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了只有幾個人在的創業公司,有什麼要注意的呢?

橙心誠溢


去了只有幾個人在的創業公司,需要注意什麼?

創業公司的優劣勢都比較明顯,優勢有:組織架構精簡、人員關係相對簡單、團隊目標明確,執行力強等;劣勢有:公司發展不確定性高、抗風險能力差、員工管理體系不健全等。
去創業公司工作就跟投資做生意一樣,拼的是眼光和對行業的敏銳度。如果選中的創業公司未來成長為華為、騰訊、瑞幸這樣的行業領軍企業,那比中體育彩票頭獎更厲害。

因此,進入創業公司工作,一定要保持敏銳度,多觀察,多分析。從職業發展角度,提供以下三點建議。


  1. 以投資者視角觀察公司
投資者在評估一個創業公司時,一定會關注商業模式、市場潛力、現金流、利潤率、ROE等因素。好的商業模式最重要,決定了這家公司成長髮展的天花板。另外幾項是常規財務數據,反應公司當下的經營水平。
此外,投資者還會評估創業團隊,類似“團隊結構是否健康”、“團隊架構是否穩定”、“是否有明顯且致命的短板”等問題,都在投資人關注範圍內。創業團隊至關重要,它會左右這個企業能否創業成功,從0走到1。

個人求職者進入一個創業公司,本質上也是一次投資,一次有關自己職業發展的投資,我們應該盡全力為自己篩選出有價值的創業公司,儘可能避免爛公司。因此,投資者視角非常有借鑑意義。


2. 以主人翁心態開展工作

以投資者視角完成對創業公司的評估,認為這個公司值得投資參與的,那接下來就要以主人翁心態開展工作。

主人翁心態,就是將公司視如己出,將公司的發展和個人的成長做捆綁,公司好,自己會更好。保持這個心態,我們對工作會更投入,更專注,會有更出色的工作表現。這個時候,不用過分介意薪資回報等,因為我們在釣大魚。創業公司不缺出頭機會,缺的是符合期望的人才。我們只要努力讓自己成為大家眼中的那個“人才”,機會自然會落到自己頭上。


3. 儘快形成自己的職業風格

實際開展工作後,我們會慢慢感知到自己和公司是否契合。確實有很多情況下,公司挺好,自己也沒問題,但兩者無法契合。如遇到這種情況,就不宜久留了。

創業公司於個人發展的好處之一是有足夠的發揮空間,它本身還沒有形成固定的公司文化,主創團隊也沒有成熟,這是個人的機會。我們要抓緊機會建立自己的職業風格,雷厲風行或謙遜得體,執行力強或以人為本,只要是源於我們自身的都行。風格一旦形成,並且融入到公司文化中去,未來的發展你會更加如魚得水。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效果會更好。如有讀者朋友,正面臨去創業公司工作的問題困擾,歡迎關注並私信我,樂意與你一起分析,助你一臂之力。


我是木夏,十年500強職場經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新精英職業生涯發展線上訓練營全優助教。現提供心理、職業發展、個人成長等領域諮詢服務,已積累線上案例50+,幫助客戶走出職業發展困境、重獲發展動力、實現個人躍遷。

傳世職場經


其實小創業公司,看的是這幾個人創始人的專業度,行業理解,有沒有更深的思考。

我呆過兩家這樣的公司,很多時候對行業理解,都是浮在表面,沒有深入思考,最要命的是執行力。

因為很多時候幾個人的公司,容易出現不斷有新想法出現,總想試一試,還沒有幹完這個,又繼續幹那個,扎不下根。

創業型公司一定是要務實的,開展業務的時候實打實的去做,不能流於表面。

最看重的是能理解公司帳上有多少錢,出資方是誰?在啟動這個公司項目時,需要的啟動資金是哪裡注入的,這非常關鍵。

如果是個人湊的錢的創業,真的是要小心了,折騰不起;如果是集團或有資方給錢,也能堅持很長時間,所謂的不愁錢,不怕花錢。

先看這幾個人每天在幹什麼?對事情與人事上如何處理,會不會管理?

