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湯養生要注意什麼?骨頭湯、魚湯、菜湯等都有哪些營養價值

我們一直都有喝湯養生的習俗,各種不同的湯品都會有不同的好處。不過,如果你喝湯的方法錯誤,不僅不會補充營養,還會傷害到身體健康。今天,就來具體瞭解一下喝湯吧!

喝湯養生要注意什麼?骨頭湯、魚湯、菜湯等都有哪些營養價值

喝湯有哪些常見錯誤

1、湯泡飯

我們咀嚼食物,不但要將食物嚼碎後便於嚥下,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把食物溼潤,而唾液是不斷咀嚼食物產生的,唾液中有許多消化酶,能幫助消化和吸收,對健康十分有益。而湯泡飯由於將飯泡軟了,就算不咀嚼也不會影響吞嚥,所以吃進去的食物往往還沒經過唾液的消化過程就進入胃了,這就給胃的消化增加了負擔,日子一久,就容易導致胃部不適。

2、用餐最後才喝湯

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是先用餐,後喝湯,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喝湯習慣。而西方的出餐順序一般是先喝湯,再用餐,這才是健康的喝湯習慣。因為先用餐的話,就可能是已經吃飽了,吃飽之後再喝湯,就容易導致營養過剩,造成肥胖,而且湯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喝湯養生要注意什麼?骨頭湯、魚湯、菜湯等都有哪些營養價值

3、鹽多升血壓

熬湯時加點鹽不僅能提升口感,更能起到補充水分和鹽分的作用,但放鹽量一定要控制得當。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超過5克。

4、喜歡喝剛煲好的熱湯

剛煲好的湯往往很燙,而很多人卻偏偏喜歡喝這種很燙的湯,認為喝進去更暖胃暖身。其實,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度的溫度,超過此溫度則會造成黏膜燙傷甚至消化道黏膜惡變,因此50度以下的湯更適宜。

喝湯養生要注意什麼?骨頭湯、魚湯、菜湯等都有哪些營養價值

5、喝湯速度快

如果喝湯速度很快,等意識到吃飽的時候,說不定已經吃過量了,這樣容易導致肥胖。喝湯應該慢慢品味,不但可以充分享受湯的味道,也給食物的消化吸收留有充裕的時間,並且提前產生飽腹感,不容易發胖。

6、喝快損營養

無論飯前喝湯,還是飯後喝湯,更多的是源於南北飲食文化的差異,各有利弊。比如,飯前喝湯雖然能增強飽腹感,減少食物的攝入量,但若喝得太多也會沖淡胃酸,影響食慾,特別是小孩,一旦營養攝入不均衡,就會對成長髮育造成影響。

喝湯養生要注意什麼?骨頭湯、魚湯、菜湯等都有哪些營養價值

家常湯品的營養價值

1、骨湯:抗衰老

人到中老年,機體的種種衰老現象相繼發生,由於微循環障礙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產生。另外,老年人容易發生鈣遷徙而導致骨質疏鬆、骨刺增生和股骨頸骨折等症。骨頭湯中特殊養分。

2、蘑菇湯:美容養顏

奶油蘑菇湯濃郁鮮美,有美容養顏的作用。這全依賴黃油和牛奶。在製作時要不停攪拌,直至黏稠。中醫認為,牛奶有潤皮膚、養心肺、解熱毒的作用。蘑菇能提高免疫力抗衰老。

3、魚湯:治哮喘

魚湯中尤其是鯽魚、烏魚湯中含有大量的特殊脂肪酸、具有抗火作用,可防止呼吸道發炎,並防治哮喘的發作,對兒童哮喘病更為有益,魚湯中卵磷脂對病體的康復更為有利。

喝湯養生要注意什麼?骨頭湯、魚湯、菜湯等都有哪些營養價值

4、冬陰功湯:開胃

冬陰是酸辣的意思,功是蝦的意思,冬陰功湯是由檸檬、辣椒、咖喱、香茅熬製,再配上蝦、蘑菇等食材,口味極鮮。它具有開胃祛溼,軟化血管的功效。

5、菜湯:解體衰

各種新鮮蔬菜含有大量鹼性成分並溶於湯中,常喝蔬菜湯可使體內血液呈正常的弱鹼性狀態,防止血液酸化,並使沉積於細胞中的汙染物或毒性物質重新溶解後隨尿排出體外。


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2020年好運連連必發大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