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馆子、当导游、摘口罩,市委书记这一波出手很“抢镜”

本周六上午,江苏扬州迎来首个旅行团,市委书记夏心旻到场当起导游,引起不少关注。

观潮|下馆子、当导游、摘口罩,市委书记这一波出手很“抢镜”

有一类新闻,“话题性”比较强,比如这条。在观潮君的朋友圈,有同事贴出现场照片,并发表感言:忙起来,就好!也有朋友留言:领导们都纷纷“出镜”了!

观潮君仔细看了现场视频和报道,感到扬州书记真是“用心良苦”。当然,最近许多地方的领导都蛮拼的。这是个现象,而非个例。

1

扬州市委书记是怎么当上导游的?观潮君做过多年时政记者,深知这件事不可能没有“前因后果”。

根据来自现场的报道,这件事大概原委是这样:

3 月 21 日上午,来自南通的 79 人旅行团抵达扬州瘦西湖。这是江苏省文旅厅《关于江苏省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恢复部分经营活动的通知》于 3 月 19 日印发以来,扬州迎来的第一个旅行团。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带领市委秘书长、副市长等到场迎接。

在瘦西湖入口处,扬州市领导迎接来到扬州的首个旅行团。夏心旻建议游客看了瘦西湖,再游何园、个园、东关街。他说:“扬州是世界美食之都,我建议你们晚上也留下来,夜游古运河,再品一品淮扬菜。”

本次旅行团领队介绍,旅行社省内经营活动得到恢复后,扬州瘦西湖主动与他们联系,“昨天一发动,名额很快就报满了。接下来,我们还会组织大量旅游团队,来扬州游玩。”

从上面的报道,观潮君试作如下推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扬州市旅游业亟待复苏→省文旅厅下发通知,旅游业开始有序“松绑”→瘦西湖景区率先出动出击,获得南通方面响应→旅游部门出于慎重,将此事报告了市领导→市领导认为此事相当重要且具备象征意义,决定亲自到场迎接→媒体以“市委书记当导游”为题,对此事进行传播。

应当说,这是一次目的明确、组织有序、效果良好的公共传播活动,起到了宣传扬州形象、加快恢复扬州旅游业的作用。

当然,对于地方领导的形象“塑造”和“传播”,同样有相应的加分作用。

2

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难免受到冲击。仅就旅游业而言,复业、复产的紧迫性显而易见。

从今年1月下旬到现在,整整两个月时间,我省旅游业基本上处于停摆、半停摆状态。这对于江苏这样一个服务业发达、旅游业在GDP中占比不小的省份来说,当然是一大考验。

以扬州为例,公开资料显示,这个市近年来每年的旅游收入都在以百亿元规模增长,去年的旅游业收入更是逼近千亿元关口,其中光是上半年的旅游业创汇就达四千多万美元。

想想看,春节后直到现在,扬州才接待第一个旅行团。这两个月,旅游业几乎可以说是“所获无几”甚至于“颗粒无收”。而在我省的其他旅游大市,情况也大体相似。

所在行业和政府部门面临的压力之大,可以想见。

提振旅游业,就是提振服务业,就是提振经济。

当然,这件事既“慢不得”也“急不得”。疫情防控形势的发展,就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例如直到本月19日,苏州市疫情防控第14号通告还对旅游业专门提出要求:跨省(市、区)和出入境团队旅游业务以及“机票+酒店”旅游业务,等待上级有关部门通知后再复工复业。

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扬州市本月1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2020年促进旅游业发展更好服务游客的意见》,并宣布:扬州市委市政府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加强旅游企业扶持奖励。

也应当看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大势正在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1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要求,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0日,江苏省委常委会暨省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会议要求,疫情防控确保可知可控精准防控,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激活全面恢复。

旅游业的“全面恢复”,已经拉开帷幕。

就此看来,市委书记当导游这件事,与当前形势发展的“大势”十分合拍。

3

一手抓疫情防控特别是重点抓防止境外输入,一手抓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各地党委政府压力很大,主要领导肩上的担子自然也不轻。

亲自“抛头露面”,在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线担当“服务员”“促销员”“消费代言人”,就成了各地主政官员不约而同的选择。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前阵子带头下馆子、逛书店之后,在舆论场上引发的关注和好评会如此热烈,以至于全国十多个城市的主要领导纷纷跟进。一时间,“领导带头消费”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日趋稳定,防控重点逐渐转向境外输入,江苏南京、苏州、常州等地党政领导已在会议现场等场合带头摘下口罩,“自由呼吸”。

在观潮君看来,这一系列“领导带头”的意义,正是要表明一种姿态——共克时艰,党委政府正在与各行各业共同努力走出困境;传递一种信心——疫情终将过去,生活正在重回正轨;带动一种潮流——携起手来,共同迎接经济社会的“全面恢复”。

观潮君前面说他们“用心良苦”,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用扬州本土那位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的诗句来说,这正是: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虽然世殊时异、背景不同,但贯穿在其中的那份情愫、责任,却一脉相承。

尤其是在当前疫情防控远未结束、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起步就冲刺”的当下,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方方面面都需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当然,这其中还需要“守土有方”。各地在“两手抓”的过程中,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一些独具创意的公共传播活动,就能够更好地表明姿态、传递信心、引领潮流,亦能更好地体现有责、担责和负责。

这其中,同样需要把握适宜的“度”,以免给社会公众造成“表面文章”“强制消费”“用力过猛”等负面观感。

归根到底,我们正处在一个特定时期,面对着一个与过去明显不一样的发展环境、传播语境。各级领导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有效提升自己的公共传播能力。这应当是提升执政能力的一部分。

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