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境外输入,北京严阵以待


应对境外输入,北京严阵以待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再次升级:从3月16日零时起,所有境外进京人员,原则上均应转送至集中观察点进行14天集中观察,在此期间费用自理。这是在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北京应对境外输入的又一严密举措。

经过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努力,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大为好转, 3月12日,国家卫健委宣布: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疫情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胜利的曙光依稀可见。

然而,正当大家紧绷的神经有些许放松的时候,境外疫情却呈现喷发的态势,截至3月15日,全球已有143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疫情,有些国家的疫情还相当严重。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过中国累计确诊病例数,近期连续几日,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人数均高于国内确诊病例数字,这说明,境外疫情输入,已经成为当前疫情防控的最突出风险,防止境外疫情输入已刻不容缓。

特别是北京,作为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外防输入工作面临更大压力,不仅入境人员逐渐增多,而且还要应对个别人员瞒报、谎报病情、逃避防控的情况,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北京市对此高度重视,严阵以待,坚持下先手棋、打主动仗,采取针对性措施展开围追堵截。在3月12日市委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定下了远端管控、近端筛查、严控异常、完善方案、规范管理等一系列针对预防境外疫情输入的举措,同时把好第一道关口,加强对入境人员的卫生检疫,确保所有出入境人员无一遗漏,根据疫情形势及时调整应对举措,从3月16日零时起,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再次升级,并规范新国展集散点和集中医学观察点防疫工作,切实做好入境人员集散点分区管理和健康监测、体温筛查,建立点对点、手递手的闭环防控体系。一句话,严守入境关、把好转运关、筑牢社区防控关。

做好防控境外疫情“倒灌”工作,除了需要相关职能部门付出努力,还需要入境人员遵守法律规定,自觉申报相关个人信息。从北京最近通报的几例境外输入案例看,出现了一些隐瞒病史、接触史、旅行史的案例,有的强行吃药退烧登机逃避健康检查的,有的刻意隐瞒病情甚至谎话连篇的,有的不遵守隔离规定任性外出,还有在国外疑似感染得不到应有检测而回国求治的……这些都让疫情防控压力陡增,对防控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对于这些复杂局面,相关部门在更加规范继续做实做细防控工作的同时,用法治手段,依法办事,对那些蓄意欺瞒、破坏规则者严格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海关总署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依法惩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违法犯罪的意见》的规定,对不如实填报健康申明卡等方式隐瞒疫情,或者伪造、涂改检疫单等方式伪造情节等六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行为,明确以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立案调查、定罪处罚。提高他们的违法成本,为任性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面对骤然加大的输入性风险,来不得丝毫的侥幸和懈怠,必须严阵以待、守好国门,落实好各项防控举措,织好疫情防控的“天罗地网”,才能取得抗“疫”的最后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