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土文物甚多,歷史館藏品也保存得很完整

南京出土文物甚多,故而歷史館藏品繁多而不乏精品。從猛獁象和恐龍開始,跟隨年代的變遷,藏品保存得愈發完整,製作工藝愈發精巧。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最震撼人心的是從地下至頂層幾十米高的檔案架。打開檔案夾,往往只是薄薄的一張打印紙,信息寥寥,死亡信息反倒成了最詳細的項目。這是一個以人為中心的紀念館,那些平日談起會引人發笑的名字,在這裡卻無比肅穆而珍貴。

南京出土文物甚多,歷史館藏品也保存得很完整

該是怎樣的努力和勇氣,才能把一個個名字記錄,我不得而知,但我深深敬畏而感動。駐足良久,那些冷冰冰的檔案夾,似乎充滿了溫度。紀念館最著名的,是12秒滴一滴的水滴,全黑的角落,我無幸聽見。我很怕承受不了那種簡單卻直接的震動,就好像在祭奠廣場,每隔12秒亮起的長明燈和念出的名字。我不敢停留。見多那麼多的死亡,見過赤裸裸把史實揭示在參觀者眼前,簡單的陳述已足夠。什麼都該退去,首先,為那些逝去的生命淚流滿面。

南京出土文物甚多,歷史館藏品也保存得很完整

我相信,這大概已經是國內紀念館的極致了。在南京呆的最後一天下午,我執意要坐公交去雨花臺。南京地鐵已經把主要地點串聯,便捷快速,可是大概只有公交才能好好體驗一下一個城市的全貌,窗外快速退去的生活才是瞭解這個城市的最好方式。差不多從南京城東北的城牆邊出發,穿過西南的城牆而過,到雨花臺的時候已有些遲了,於是就沿著中軸線走了一遍,聽朋友唱了一路雨花臺,聽朋友在紀念碑前唱國際歌。

南京出土文物甚多,歷史館藏品也保存得很完整

大概如果沒有歷史,這塊以雨花石聞名的地點,該是怎樣靜謐而愜意的散步之選。可是歷史終將長眠,那時的榮耀與苦難已不在,憑弔感懷中遺憾容易被沖淡。一直以來抱定寫南京最美的該數杜牧,那個飲醉青樓的詩人。一直以來,抱定秦淮河上放舟吹曲才是南京印象。但是南京好像一對性格迥異的戀人,一方是鍾靈毓秀巧笑嫣然的江南女子,一方是剛毅果敢堅韌不拔的男子。

南京出土文物甚多,歷史館藏品也保存得很完整

所以南京既不失江南煙雲的嫵媚,又毫不沾染小家碧玉的秀氣。那些戰亂紛爭的歷史好似在一點點的塑造南京的性格,支撐金陵城反反覆覆在蕭條中繁華。最終,朋友最想考察的城牆沒有去,我最想去的南大也沒來得及。朋友說下次出門我要乖乖地跟隨他的路線,不要再去人潮擁擠的景點,但是大概,無論怎樣都會留有遺憾。這些不得的遺憾,也許會促使下一次的到來,也許會在記憶裡把對一個城市的思念和熱愛發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