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幹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延能答卷

春華秋實,又是一年。時間,記錄開拓者前行的刻度;年輪,寫下奮鬥者追夢的華章。

  陽春三月,聖地延安春暖花開,萬物復甦,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延安能源化工集團(以下簡稱延能集團),這個承載著“全市經濟轉型發展‘火車頭’”重託的企業,處處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孕育著新的美好希望。在延能集團黨委的正確領導和有力引領下,在廣大黨員幹部職工的不懈努力和拼搏中,這艘航船正破浪遠行,揚帆起航,向著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征程奮勇前進。

●院士工作站簽約儀式

用實幹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延能答卷

共享

效益穩步增長成果惠及職工

在過去的五年多時間裡,能源行業跌宕起伏,每天都在發生變化。無論是“黃金十年”還是“煤炭寒冬”,延能人始終不忘初心、肩負使命,同舟共濟、攻堅克難。

2014年,延能集團組建之初,實現營業收入14億元,利潤0.8億元,總資產39億元。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36億元,利潤14億元,總資產150億元……通過延能集團五年間的營收數據可以看到,集團資產從成立之初的39億元到突破百億元大關的目標,僅僅用了短短的五年時間。

  從2014年至2019年,延能集團營收、煤炭產量、天然氣銷量、職工收入等各項經營指標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穩步跨入了全國特大型企業的行列,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經歷,連續兩年榮登陝西省百強企業榜,對全市穩增長促投資發揮了排頭兵、領頭雁作用。

  在各項數據不斷增長的背後,是延能集團廣大黨員職工的辛勤付出。在延能集團這個擁有6000多名黨員職工的大家庭中,“煤二代”“煤三代”大有人在,許多人的祖輩、父輩年輕時為了生活而選擇投身煤礦。但對於許多80後來講,他們是帶著創新理念來到企業,希望自己在團隊裡做個有過去被驗證、有未來可被期待的人。

  五年來,新老延能人攜手共進,通過投資新建、收購兼併、資產劃轉等多種途徑,形成了以“煤炭安全高效開採”為主業,“天然氣、煤化工、多能互補、新能源、電力、金融”等多元互補、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

  延能集團始終堅持把提高職工工資作為共享發展成果的重要抓手,特別是在能源市場低迷、價格下滑的困境下,仍心繫職工,千方百計持續實施增資計劃,連續多年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工資增幅,實現了工資翻番目標。企業的工作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晴天一身煤沫子,雨天兩腳泥”的現象已不復存在,低矮陳舊的棚戶區被高樓林立的現代化職工公寓所取代,整潔乾淨的職工餐廳、設施齊全的職工活動中心等民生工程相繼建成,礦區環境煥然一新,礦山不像礦山,倒像是走進了公園,空氣清新,綠草如茵。

  筆者瞭解到,隨著延能集團的快速發展,職工收入節節攀高,工作環境不斷改善,選擇到延能集團工作也成為一種趨勢和潮流。尤其是最近幾年,招聘新員工基本都是本科起步,技術性人才佔比較高。

  同時,延能集團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積極踐行國企擔當。選派幹部到延長縣雷赤鎮張多村擔任第一書記,組建扶貧工作隊結對幫扶子長市寺灣鄉劉家礆村,出資120餘萬元改善村民生產生活環境,鞏固和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先後投資10億元,以光伏扶貧等產業項目助力貧困戶精準脫貧;加大環保清潔型煤供應,助力延安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23天,為維護“聖地藍”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延安市慈善協會設立300萬元慈善冠名基金,支持延安慈善事業發展;出資1000萬元,支持鄉村振興計劃實施;先後向社會捐款1500餘萬元,有針對性地解決困難群眾的實際問題,把關愛和溫暖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

●企業文化成果發佈會

用實幹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延能答卷


創新

  改變傳統方式再造發展引擎

經過對自身資源和內外環境的全面審視,以及對新能源革命和新經濟趨勢的深入洞悉,延能集團提出了“科技興企”的新發展戰略。

  在延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浩興的“改革字典”裡,插上科技創新的翅膀,傳統產業一樣可以創造新業績,煥發新活力。按照劉浩興的設想,在未來的發展中,以煤起家的延能集團,煤炭產業是集團戰略佈局、產業發展的總後方,將按照“一主兩翼三拓展”產業發展戰略,不再拘泥於挖煤、賣煤,而是要向新技術、新能源、新產業領域邁進。

  按照這個思路,延能集團設立了院士工作站,通過校企合作等舉措,不斷提高礦井的智能化水平。集團下屬企業禾草溝二號煤礦率先在國內薄煤層中運用“110”工法,實現了在薄煤層中無煤柱自成巷開採技術,成果達到國內首創、國際領先水平,使巷道綜合掘進費用降低30%以上,煤炭回收率提高20%以上,單井年增效近億元,被譽為我國礦業技術革命的第三次探索。

  該集團還積極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合作,加強協同研發,建立煤炭分質清潔利用試驗基地,設立煤炭焦化、粉煤成型、中低溫熱解、煤炭分析檢測四個實驗室。採用先進工藝和創新集成技術,建立從生產源頭到洗選加工一體的煤質管理體系,確保產品質量穩定可靠,每年僅此一項為集團創效5000萬元。積極引入“智慧燃氣”管理軟件,實現了戶內安檢、管網巡檢、工程建設的精準管理。

