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成效顯著 PM2.5濃度降幅居長三角41個城市第二名

本報訊 日前,生態環境部通報全國重點區域2019年10月~2020年1月環境空氣質量,合肥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7.5%,降幅位居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第二名。

2019年,合肥市PM2.5平均濃度43.8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0.2%,下降幅度居全省第一,提前完成“十三五”下降目標;PM10平均濃度67.6微克/立方米,達到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是全省唯一一個PM2.5、PM10連續6年雙下降的城市。當年,我市獲得年度省級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資金261萬元。

近年來,合肥對標長三角重點區域,圍繞散煤、柴油貨車、揚塵治理等重點行業和領域,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等四大結構,強化環保執法督查、區域聯防聯控、科技創新和宣傳引導等四項支撐,全面打響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PM2.5濃度明顯降低,重汙染天數明顯減少,實現大氣環境質量改善。

去年秋冬季以來,我市狠抓散煤、柴油貨車、工業爐窯等六大專項治理行動,整頓散煤加工銷售點10處,清理取締散煤使用爐灶1518個;完成8套機動車遙感監測裝置建設,2019年10月以來共計處罰排放不達標車輛駕駛行為40餘次;完成工業爐窯淘汰改造10臺套等,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成效顯著。

據瞭解,我市下一步將加強大氣汙染治理科技支撐,計劃到2021年底,構建大氣汙染成因解析、“天地空”一體化大氣汙染管控、“天地人車”一體化機動車排放監控三大系統體系,大氣小型標準監測站將覆蓋所有鄉鎮、街道,提升大氣汙染防控預警能力。

(李孝林 記者 王蔚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