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吳興法院“雲上”司法救助來解困

“侯某,你能聽到我說話嗎?”

“聽得到。”

“好,那我們現在就開始了。”

2月28日,在吳興法院在線矛盾糾紛化解中心內,一次特殊的雲上司法救助正在進行著。

視頻的一端連著案件承辦人,另一端連著司法救助的申請人侯某。

家住浙江臨海的侯某今年64歲了,四年前的一場車禍給他的身體和精神都帶來了不小的創傷。而這四年間,被執行人一直下落不明未賠償任何損失。加之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原本就已經很困難的家庭造成了更大的經濟困難。

疫情之下,吳興法院“雲上”司法救助來解困

詳細瞭解情況後,承辦法官電話聯繫上了侯某,告知其可以選擇申請國家司法救助。按照《人民法院國家司法救助案件辦理程序規定(試行)》,申請人需向法院書面提交救助申請人簽字確認的申請須知、申請登記表、相關證明等材料。但受疫情影響,侯某無法趕到現場向法官遞交書面申請材料。

為減輕當事人訴累,法院經過仔細研究,決定利用移動微法院讓救助申請人在線提交材料並進行線上審查。

由於侯某行動確有不便,法官在徵詢其意見後視頻聯繫上他的兒子。在手把手的指導下,侯某的兒子幫父親成功註冊認證了移動微法院,同時,向法院提出國家司法救助申請。法院於當天立案,並通過遠程連線當事人的方式依法對該案進行了審查。

疫情之下,吳興法院“雲上”司法救助來解困

上午十點,侯某準時進入移動微法院掌上法庭多方視頻。在視頻中,法官對申請人的身份信息、申請材料、有無接受過救助等情況一一進行了審查。

“請在鏡頭前向我們展示一下您的身份證。”

“好的,這是我的身份證,還有這個是村支部的證明。”

為核實侯某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法官邀請了侯某所在村的村幹部一起出席本次遠程司法救助審查。在鏡頭前,村幹部向法官展示了本人身份證及村支部對其身份的有效證明材料。同時,對於侯某一家的生活困難程度,村幹部也進行了證實。

疫情之下,吳興法院“雲上”司法救助來解困

經合議庭合議,在確認侯某符合國家司法救助申請條件後,法官在視頻中向侯某宣讀了發放國家司法救助金的決定,並表示在司法救助專項資金到位後第一時間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進行發放。

侯某的兒子在視頻中代表父親向法院表示了感謝,他說這筆司法救助金幫他們一家人解決了燃眉之急。生活很困難,但法院給了他們溫暖。

疫情之下,吳興法院“雲上”司法救助來解困

疫情發生以來,吳興法院依託移動微法院打通司法救助線上綠色通道,確保案件困難當事人及時得到救助,做到疫情防控期間司法救助不停歇。

疫情無情,司法有情。在全國上下團結一心、為努力打贏疫情阻擊戰而奮鬥之時,吳興法院用司法的溫度溫暖著那些困難中的人,因為我們相信有愛終能戰勝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