  同時,堅持科技創效,採取優化巷道斷面、改進膠輪運輸車、優化採掘支護參數、降低設備故障率等方式挖潛增效,以激發全員創新內生動力為著力點,搭建創新平臺,積極組織開展小改小革、技術攻關等全員性創新活動,湧現出一大批技術創新能手,相繼形成了廢棄油氣井封堵技術、綜掘機直線90度轉彎、礦車萬向連接杆、綜採工作面快速回撤、一般密閉牆的優化等110餘項小改小革成果,產生了顯著的科技效益,累計創效近億元。

  企業只要掌握了一流技術,傳統產業也可以變成朝陽產業。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延能集團努力在傳統煤炭產業、新能源等領域尋求突破。多能互補、能源島、井下矸石充填式開採等一批新能源、新產業、新技術正在積極研究,並蓬勃興起。

  科技創新支撐著延能集團不斷打造競爭利器,持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大量的科技成果就地轉化,一批新型產業蓬勃興起,延伸了產業鏈和價值鏈,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安全效益和生態效益。

●開展黨日活動

用實幹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延能答卷


開放

  打破傳統觀念奏響發展樂章

“作為延安革命老區的國有企業,在新時代,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開放包容理念,發揮延安獨特優勢,積極擴大對外合作,以開放求突破,以合作促發展,提高經濟外向度和競爭力,打造工業轉型發展新引擎。”劉浩興說。

  延能集團始終堅持“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理念,先後與中煤集團、中石化、中石油、國家電投、國網公司、長江三峽、中國華電、中航油等8家央企,中集集團、約翰芬雷等2家跨國企業,陝煤集團、陝鼓集團、地電集團、省燃公司、重慶中環等5家省級企業,延安利源、河南金馬、北京新奧等20家地方企業、民營企業成功合作,在天然氣、煤層氣、新能源、多能互補、礦井建設、維修製造、物流貿易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合作,補齊了人才、技術、管理等方面的短板,實現了“借梯登高”“借船出海”的目的,贏得了社會各界廣泛讚譽。

●光伏扶貧項目

用實幹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延能答卷


改革

  突破思維侷限轉變發展思路

延能集團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煤炭黃金十年”結束後的2014年,煤炭、化工、鋼鐵產品的價格走低,集團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面對困難,需要我們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切實增強危機意識和擔當意識,只要我們直面矛盾不迴避、沉著應對不慌張、鼓足勇氣不懈怠、攻堅克難不畏懼,上下同心、團結拼搏、主動作為,新一輪發展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劉浩興表示,未來三年,國企改革將進入關鍵時期,面對國企改革的艱鉅任務,必須以長遠的視角審視當下,主動跳出“舒適區”,積極打造“新格局”。就集團而言,要聚焦優化主業發展、加大優勝劣汰力度,嚴格控制非主業投資、摒棄重規模輕效益的發展方式,集中力量盡好主責擔當,讓集團在深化改革的一池春水中煥發新生。

  “轉型發展”“深化改革”說起來容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轉型改革談何容易,“怎麼轉?怎麼改?從哪改?從哪革?”都是需要一步步解決的問題。為此,延能集團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總體要求,深入調研、多措並舉、積極行動,緊緊扭住深化改革這個“牛鼻子”,堅持“重心下沉、激發活力、優化整合、重塑職能”的總體思路,持續推進企業改革,形成了決策科學高效、責任權利明確、監督全面深入、激勵約束到位和發展富有活力的體制機制。

●技能大比武

用實幹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延能答卷


——深化國資運營改革,優存量。爭取政策支持,盤活老城區存量資產,在壯大企業資產體量、提高融資能力的同時,實現存量資產變資本,資本變效益,進而實現企業和政府雙贏。繼續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推行適度緊縮的資金管理策略,強化投資預算和資金預算的有效匹配和銜接,加強融資總量管理,構建低成本、多渠道、長效性融資體系。

  ——深化管控結構改革,上“輕裝”。嚴格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依靠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推進權屬公司壓層級、減法人。同時,加快“三供一業”及離退休人員社會化分離移交工作,積極穩妥處理熱電廠人員安置等歷史遺留問題,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深化人力資源改革,提效率。全面實行工資總額管理,制定《定編定崗定員方案》,出臺《職級職務職稱“三職並行”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工資總額與績效掛鉤指導意見》,實施人力資源“三定”管理,進一步提升集團人力資源管理整體水平。同時,紮實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形成“人員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幹部能上能下”勞動人事分配管理體系。

  ——深化產權制度改革,激活力。制定出臺《加強對外開放促進混合所有制發展的指導意見》,通過引資引智、引技術引管理,實現借勢借力、加快發展;同步選擇試點企業試行,穩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通過一系列改革轉型舉措的實施,使企業治理體系更加完善、運行管理更加規範、發展後勁更加充足,讓延能集團在深化改革、提質增效、防範風險“三項攻堅戰”中,實現了“有中生新”“無中生有”的良好格局。

  “國有企業改革趨勢就是市場化、公眾化。我們通過改革使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產業方向更加清晰,企業活力持續激發,增強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不斷推動企業向市場化發展。”延能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斌說。

  對於未來,劉浩興告訴筆者,延能集團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在未來一段時期,把企業從一個傳統能源企業打造成為“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特大型能源企業,走出一條“以煤為主、多元拓展”的轉型發展之路。

  從跟跑、並跑,再到領跑,這個以“艱苦奮鬥、創新超越”為核心精神的企業,在鮮紅黨旗的引領下,牢牢把握髮展黃金機遇期,以奔跑的姿態、改革的氣魄,繼續書寫企業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為全市經濟發展交上一份滿意的延能答卷。

●禾草溝煤業礦區

用實幹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延能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