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中新冠病毒陽性時間更長?廣東病例回顧帶來提示


《柳葉刀-胃腸病學和肝病學》最新上線的一篇通訊文章中,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感染病防治中心黃曦教授的團隊探討了糞便樣本中新冠病毒(SARS-CoV-2)持續存在時間更長的現象。



糞便中新冠病毒陽性時間更長?廣東病例回顧帶來提示

截圖來源: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研究數據來自截至3月15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收治的98名新冠病毒感染確診患者。在患者的整個病程和隔離期間,研究人員每1-2天採集一次呼吸道和糞便樣本(取決於糞便樣本的可獲得性)並進行病毒核酸檢測,直到患者連續兩次病毒核酸檢測為陰性。其中有74名患者同時採集了呼吸道和糞便樣本。


33名患者(45%)的糞便樣本呈陰性。自首次出現症狀後,他們的呼吸道樣本呈陽性的中位時間為15.4天。
41名患者(55%)的糞便樣本也呈陽性。研究人員觀察到,這些患者中,糞便樣本的病毒陽性情況普遍比呼吸道樣本滯後,也就是說,更晚呈陽性,也更晚轉陰。自首次出現症狀後,呼吸道樣本呈陽性的中位時間為16.7天,糞便樣本呈陽性的中位時間為27.9天。其中,有兩名患者在呼吸道樣本轉陰後,糞便樣本還分別持續33天和47天為陽性。


糞便中新冠病毒陽性時間更長?廣東病例回顧帶來提示

▲41名患者呼吸道樣本(紅色)和糞便樣本(橙色)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的時間線(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點擊可查看大圖)


從臨床症狀來看,患者在呼吸道樣本轉陰後通常就已經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胃腸道症狀與糞便樣本呈陽性無關,疾病嚴重程度與糞便樣本陽性時間延長也無關,但抗病毒治療與糞便樣本陽性正相關。不過,由於可能有混淆因素的存在,研究人員認為要謹慎看待上述關聯。另外,糞便樣本首次檢測出陽性時,病毒載量與糞便樣本陽性的持續時間正相關。


研究團隊表示,這些數據提示,糞便樣本對於診斷流程的信息有限,但對於正在康復的確診患者,建議對糞便樣本多檢測一段時間,並注意預防糞便汙染。


同時,作者團隊也強調,目前尚未報告SARS-CoV-2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的病例;此外,我們對於新冠病毒在體外環境存活能力的瞭解還較為有限,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新冠病毒在糞便中的生存能力和感染性。



[1] Ties Boerma, et al., (2020). Prolonged presence of SARS-CoV-2 viral RNA in faecal samples.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DOI: 10.1016/S2468-1253(20)30083-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