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無霸”中信集團換“掌門人”!他曾是最年輕央行副行長,“空降”背後有深意?

“巨無霸”中信集團換“掌門人”!他曾是最年輕央行副行長,“空降”背後有深意?


成立41週年的中信集團迎來了第六任“掌舵人”。


|編審:蘇睿


3月20日是春分,農民通常會在這一天播種或灌溉作物。中信集團則在這一天發佈公告,宣佈集團換帥塵埃落定。


根據官網披露,中信集團召開領導幹部會議,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曾一春出席並宣佈中央決定:朱鶴新任中信集團黨委書記,常振明不再擔任中信集團黨委書記。


“巨無霸”中信集團換“掌門人”!他曾是最年輕央行副行長,“空降”背後有深意?

· 中信集團官網


會議上,朱鶴新同時被推薦為中信集團董事長候選人。這也意味著,成立41週年的中信集團迎來了第六任“掌舵人”。


有業內人士指出,中信集團董事長舉足輕重,且歷任董事長任職時間都穩定,都是從壯年接管。由於中信集團的金融業務複雜而全面,因此,一位懂金融的掌門人是必需的。


“巨無霸”中信集團換“掌門人”!他曾是最年輕央行副行長,“空降”背後有深意?

央行同級別領導中最年輕的一位


作為一名金融老兵,此次“空降”到中信集團的朱鶴新有著十分豐富的金融系統工作經驗。


有媒體報道,朱鶴新在近期才完成了組織考察。剛滿52歲的他,是央行同級別領導中最年輕的一位。


“巨無霸”中信集團換“掌門人”!他曾是最年輕央行副行長,“空降”背後有深意?


據公開信息顯示,朱鶴新出生於1968年3月,江蘇啟東人,199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系經濟信息管理系統專業畢業,高級經濟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朱鶴新於1993年進入交通銀行南通分行,隨後分別在蘇州分行、南京分行、江蘇分行工作,在交通銀行體系內工作超過20年。其中,他在南通分行工作8年,至分行副行長之職,有深厚的基層金融體系工作經驗。


2010年,他出任交通銀行公司業務總監、公司機構業務部總經理兼北京管理部常務副總裁,3年後出任交通銀行副行長。


此後,朱鶴新的職位變動較為頻繁:2015年出任中國銀行副行長,2016年即赴任四川省副省長。積攢了兩年地方工作經驗之後,2018年7月,他又迴歸銀行系統,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


他既是較早的金融副省長代表,也是較早從地方迴流金融系統的幹部。


任職央行副行長約20個月的時間裡,朱鶴新在央行徵信工作和金融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問題上多次公開表態。


2018年8月21日,他履新央行副行長後首次公開亮相。在當日舉辦的國新辦吹風會上,他表示,此前服務實體經濟以及小微企業的措施等相關政策已有序落實,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全力做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相關工作。


2019年1月15日,他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因為金融機構直接面向服務對象,包括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和其他的服務對象。怎麼對金融機構建立正向的激勵機制,使其主動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目前,人民銀行正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打通環節,提高效率,要解決好金融機構傳導過程中的流動性、資金成本、資本、風險防範等問題。


2019年6月14日,他出席國新辦徵信系統建設情況新聞發佈會並表示,人民銀行始終堅持將信息主體的權益保護作為徵信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認為,要完善徵信管理制度體系,一定要法律先行,切實維護信息主體的合法權益。同時,還要嚴厲打擊侵犯信息主體合法權益的行為,加大懲處力度,形成有效震懾。


如今,朱鶴新來到中信集團擔當新一代掌舵手。在任命宣佈後,他表示,“來中信集團工作,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將與班子其他同志團結協作,帶領廣大幹部員工,貫徹落實好黨中央關於經濟金融發展和國企改革的各項決策部署,不斷開創中信發展新局面。”


“巨無霸”中信集團換“掌門人”!他曾是最年輕央行副行長,“空降”背後有深意?

中信的“滅火隊長”


十年之前,中信集團原董事長孔丹退休,常振明接任至今。新董事長到任之後,常振明也將功成身退。在中信集團服役37年間,常振明曾多次處理危機,可謂為中信集團立下了汗馬功勞。


常振明1956年生於北京,其父是清華大學教授常迥。他幼年接觸圍棋,1971年入選北京圍棋隊,與聶衛平成為隊友,並在四年後進入國家圍棋隊,後被定位七段。


1979年,在第一屆“新體育杯”圍棋賽中,聶衛平和陳祖德分獲冠軍和亞軍,常振明位居第三。日後,聶、陳二人均成為中國圍棋界的元老,聶衛平是眾所周知的“棋聖”,而陳祖德曾任中國棋院院長,常振明卻沒有走職業圍棋選手路線。