往往在一些小型公司,每個人都沒有很清晰的分工,反正就是有活大家一起先幹,不懂得有新人進來後,進行分配跟進

再看在處理一些事情上,有沒有自主能力,有沒有配合節奏,如果是自己幹自己的,沒有要求,多半這個團隊很容易散掉

說的與做的是否一致,剛創業公司由於在自我滿足的階段,往往是說的比做的多,很喜歡錶達自己,不願意具體到一件事情上

每天自主性怎麼樣,全身心投入到公司業務上面的時間多不多

關鍵要打聽一下,工資是不是按時發放,福利待遇有沒有正常兌現,不按時發工資的話,立馬撤。你理解老闆,老闆當員工傻逼,現在商業環境與人的素質,不像老一輩企業家有契約精神,現在有一些公司是能坑一個是一個,把人坑呆了

業務理解能力是不是夠深入,專業度高不高,是一群新手還是老將創業,這也關係這個項目是不是能維持下去

一個新項目啟動,分兩種老將重新創業,這類靠譜一點;另一種就是多元化發展,老員工新把式,專業度不高,這類走的比較艱難

對一件事情上的理解能力夠不夠,信息是否滯後,如果都是二把刀式的人,又怎麼能推動事情前進呢

業務瞭解的夠不夠深入,有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有沒有單點突破的能力,還是邊幹邊學的摸索

要知道90%是中小企業,你也不知道它能堅持多久,也許堅持三年五載就撤了,也許一個時機就起來了

只要按時發工資,能幹就幹,別拿自己的生活去做堵注,時代不同了

每個人的成就都是從開悟和認知開始的,積思頓釋後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成長,多分享,讓更多人在背後為你加持


道總經辦


曾經去過一個只有幾人的創業公司,做了3個月,我離職了。

大學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一家創業公司。當我入職以後,才知道我是第一位員工。校長是創始人,教學主管是股東及創始人。

當我做了有兩個月的時候,我才知道人家是男女朋友,只是還沒有結婚。

校長是一位88年的青年,也算是年少有為吧。借款創業,拉著女朋友一起做教育機構。

校長負責招生,教學主管負責教學。

夫妻檔的公司,儘量別進。床頭風都是在研究員工哪裡做的好哪裡做的不好

我提出離職完全是有衝動成分在裡面的,當時忘記是什麼事情了,老闆把我叫到辦公室,本來是想說我一頓的,然後我直接就插嘴了一下。

校長:我想要離職,大學老師在北京幫我介紹了一份工作,我近期就得返回北京工作了。

當時校長是很驚訝的,他沒想到我會突然提出離職。在我之前,已經有兩個員工離職了,他們乾的時間的比較短,都不滿一個月。

我提出離職後的第二天,當我進入辦公室的時候,我旁邊的工位就多了一位,那就是校長的老婆,我的頂頭上司,教學主管大人。

她從她單獨的辦公室搬到了我旁邊,英語老師的對個。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啊!

被監控了。

教學主管的解釋是: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上的事情溝通,所以坐到我旁邊。

媽呀!我沒離職之前咋不多和我溝通教學事宜。我提出離職了,馬上走人了,咱倆還有啥可交流的。

在我提出離職的一週之後,我們的英語老師也提出了離職。全公司只剩下老闆們了。

所以,避免進這種夫妻檔的公司,你的一舉一動都在人家的眼皮之下,無任何的自由。

小公司,個人工作的事情比較雜,不利於在某個領域深入的研究和學習

作為一個數學老師,全教育機構只有我和教學主管可以教數學,教學主管教初三和高中。

而我,承包了小學一年級到初二的所有年級的教學。只要來的不是高中生,首先就會安排給我來帶。真的是累,每個年級的輔導書我都有,都得備課,備課任務量大。週末和週二到週五的晚上,所有可以安排上課的時間都被安排的滿滿當當。

被嚴重的壓榨,而每小時的課時費我僅有20塊。

當我來北京工作以後,公司也不是特別大,100多人。但是會專注做某一項工作,在忙完自己工作的其餘時間才會輔助其他同事完成某一項任務。

專注於某一個方向,可以做的更專注,研究和學習的更深。剛畢業的學生,要確定出自己在某一個方向是相對優秀的,才能更好的在公司發展。當某一個方向的能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慢慢的擴寬工作範圍,全方位的發展自己。

