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黄金暴跌,投资是“危”还是“机”?

1、乱世黄金遭惨跌

在过去的一周,全球金融市场可谓是惊心动魄。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蔓延,市场恐慌情绪直线攀升,美国股市暴跌并在短短一周多时间内触发三次熔断。


避险黄金暴跌,投资是“危”还是“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海外其他国家也未能幸免于难,多国股市也出现罕见的熔断甚至创下史上最大单日跌幅,惨遭血崩。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除了股市一片哀鸿,突如其来的沙俄“石油战”也引发了原油市场崩跌。

市场全面巨震,按理来说“乱世黄金”应该逆势大涨,可事实并非如此,避险黄金同样遭遇了崩跌,从周中最高点到最低点跌幅近12%。


避险黄金暴跌,投资是“危”还是“机”?

2、金价的下跌核心是中期逻辑变化

一般认为,黄金具有避险功能,在市场出现风险的时候,人们会买入黄金避险,从而驱动黄金价格上涨。

因此,本轮全球股市暴跌之际,有不少人重仓买入黄金,结果损失较大。如果在期货市场购入远期黄金合约,由于保证金杠杆,损失更是惨重。


避险黄金暴跌,投资是“危”还是“机”?

从短期逻辑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投资者通过买入黄金规避一些事件性的冲击,往往是有效的。这些事件性的冲击包括政治性的事件、突发地缘冲突甚至一些黑天鹅。

前提不变的隐含意义在于,市场对未来的通胀预期与名义利率不会出现显著变化。

长期来看,事件性的冲击对金价的趋势性走势,并无明显影响。


01 在危机初期

投资者往往对危机的发展和破坏程度估计不足,倾向于用短期逻辑来买入黄金避险,这会导致金价在危机初期上行。


02 在危机预期变得清晰时

市场对危机的认识变得更加清晰,投资者对金价的中期逻辑就会转向通胀和利率的合力上来。

当市场预期通胀下降的速度会快于名义利率下降的速度,那么金价就会出现下跌。

这正是我们目前在经历的阶段,与2008年类似,当通缩预期占据主导时,黄金价格会因为实际利率的快速攀升而下跌。

避险黄金暴跌,投资是“危”还是“机”?

金银价格VS实际利率走势比对图

黄线代表金价,绿线代表银价,白线代表实际利率(反向坐标)


03 当危机被市场广泛认知,甚至已经发生

中央银行又会持续注入大量流动性来挽救金融市场和经济。

此时,一方面由于前期金价已经下跌,将通缩预期计入价格之中,另一方面由于流动性的持续注入,市场又会重新燃起对通胀的信心。

这样,金价又会重新走强。

以上是黄金价格在危机中演绎的三个阶段。当下,我们正处在第二阶段。


3、全球市场的流动性危机

流动性,指是的某类资产在某个价位时,有人看多买入,也有人看空卖出,如此一来,有买有卖的交易行为就形成了市场的流动性。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的想法大概率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资产价格的波动幅度也在正常有限的范围内的。

可是,当巨大风险来临,所有投资者都一致看空时,就会出现抛售潮,此时市场基本就没有人买入。这种单边卖出的踩踏行为就会直接导致流动性衰竭,市场也就出现了“流动性危机”。


避险黄金暴跌,投资是“危”还是“机”?

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很多基金和大型机构为了补仓,只能卖出黄金资产换取现金去补仓。

因为别的资产暴跌之下都没什么买盘出不了货,这就造成了全市场的“流动性危机”。

不过,这种金价暴跌并非代表黄金失去了避险属性,而是在市场踩踏环境中,黄金被迫充当了应急流动资产的角色,成了为别类资产救急的现金来源。


4、现在是买入黄金的好时机?

当前黄金的暴跌是不是买入的好时机呢? 先说预判结论:短期黄金投资的风险依然较大,但中长期向好趋势大概率不变。


短期风险在于自3月9日以来,新冠疫情引发全球通缩预期大增,虽然美联储及各国央行纷纷降息,但从资本市场的频频暴跌来看,显然是不买账。


因此,短期流动性危机造成的“挤兑”现象可能仍会延续

再加上金价在去年已经经历了高歌猛进的一波上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回调压力,因此,近期金价的下跌压力依然不小。

但黄金中长期的配置价值仍在,原因在于黄金本质上可以看做是一种具有抗通胀保值功能的零息债券,决定金价的核心因素就是美元实际利率,若实际利率上升,则金价下跌;反之,则金价上涨。

当美联储进一步推行量宽,持续购买美国国债时,就不可避免地要增发美元,所以美元在一定程度上是要贬值的,那么黄金价格也就理所当然会涨。

根据这个逻辑,中长期来看,黄金相对其他风险资产,依然有着较好的避险价值和较高的性价比。

不过,短期的市场风险不容忽视,并且若是后续宽松政策不达预期的话,也会使得金价遭受进一步承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