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奶還在靠硬憋嗎?耳穴回奶瞭解一下

回奶還在靠硬憋嗎?耳穴回奶瞭解一下

萬物復甦,氣候回暖!很多媽媽開始盤算著給寶寶斷奶了。說起斷奶,不管是自然離乳還是強制斷奶,總繞不開一個問題,就是回奶。

回奶還在靠硬憋嗎?耳穴回奶瞭解一下

總有老人說,現在年輕的媽媽就是矯情。回奶有什麼講究的啊!我們那時候回奶都是憋回去的,忍個十天半個月也就回去了。


可是回奶真的就得硬憋受罪嗎?以前的時候對於科學回奶認識的不足,還可以理解;但是現在知識這麼普及,真的不要再硬憋了,回奶憋出石頭奶、乳腺炎受傷的還是我們自己!


斷奶前的準備


回奶還在靠硬憋嗎?耳穴回奶瞭解一下

斷奶不要突然斷,最好提前一個月就給寶寶心裡準備,並且逐漸減少餵奶的次數,拉長餵奶的間隔時間。這樣能減少乳汁的分泌,也給寶貝一個緩衝期,讓孩子不會過於焦慮。


斷奶不要離開寶寶身邊,斷奶又不是斷媽。雖然不能讓孩子吸吮乳房,但是媽媽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能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斷奶的過程也會相對順暢。


準備回奶,一定要在乳腺管通暢、乳房健康的時候回奶,如果有乳腺炎、乳房硬塊、小白點等情況時,要等乳房恢復了再回奶。


耳穴科學回奶

回奶還在靠硬憋嗎?耳穴回奶瞭解一下


敲黑板啦!下面我們介紹一下回奶的方法。


寶寶最後一次吸吮乳房以後,就不要再讓寶寶吃奶了,這時候乳房還會分泌乳汁,可能過了一晚,乳房會有脹痛出現,然後擠出部分乳汁,直到到乳房舒服了就不要再擠了。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採用耳穴貼壓的方法,幫助回奶,不要刺激,乳汁分泌就會慢慢減少。

回奶還在靠硬憋嗎?耳穴回奶瞭解一下


筆者自1998年以來,採用耳穴貼壓回乳46例,取得滿意療效,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本組46例為門診患者,年嶺最小22歲,最大39歲;生育一胎42例,生育二胎4例;哺乳半年以內6例,半年~1年14例,1年~1年半18例,1年半以上8例.

耳穴取肝、脾、胃、乳腺、子宮、內分泌。

耳郭常規消毒,貼壓耳穴後,按壓穴位3-5分鐘,每日3次,產生酸、脹、痛熱感覺。隔日更換1次,雙耳交替,1周為一療程,2周後統計療效。

痊癒為無乳汁分泌、溢出,乳房腫硬疼痛消失,計42例,佔91.3%,其中1個療程治癒28例,2個療程治癒14例;無效為有乳汁分泌或溢出,計4例,佔8.7%.

4 典型病例

高x,女,28歲,2002年11月17日就診。自述哺乳1年零3個月,要求回乳。查:體溫38.2C,雙乳腫脹,無硬結,舌質紅,苔厚膩,脈弦數。按上方耳穴貼壓1次後,乳房脹痛減輕,體溫降至36.9C,乳汁未再外溢,經治療1療程後,乳房脹痛消失,體溫正常,回乳成功。

5 體會

"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皆上循於耳或別絡於耳。現代胚胎學說指出,耳朵與神經系統同源於外胚層,內臟、器官、肌肉與耳之軟骨、真皮同源於中胚層,所以耳穴可通過調節神經體液內分泌系統,從而調整臟腑,調整人體氣血。 取肝、脾、胃,以疏肝理氣,引血下行,則乳汁分泌之源匱乏,脾胃健則固攝有力,乳汁不得外溢;取乳腺、子宮、內分泌是通過神經體液的調節途徑而取得更好療效。

耳穴貼壓回乳期間,斷奶後不要頻繁刺激乳房,也不要讓寶寶重新吸吮,否則容易導致乳汁持續分泌、回奶失敗;

奶水特別多的媽媽,到了第二天、第三天的時候,乳房還會發脹,我們只要擠出去,讓乳房輕鬆就可以;如果沒有乳房脹痛的話,就不用擠了。


我們的乳房,泌乳素也不是說消失就消失的,需要一個持續的過程,只要乳房感到舒適就沒有必要在做其他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