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黃金暴跌,投資是“危”還是“機”?

1、亂世黃金遭慘跌

在過去的一週,全球金融市場可謂是驚心動魄。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加速蔓延,市場恐慌情緒直線攀升,美國股市暴跌並在短短一週多時間內觸發三次熔斷。


避險黃金暴跌,投資是“危”還是“機”?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下,海外其他國家也未能倖免於難,多國股市也出現罕見的熔斷甚至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幅,慘遭血崩。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除了股市一片哀鴻,突如其來的沙俄“石油戰”也引發了原油市場崩跌。

市場全面巨震,按理來說“亂世黃金”應該逆勢大漲,可事實並非如此,避險黃金同樣遭遇了崩跌,從週中最高點到最低點跌幅近12%。


避險黃金暴跌,投資是“危”還是“機”?

2、金價的下跌核心是中期邏輯變化

一般認為,黃金具有避險功能,在市場出現風險的時候,人們會買入黃金避險,從而驅動黃金價格上漲。

因此,本輪全球股市暴跌之際,有不少人重倉買入黃金,結果損失較大。如果在期貨市場購入遠期黃金合約,由於保證金槓桿,損失更是慘重。


避險黃金暴跌,投資是“危”還是“機”?

從短期邏輯來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投資者通過買入黃金規避一些事件性的衝擊,往往是有效的。這些事件性的衝擊包括政治性的事件、突發地緣衝突甚至一些黑天鵝。

前提不變的隱含意義在於,市場對未來的通脹預期與名義利率不會出現顯著變化。

長期來看,事件性的衝擊對金價的趨勢性走勢,並無明顯影響。


01 在危機初期

投資者往往對危機的發展和破壞程度估計不足,傾向於用短期邏輯來買入黃金避險,這會導致金價在危機初期上行。


02 在危機預期變得清晰時

市場對危機的認識變得更加清晰,投資者對金價的中期邏輯就會轉向通脹和利率的合力上來。

當市場預期通脹下降的速度會快於名義利率下降的速度,那麼金價就會出現下跌。

這正是我們目前在經歷的階段,與2008年類似,當通縮預期佔據主導時,黃金價格會因為實際利率的快速攀升而下跌。

避險黃金暴跌,投資是“危”還是“機”?

金銀價格VS實際利率走勢比對圖

黃線代表金價,綠線代表銀價,白線代表實際利率(反向座標)


03 當危機被市場廣泛認知,甚至已經發生

中央銀行又會持續注入大量流動性來挽救金融市場和經濟。

此時,一方面由於前期金價已經下跌,將通縮預期計入價格之中,另一方面由於流動性的持續注入,市場又會重新燃起對通脹的信心。

這樣,金價又會重新走強。

以上是黃金價格在危機中演繹的三個階段。當下,我們正處在第二階段。


3、全球市場的流動性危機

流動性,指是的某類資產在某個價位時,有人看多買入,也有人看空賣出,如此一來,有買有賣的交易行為就形成了市場的流動性。

一般情況下,每個人的想法大概率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資產價格的波動幅度也在正常有限的範圍內的。

可是,當巨大風險來臨,所有投資者都一致看空時,就會出現拋售潮,此時市場基本就沒有人買入。這種單邊賣出的踩踏行為就會直接導致流動性衰竭,市場也就出現了“流動性危機”。


避險黃金暴跌,投資是“危”還是“機”?

在這種極端的情況下,很多基金和大型機構為了補倉,只能賣出黃金資產換取現金去補倉。

因為別的資產暴跌之下都沒什麼買盤出不了貨,這就造成了全市場的“流動性危機”。

不過,這種金價暴跌並非代表黃金失去了避險屬性,而是在市場踩踏環境中,黃金被迫充當了應急流動資產的角色,成了為別類資產救急的現金來源。


4、現在是買入黃金的好時機?

當前黃金的暴跌是不是買入的好時機呢? 先說預判結論:短期黃金投資的風險依然較大,但中長期向好趨勢大概率不變。


短期風險在於自3月9日以來,新冠疫情引發全球通縮預期大增,雖然美聯儲及各國央行紛紛降息,但從資本市場的頻頻暴跌來看,顯然是不買賬。


因此,短期流動性危機造成的“擠兌”現象可能仍會延續

再加上金價在去年已經經歷了高歌猛進的一波上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回調壓力,因此,近期金價的下跌壓力依然不小。

但黃金中長期的配置價值仍在,原因在於黃金本質上可以看做是一種具有抗通脹保值功能的零息債券,決定金價的核心因素就是美元實際利率,若實際利率上升,則金價下跌;反之,則金價上漲。

當美聯儲進一步推行量寬,持續購買美國國債時,就不可避免地要增發美元,所以美元在一定程度上是要貶值的,那麼黃金價格也就理所當然會漲。

根據這個邏輯,中長期來看,黃金相對其他風險資產,依然有著較好的避險價值和較高的性價比。

不過,短期的市場風險不容忽視,並且若是後續寬鬆政策不達預期的話,也會使得金價遭受進一步承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