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龍鎮:扶貧路上不鬆懈,智慧果園出妙招

蟠龍鎮:扶貧路上不鬆懈,智慧果園出妙招

崖底村位於蟠龍鎮以北7.5公里處,共有128戶52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戶13人,黨員15人。現有果園870畝,幼園560畝、掛果園310畝,掛果園由該村山崖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統一土地流轉建成,並註冊“崖底果業”商標,目前為延安市現代農業示範園。

一是建園標準高。崖底村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放線、統一打坑、統一栽植、統一覆膜”的思路,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對果園進行條帶改造,合理佈局,預留機械化作業通道,打通生產道路,修建集雨窖,政府免費提供拉枝繩、化肥等物資,集中引進了2年生優良短枝富士和弘前富士大苗1.2萬株,栽植標準高、成活率高,形成了集中連片現代蘋果示範園。二是管理水平高。在大力推行綠色生態發展之路的同時,完成了500噸冷庫建設選址工作,崖底村積極開展沃土工程,通過採集樹林下的腐殖土、秸稈覆蓋、豆菜輪茬等提高果園有機物含量,減少化肥使用,做到綠色無公害生產。嚴把精細修剪、拉枝、清園、塗白、擴盤、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關,提前儲備好蘑菇棒、汽油等應急防凍物資,並在果園配套中華蜂養殖,促使蘋果提早進入生長狀態,提高坐果率和蘋果品質等細節上下功夫,使產量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32%-52%。

是流轉效益高。崖底村大部分勞力外出,出現大量的零散閒置土地,每畝每年承包費最高80元,經鎮政府申請治溝造地項目平整後,按每畝每年120元承包給友青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承包期限10年,其中,分給村民100元,村集體留20元,承包人僱用貧困戶打工,不僅避免了土地流轉費標準過低,而且解決了貧困戶就業增收問題,村集體也有了經濟收入。是銷售效率高。廣泛開展“延安有我一棵(畝)蘋果樹”認領活動,按照每棵樹每年200元價格,至少4箱,每箱12顆,每顆直徑80mm以上的標準,主動聯繫蟠龍插隊的北京知青,以及貫屯煤礦、斯倫貝謝、延長油田等駐鎮企業認養蘋果樹,充分發揮“二維碼溯源”機制作用,讓認領人通過智慧果園APP可視技術平臺,24小時實時掌握認領果樹生長情況,收益全歸認領人。同時,通過微信、淘寶、拼多多、京東等電商平臺線上推廣銷售,擴大了我鎮蘋果的“朋友圈”,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商品價值。是幫扶質量高。該村智慧果園合作社堅持服務農民,常年僱傭有勞動能力貧困戶開展果樹生產,並吸納無勞動力貧困戶6戶託管養蜂產業,進行入股分紅。同時,合作社對口幫扶有果樹產業貧困戶,提供技術支持、代購代銷等服務,帶動貧困戶積極發展產業,增強了貧困戶的“造血”功能,提高了貧困戶收入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