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本碩的我, 春招中被HR說“你對這個行業一無所知”

最近有同學吐槽,面試中遇到幾個非常很迷的問題:

“用互聯網思維解決流浪小動物問題” (2020騰訊財經管培生面試)

“你對小紅書商業化的問題怎麼看?”(某TIER 2諮詢公司的Analyst面試)

“你是否認為強大的Population base是growth driver”(大摩Summer IBD面試)


感覺自己回答得有理有據,卻得到面試官輕飄飄的一句“從之前的面試看,你對我們的行業的理解還很表面,缺乏基本的Business sense”


985本碩的我, 春招中被HR說“你對這個行業一無所知”


也許你對面試官口中的Business sense似懂非懂,也不明白自己比起別人差在哪...其實這三個都屬於商業意識(Business Sense)問題,是諮詢/互聯網/快消/投行/四大面試官的殺手鐧,很多同學行為面和技術面問題都答得漂亮,卻在最後這一關被面試官發了好人卡。


自我介紹不夠好,可以狂練;建模基本功不紮實,可以在家補課...可是,Business sense看不見、摸不著,面試官究竟想看什麼?這類問題究竟該怎麼準備?

1

沒有商業意識的應屆生,是隨時可替代的工具人


在面試者的經歷、學歷越來越相似的情況下,企業越來越看重商業意識。以火到不行的數據分析為例,PwC一位高級經理曾經這樣說:

沒有商業思維,數據分析僅僅是一場遊戲。

在真實的商業環境中,技術並不代表全部。審計專業能力強,想要轉型成為一名優秀的諮詢師需要有良好的商業思維。 在數據時代下,運用AI進行數據分析逐漸成為潮流。因此將來要與AI競爭,如果只是以單純地分析數據去跟AI競爭的話不會長遠,一定要學會把數據分析用商業意識進行靈活運用。


所以商業意識問題開始出現在很多企業的面試中,Uni醬從2019-2020年的面試問題中選了一些:


1

投行

  • 綜藝選秀節目的盈利模式是什麼;對消費降級的概念的理解(2020中金研究部面試)
  • How do you think the latest technologies impact the financial market?(2019摩根士丹利香港IBD面試)


2

科技互聯網

  • 談一談對小米新手機漲價的看法(2020華為消費者管培生面試 )


  • 如果你負責一款DAU 1000w左右的陌生交友類社交產品 ,你會怎樣從用戶角度分析變現空間?(2019百度產品經理面試)
  • 談談你對視頻APP的認識(2019騰訊商業分析暑期實習提前批面試)


3

四大&諮詢

  • 北京有多少家星巴克 ?(2019貝恩春季 PTA面試)
  • 估計一下滴滴打車每年的收入是多少;Client出口車到沙特阿拉伯,想諮詢會遇到什麼樣的法律法規問題,你應該怎麼建立Issue tree去解決這個問題(2017 畢馬威Global Strategy Group實習生面試)


4

快消

  • 寵物食品的消費者是誰 ?(2019雀巢市場部面試)


這些問題通常沒有標準的答案,但越來越多行業在面試中都開始考察應屆生的商業意識。


2


99%應屆生都為這類問題流過淚


商業意識考驗的是你對整個商業環境的理解。剛畢業的應屆生,哪怕是名校加持、有企業的實習經歷,但多數只經歷過執行層最末端的工作,對企業的全貌都沒有認知,更談不上有多麼深刻的商業意識。


但沒有哪份工作、哪個行業是獨立於全球商業環境之外的。簡歷漂亮的畢業生井噴式爆發,企業自然會從中挑選出其中對真實商業世界有一定認知的應屆生。


很多同學會疑問,學生視角怎麼可能對所有未知的商業領域有深刻的理解?其實我們從字節的這份JD中可以發現,企業考察的商業意識一是你是否對各種商業現象有足夠的求知慾,二是是否能有邏輯和抽象思維,面對複雜和新的領域能迅速抽絲剝繭,靠近本質


985本碩的我, 春招中被HR說“你對這個行業一無所知”


一般來講,商業意識問題會出現在求職偏後的環節,因為求職者的回答都會引出更深入的進一步提問,以此來考察求職者的理解與思維方式。現在,商業意識問題有時也會出現在最初階段的網申的開放問題(Open questions)中,在初步篩選評估中作為分水嶺。


仔細看這些讓人頭禿的Business Sense的問題,不難發現主要包括這三個方面:


1

對行業的理解

這個行業有多少Major players?

行業容量有多大?

目標消費者數量、收入、購買偏好、需求是怎麼樣的?

我們平時見到的很多Case,例如Market sizing、Market entry都屬於這類。


2

對業務的理解

這個行業是怎麼賺錢的?

公司的盈利模式是什麼?你的工作,在整個盈利模型中,處於哪一環?

比如問到如何定價、提高某個業務區的營收...


3

遷移/演繹的商業思維

面對未知的商業場景,你將如何迅速瞭解?

請針對5G的特點以及現有xx產品的固有問題,對這種產品重新定義(騰訊2020校招群面)

你能不能提出一些有預見性的行業拓展領域?

這類問題最難回答,因為它可能是新興產業、或者你完全沒有接觸過,比如上面提到的5G如何改變智能眼鏡行業,這個Case連面試官可能都非常少見到的,極其不常規。


面對求職過程中屢見不鮮的商業意識考題,大部分人還保留著“學生思維”,只是生搬硬套書本上的知識點,來解答這些商業問題。

但想收穫面試官青睞,正確的回答Business Sense類考題,其本質卻是通過“領導思維”或者“職場思維”來進行解答。

正是基於這一點差異,那些諮詢公司、頭部名企才能篩選出1%真正符合崗位需求,能做出可落地商業策略的求職者!而恰巧這一點,是在課堂上不會教給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