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堅持10年照顧生病老人,五對夫妻孝老愛老美名揚

映象網鹿邑訊(記者 申學南 實習生 凌輝 通訊員 李現理 王蘭欣)

“我鄰居堂哥閆洪亮今年73歲,他患病10年來,五個家庭的兒子、兒媳婦以及孫子輩後代,每天白天和晚上都是24小時形影不離地精心照顧,好多人都誇他們是周圍方圓幾十裡有名的孝老愛老典型。”

鹿邑:坚持10年照顾生病老人,五对夫妻孝老爱老美名扬

3月23日是上午8時,記者接到鹿邑縣城管局門衛閆洪福提供的新聞線索後,到產業集聚區董樓村閆莊進行了採訪。

當日上午9時,記者來到閆洪亮家中時,他的二兒媳張豔芝正在扶著他在小院內拄著柺棍散步。

在和閆洪亮聊天時,發現他耳不聾,眼不花,說話清晰,性格開朗。“要不是平時我的兒子、兒媳婦和孫子孫女們照顧得好、孝敬我,可能我的筋早就在棺材裡漚爛了。”老人很感激地說。

“說實在的,孝敬老人,是每人都應該做的。”張豔芝說,她婆母顧蘭英兩年前因病去世,丈夫弟兄五個,無姐妹。現在他們這個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共有成員23人。“10年來,俺大(婆父)無論是白天在堂屋門門口坐著曬太陽,還是在院內散步,或者是晚上休息時,他身邊一會兒也不能離開人。因為他的手和腿現在顫抖得很厲害,隨時都有發生栽倒的可能性。如果栽倒了,就可能危及生命。”

據張豔芝介紹,2010年3月的一天,婆父閆洪亮在為鄰居建房砌牆時,拿瓦刀的右手突然顫抖了起來,差點從高空中摔下來。後經醫生診斷,確診為帕金森病,又名震顫麻痺,是一種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這種病的表現症狀是經常手顫抖、靜止時顫抖更嚴重、直不起腰、肌肉僵硬、運動困難、動作遲緩、走路的時候可能會摔跤、坐久了再站起來很困難等等。平時陪著他散步時,他突然停下來不管走了,必須得輕輕地在後背上推一下,才能繼續向前走。”

“10年來,每天為了照顧好閆洪亮的生活起居,防止發生摔倒等意外情況,他的五個兒子商量後決定一替一個月輪流照顧,要麼把他拉到家裡去,要麼就在他居住的房屋裡。因為他的長子閆現林、次子閆林現、三子閆現停、四子閆現力、五子閆現行都在附近村莊或企業打短工掙錢,白天都是長子媳孫素英、次子媳張豔芝、三子媳孫愛勤、四子媳邊月梅、五子媳羅鳳娟,時刻不離的在閆洪亮身邊照顧。尤其是晚上,都是由兒子(或孫子)睡在身邊照顧,因為需要幫助他翻身和解決大小便問題。”陪同採訪的閆洪福說。

“閆洪亮得病10年了,五對兒子、兒媳婦家庭合理分工,分月輪流照顧,24小時不離他的身邊,孫子孫女們也把他當成家中的‘寶貝’,我活了67歲,還沒有見到哪個村有這樣和諧的大家庭、孝順的好典型,應該好好地宣傳宣傳,讓許多人都學習學習、效仿效仿。”鄰居王秀芝說。

張豔芝的兒子閆科今年21歲,他說父親閆林現這兩年在外和人一起經營貨車生意,平時回家少,不能天天在家陪伴孝敬爺爺,於是他就主動每天晚上睡在爺爺身邊代替父親照顧爺爺。“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10年來,我無數次親眼看到了大伯大娘、爸媽和叔嬸們孝敬爺爺的場景,他們在愛老孝老方面給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今後我一定繼續學習他們的可貴精神和傳承優良的和諧家風,做一名新時代的優秀青年。”

(映象網鹿邑新聞熱線:15638505767,傳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