小公司管理體系不完善,更多的是酌情處理和看老闆心情辦事

記得校長有一次說我,走路慢。他說,他需要一個走路帶風,和他一起將這個公司做大的人,然後開更多的分支機構。

好大的一張餅,但是我肚子小。哈哈

老闆管理上非常的嚴苛,遲到一分鐘就沒有全勤獎。三個月,我沒有拿到一次全勤獎。

沒有任何獎勵,節假日無任何禮品,無保險和公積金。

買的所有教科書都是自掏腰包,公司不會報銷。在我離職的時候,我的輔導書全部被機構扣下,原因是我之前的教案就是參照這基本輔導書的,之後所有學生的教學也應該參照這基本輔導書。我的個人物品就這麼被扣下了。

由於是創業型公司,我們的工資全部是微信轉賬發工資,沒有工資條。

這都是個人經歷,希望能給讀者一定的參考價值。


北漂測繪阿鶴


朋友,去一家只有幾個人的公司,肯定這家公司有能非常吸引你的地方,也許是這家公司前景非常不錯,也許是這家公司的老闆人非常的nice。但不管怎麼樣,一定要注意如下幾點:

1. 要快速融入這個集體:因為公司只有幾個人,平常幾個人的交流次數肯定非常的多,如果你能快速的融入這個集體,那麼在小公司的工作也會讓你感到如魚得水。如果你認同不了其他人的價值觀的,就會覺得格格不入,一旦有這個問題,建議儘快離職。

2. 時時關注企業情況:小公司跟大公司不同,它的資金是非常的有限的,一旦業務上出現問題,很容易就會資金鍊斷掉,這時候,拖欠工資或者直接企業倒閉就是常有的情況。如果創業公司真的倒閉了,第一,拖欠的工資很難要的回來,哪怕通過勞動仲裁或者是法院。第二,會對接下來重新求職工作造成影響,舉個例子,在面試時,用人單位人事基本都會問:為什麼你選擇離開上家單位呢?回答公司倒閉絕對是個減分項,最起碼說明你選擇公司的時候沒有仔細判斷。所以,一定要非常謹慎和持續的關注企業狀況,“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3. 通過自己的自學,主動提升能力:小公司對員工最大的一個謊言就是,在小公司裡面特別容易學到東西,提升自己的能力。這話你會信嗎?實話說這是一個很空的假話。跟大公司做對比,大部分小公司沒有成熟的培養體系和晉升體系,也不會提供額外的培訓機會讓你去提升自己。更有些小老闆,恨不得你24小時在為公司工作,不會給你一絲學習提升的時間。所以,朋友,如果你真心看好創業公司的發展前景,一定要記得努力自學,提升自己,跟上公司發展的需要。

朋友,希望你能獲得成功,加油!

大家好,我是小微企業那些事,專注於分享自己及周邊的職場故事,帶給大家一些思考,請大家多多關照哦!

小微企業那些事


這些年我自身感悟的一個公式,分享給你。1.畢業,2.找工作,3.選擇一個適合的領域(這個領域或許用1-2年n多跳槽後,這個領域幹活讓你走成就感,並且能做成這就是屬於你的領域),4.學會這個領域的知識5.跳槽去個創業公司磨鍊,6.鑲金邊去這個領域最牛的公司進去當什麼無所謂為了的金邊。7跳槽出來去個有潛力的公司當老大,主管。8跳回龍頭公司當老大主管。9積攢人脈自己幹或者創業。


巨會活


先看公司創業的項目是什麼,你自己能在項目上展示什麼,還要看公司團隊的氛圍和氣場。


就是糊塗蟲


技術型創業公司或資源型創業公司或模仿型創業公司,再者代理創業公司?首先你要分辨是哪一種,如果是前兩種,埋頭幹就行了!後兩種就要看主要負責人年齡,分析他的性格,能發現閃光點,有自己佩服的地方,就跟著做,如果對他沒有任何崇拜心理,建議儘早離開,是做不好的


清楠居士


看是不是自己瞭解的領域,如果覺得不錯,就好好幹吧,只不過風險也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