1979年,他考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習日語。同年,在鄧小平倡議、榮毅仁的籌辦下,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信集團前身)面世。4年後,大學畢業的常振明進入中信工作。


1989年,他被派任中信紐約代表處副代表,同時在紐約保險學院進修,獲得MBA學位;1992年,升任中信實業銀行行長助理,次年9月升任副行長。


曾是圍棋選手的常振明,常將圍棋棋道“黑白分明間殺伐攻防、絕處逢生時坐隱悟道”代入企業管理中。


他曾在接受《圍棋天地》採訪時說:“作為一個企業,經常要綜合各方面的情況進行分析論證,最後做出相應的決策,這就像圍棋的形勢判斷。如果形勢判斷出了問題,決策就可能出現錯誤,這種失誤將是致命的。”


而常振明就是挽救“致命的錯誤”的“滅火隊長”。


2000年,由於中信嘉華銀行前任董事長因貪汙受賄、挪用鉅額公款被判處無期徒刑,中信嘉華銀行瀕臨破產。次年,常振明臨危受命,接過董事長一職。


上任後,他斥資42億元收購華人銀行,使得中信嘉華業務規模大幅擴大,到2002年上半年淨利增長22.6%。中信嘉華銀行從此起死回生,並步入良性經營。


1年後,常振明出任中信集團常務董事、副總經理。


“巨無霸”中信集團換“掌門人”!他曾是最年輕央行副行長,“空降”背後有深意?

· 常振明


2004年9月,常振明調任中國建設銀行行長。當時,正值建設銀行進行重組改制的重要時期,他與建設銀行的領導團隊一起,成功完成了建設銀行財務重組、公司改制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各項工作,幫助銀行成功上市,還讓其成為“亞洲最賺錢銀行”。


2006年,中信集團新老交替,老董事長王軍退休,孔丹任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常振明迴歸中信集團,任副董事長、總經理。


兩年後,中信泰富爆發炒匯鉅虧百億事件。常振明再次臨危受命,任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及董事總經理職務,“我只能而且必須把中信泰富做好,這是中信集團的要求。”


時任中信集團董事長孔丹後來在一次採訪中說,“當時(2008年),很多人在背後議論,中信可能成為‘雷曼第二’。我當時感慨,‘不知明年今日是何處’。常振明更是幾乎夜不能寐。”


最終,中信集團決定出手施救,融資135億元,以每股8元入股中信泰富,持股比例從29%增到57%,變成它的絕對控股股東;同時,把617億元人民幣的澳元期貨交易中的2/3接到中信集團裡。這一系列操作下來,總算解決了這場外匯交易危機。


2010年12月,常振明接替孔丹任中信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5年後,他擔任中信證券黨委書記,直到2016年6月30日,因工作安排需要提出辭去中信銀行董事長職務。


“巨無霸”中信集團換“掌門人”!他曾是最年輕央行副行長,“空降”背後有深意?

巨輪駛向何方


自1979年創辦以來,中信集團成立41年間,集團業務已涉及金融、資源能源、製造、工程承包、房地產等眾多領域。就金融版圖而言,覆蓋銀行、證券、信託、保險、其他金融業務,比如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信託、中信保誠人壽、中信資產管理等,其中有多家行業龍頭。


據中信集團官網顯示,至2018年末,中信集團總資產約7萬億元,在眾多央企中僅次於招商局,集團當年營業收入約合4800億元,同比增長14%。


2019年,中信集團連續第11年上榜美國《財富》雜誌世界500強,位居第137位。


有接近中信集團的高層人士告訴媒體,中信集團的制度紅利實則就是既有央企信用,又有市場化激勵,放權式管理諸多子公司,收效明顯,但近年來也暴露了一些弊端,“這個過程中,防不住有人要借中信集團的牌子,搞得亂七八糟;或者有人搞起來之後不甘心,老想變自己的企業,又沒有真正的經營水平駕馭那麼大的資產,就搞砸了。”


而朱鶴新此前在央行的工作職責中就包括對金控集團監管規則的制訂、對各種金融亂象的研究和整治。


值得注意的是,3月20日,在朱鶴新履新的當天,中紀委網站公佈公告,對中信集團旗下中信銀行原行長孫德順立案審查調查,開除黨籍;按規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隨案移送。


“巨無霸”中信集團換“掌門人”!他曾是最年輕央行副行長,“空降”背後有深意?

· 中信集團官網截圖


孫德順是近年來中信集團旗下第二位涉事的子公司高管。2018年,中信信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包學勤因涉嫌職務犯罪被刑事調查。


如今,中信集團的接力棒交到朱鶴新的手上,這位擁有傳統金融機構經驗、地方政府官員經歷和央行背景的多面手,又將帶領中信集團這艘巨輪駛向何方?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