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说的泛爱众和墨子所说的兼爱有何不同?

ARkam


首先咱们先把两位圣人的这两句话说全了可能更有助于理解[微笑]

孔子说:“泛爱众,而亲仁”;是教导大家从自我没有恶意的层面出发,向人们表达善意,但强调了要亲仁,要对已经了解的仁意善良的人释放更多善意;首先强调了自己要对所有人善,但对已知善良的人要更加的爱护。

墨子说:“兼相爱,交相利”,是建立在所有人都是善良的观念基础上,如果大家都是善良的,那么我们对所有的人毫无保留的释放善意,同样也会获得所有人对你的善意,是一种平等的,相互的爱,这种爱没有区分,没有保留!

所以孔子与墨子,教导大家的爱,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倡导每一个人都向外释放爱(善意),不同的是,孔子认为,爱要因人而异的付出,而墨子认为,应该无区别的对所有人毫无保留的去爱。


源来缘聚


泛爱众,即为广布爱心。泛爱是对待值得你爱的对象,你不能吝啬爱,简单的讲就是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仁,其实就是助人为乐之心,爱人之心)

兼爱,是指不管他值不值得爱,都要给他爱。这种境界听上去很伟大,但我个人不理解也不赞同。

儒家讲“君子之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翻译成白话就是,君子对于民众的爱,是不会超过对亲人的爱的。先是亲近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才是对民众的爱,最后是对事物的喜爱。墨子所谓的兼爱,是不管对象是大好人,还是杀人犯,都要爱他,还不能区别对待,爱得无区别等级,也就是你爱亲人要与爱其他民众一样多。听上去很伟大,但个人是不理解的,而且觉得这种理论是蛊惑人心的。很简单,当亲人离世,我会很伤心,如果是一个和我关联比较远的人离世,我又怎么会像失去亲人一样动容呢。

在《论语》里,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直接怼回去:“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然后说了报德和抱怨的应持有的态度,那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尾犯C


孔子是人 他说的泛爱众只是正能量的号召众人要帮人要爱人

墨子说的是根据自身的能力兼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