很高興與大家共同認識疾病,保持健康。

血紅蛋白是什麼

它是紅細胞中富含鐵的蛋白質,進入肺部的氧氣就是與血紅蛋白結合,然後由其將氧供給到需要的地方。

血紅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血紅蛋白增高的臨床意義

  1. 相對性增多:血漿容量減少,使紅細胞容量相對增加。此種情況見於嘔吐,腹瀉、大面積燒傷、尿崩症、甲狀腺功能亢進危象等失水。

  2. 絕對性增多:臨床上也叫做紅細胞增多症,一種是由於紅細胞生成素增多所致,例如高原地區為了代償缺氧所引起的,或者病理情況,嚴重的慢性心、肺疾患,再或者是由於某些腫瘤或者腎臟疾病如腎上腺皮質瘤。還有一種是原因不明的骨髓增生性疾病,紅細胞持續增生導致血紅蛋白增高。

血紅蛋白減低的臨床意義

  1. 生理性減少:嬰幼兒及15歲以前的兒童,紅細胞及血紅蛋白一般比正常人低,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也可以使減少。

  2. 病理性減少:見於各種貧血。根據貧血產生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的不同,可以分為紅細胞生成減少,紅細胞破壞過多,紅細胞丟失過多。其中就包含大家所熟知的缺鐵性貧血(紅細胞生成減少所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紅細胞破壞過多所致)。

症狀

1.低血紅蛋白的典型症狀包括:虛弱、呼吸急促、頭暈、快速不規律的心跳、頭痛。

2.高血紅蛋白的症狀:因為其一般是其他疾病所致,所以沒有典型的症狀。

哪種人群是危險人群

  1. 老年人或飲食中缺鐵的人,因為紅細胞生成減少。

  2. 做劇烈運動的人導致紅細胞破壞過多。

  3.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胃腸疾病者,因其溶血或失血。

  4. 患有肺或腎臟疾病的人可能會有血紅蛋白升高的風險。

貧血治療根據病情及病因的不同而不同。


有一些可以飲食補充,有一些需要免疫抑制劑,激素,鐵劑,等藥物治療,有些人嚴重甚至需要輸血,骨髓移植。


我是Manlm,很高興與大家共同認識疾病,保持健康。

懶羊羊醫生


血紅蛋白,也說是俗稱的血色素,說到血色素,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指標低就表示貧血了,這也正是這個指標最重要的一個作用。這個問題問的是血紅蛋白異常有什麼臨床意義,異常當然包括升高和降低。

就增高來說,有相對性的升高,比如,由於外傷失血,腹瀉導致的脫水等,血液濃縮,由於主要失去的是“水”,相對來說,血中的血紅蛋白就高了。其實,反過來也一樣,也可能會有相對性的降低,由於血液被稀釋,血紅蛋白的化驗結果會降低。這些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升高或降低。

絕對性的升高,主要見於嚴重心肺疾,或骨髓增生性疾病。其實,我們關注更多的是血紅蛋白減少,這個有生理性減少和病理性減少。生理性減少主要見於嬰幼兒童,以及妊娠中晚期。重點說病理性減少,這主要就是貧血。

如果血紅蛋白減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貧血,貧血有不同的原因,有的是失血性貧血,有的是營養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等。

針對不同的病因,要採取不同的處理措施,糾結貧血,比如失血性貧血,根據貧血程度要考慮輸成分血。缺鐵性貧血要補鐵劑;腎性貧血,化療相關性貧血,可能要用到促紅素等。


腫瘤專科醫生


血紅蛋白(Hb)增高為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源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嚴重燒傷,休克等。降低為貧血,出血。

希望以上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