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男女成婚講究"媒妁之言",由此催生媒婆這個古老行業


俗話說“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婚。”媒婆是一個古老的行業,尤其是生活在封建社會的男男女女,要成婚就離不開媒人。

媒婆,指舊時以說合婚姻為職業的婦女,存在歷史悠久,有官媒和私媒之分,是古時男女婚配的重要中間人,有伐柯、紅娘、冰人等別稱,也是古代民間的重要職業。


過去男女成婚講究


媒人在中國的婚姻制度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孟子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封建社會的自然經濟形態讓人侷限在家庭裡,相互之間很隔膜,即使自己家兒女已長大成人,卻不知哪家需要嫁女娶媳。委託他人曲道求之是封建時代求偶之法的重要表現形式,有一個媒人從中斡旋是最好不過的了。

中國古代許多封建王朝都設有官媒,由他們來管理黎民百姓的婚姻,因此,媒人有時也被稱作官媒。《紅樓夢》中就多次有官媒記載,第七十七回有“官媒來說探春”,由此官媒制度可見一斑。官媒制度早在周代就已出現,當時的媒官被稱為“媒氏”,從國家領取一定的俸祿,執行公務。“說好一門親,好穿一身新”,反映了媒人的收入狀況。

過去男女成婚講究


過去的媒婆以說媒為生,走東家串西家,方圓十幾裡有多少未婚男女盡在掌握之中。為了湊成一對婚姻,有的不惜採用坑蒙拐騙的手段,加上過去沒有像今天一樣豐富的社交方式,男女雙方的情況全憑媒人的一張嘴。“媒婆媒婆,說話囉嗦,一頭說少,一頭說多”,就是對媒婆的生動寫照。


過去男女成婚講究


中國人的婚姻自古講究“三媒六證”,如果無媒無證那叫私合,既得不到社會的承認,也得不到家庭的呵護。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一對戀人走進結婚殿堂,為了面子,會找一個現成媒證明自己的婚姻符合社會規範。在許多婚禮上,通常請德高望重的老人或單位領導作證婚人,表示自己的婚姻合法有效。

現在,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進步,男女見面的機會也越來越多,自由戀愛成了主旋律,以說媒為職業的媒婆正在逐漸的消失。或許以後真要到影視劇中去尋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