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大師提香:愛情、慾望、死亡

藝術大師提香:愛情、慾望、死亡

藝術大師提香:愛情、慾望、死亡

提香《巴克斯和阿里阿德涅》,布面油畫,176.5×191cm,1522-1523年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3月16日,史詩級展覽“提香:愛情、慾望、死亡”在英國國家美術館揭開了序幕。作為文藝復興時期巨人般的存在,提香如何通過藝術詮釋人的價值?在窮極一生的求真之路上,他又為世人留下了什麼?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回望文藝復興

14世紀初,在經歷了一系列宗教和貿易紛爭後,西歐的諸多城市已經發展到了繁榮階段。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古典文化根基,意大利率先擺脫了中世紀的矇昧,在一眾學者和藝術家的帶領下迎來了文藝復興(Renaissance)的光輝。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提香《自畫像》,布面油畫,96×72cm,1560-1562年

在按地域劃分的三大流派中,威尼斯畫派在提香(Titant)的加持下為藝術史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百年之前追溯至今,我們在談論這位大師時總會陷入言不盡意的狀態,任何一種讚美都顯得拙劣。儘管以下四大關鍵詞難以完滿詮釋提香的價值,卻一定程度上能以時間為線索勾勒出了他的藝術人生。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提香《The Madonna of the Rabbit》,布面油畫,71×85cm,1530年

01關鍵詞:天賦異稟

提香於1488-1490年間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布魯諾(Belluno)地區。他的父親是當地為貴族管理財產的公證人,口碑和名望甚好。家境優渥的提香自小便接受了上等的人文教育,尤其在繪畫上顯示出了過人天賦。10歲那年,他拜入威尼斯畫派先驅喬凡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名下,成為了喬爾喬內(Giorgione)的同門師弟。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提香《Salome with the Head of John the Baptist》,布面油畫,90×72cm,1515年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喬爾喬內《The Tempest》,布面油畫,83×73cm,1508年

歷史上天才的成名之路總是離經叛道。由於不滿貝利尼的指點,提香被逐出了師門,自此以賣畫為生卻迸發出了無限活力。

他不僅對歷史、宗教、神話、肖像和風景等不同題材的繪畫駕輕就熟,還將威尼斯畫派對光和色彩的應用發揮到了極致。在長達70年的藝術生涯中,他對油畫技法的革新和人文主義(Humanism)的重塑,實際上與其創作風格的轉型血脈相連。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提香《天上的愛與人間的愛》,布面油畫,118×279cm,1514年

以1540年為分界點,此前的提香延續了喬爾喬內筆下的田園情調,在確定輪廓後用大色塊表現對象。在經歷了盛期文藝復興的洗禮後,他的作品中愈發可見情緒高漲的人物形象,不受拘束的筆觸又賦予了畫面戲劇性。長久以來,提香彷彿被上帝握著雙手作畫——如若不是此番天賦異稟,他又何以壟斷了威尼斯畫派近一個世紀的發展?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提香《劫掠歐羅巴》,布面油畫,178×205cm,1560-1563年

02

關鍵詞:革新者

文藝復興時期,學者彼得拉克(Petrarca)曾將威尼斯比作“另一個世界”。在新航路開闢之前,這裡曾是亞得里亞海沿岸與東方各國溝通的門戶,發達的貿易推動了城市的興建與繁榮。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拉斐爾《The Madonna of the Pinks》,木板油畫,27.9×22.4cm,1506-1507年

受與之毗鄰的拜占庭帝國影響,威尼斯又顯示出了多元的文化氛圍。在此基礎上,提香學習了米開朗琪羅(Michelangelo)和拉斐爾(Raphael)等人的精湛技法,卻更注重描繪凡世享樂,在形式和內容上引領了一場革新。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提香《聖母昇天》,祭壇畫,690×360cm,1516-1518年

耗時兩年的祭壇畫《聖母昇天》是提香的集大成之作。儘管是宗教題材的作品,畫面中央的聖母卻褪去了神聖的光環,動作和表情都不受拘泥。藝術家打破了中世紀以來的規範,用顏色和光線的調和呈現了對象的內心狀態。從隨風而動的衣袍到敬畏的眼神,一切的神性都在提香手下被世俗化了。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提香《烏爾比諾的維納斯》,布面油畫,119×165cm,1534年

1538年,受烏爾比諾公爵委託,提香為其妻子創作了一幅肖像畫。作為藝術家過渡期的代表作,《烏爾比諾的維納斯》與傳統中“斜倚的維納斯”圖式背道而馳——畫面中的女性直視觀眾,不再是不可觸及的神祇,而是一位上流社會的婦人。

背景中,房間裡的侍女和窗外的風景又為敘事增添了生活情趣。不僅如此,這幅畫也體現了提香卓越的用色技巧:人體的金黃色、畫面亮部的象牙白,均與紅色的床榻和侍女的裙子形成了對比。於他而言,此時的色彩既可以塑造物體,又是表現空間關係的手段。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喬爾喬內《沉睡的維納斯》,布面油畫,108×175cm,1510年

由此可見,提香自一開始便試圖用色彩詮釋素描關係。雖然他借鑑了佛羅倫薩畫派的數學邏輯,卻將其與威尼斯畫派的自由精神巧妙結合。據說,曾有一則軼事談到提香使用的畫筆如掃帚般大,而他本人卻答覆道:“我這麼做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與眾不同,因為我永遠不願成為他人的追隨者。”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提香《Venus with a Mirror》,布面油畫,124×104cm,1555年

03

關鍵詞:高產

提香是文藝復興時期數一數二的高產藝術家。直至1576年去世前,他一共創作了400多幅畫作。如果不是因為威尼斯爆發的那場瘟疫,提香的藝術生涯或許更長。而在本次英國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為他舉辦的展覽中,六幅繪於16世紀中期的神話題材作品時隔百年首次聚集,呈現了提香創作欲最為旺盛之時的碩果。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提香《達娜厄》,布面油畫,129×180cm,1560年,“詩意”組畫系列

1551年,受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Philip II)委託,提香從古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的《變形記》(Metamorphoses)中選取了六個故事為依據進行創作。值得注意的是,他用了“Poesie”(詩意)一詞去命名這組花費十多年才完成的作品。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提香《維納斯與阿多尼斯》,布面油畫,186×207cm,1554年,“詩意”組畫系列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提香《珀耳修斯和安德洛墨達》,布面油畫,175×189.5cm,1554-1556年,“詩意”組畫系列

從《達娜厄》、《維納斯與阿多尼斯》和《珀耳修斯和安德洛墨達》,到以月亮女神狄安娜為主角的三幅畫,提香試圖跨越時空構建其中的聯繫,將觀者帶入詩歌般的婉轉敘事中。不僅如此,他的技法在“詩意”組畫中亦達到了爐火純青之境——通過筆觸、顏色和光線震顫引發的戲劇性效果,提香盡數詮釋了愛情、慾望和死亡三大主題。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提香《狄安娜與阿克泰翁》,布面油畫,185×202cm,1556-1559年,“詩意”組畫系列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提香《阿克泰翁之死》,布面油畫,178.4×198.1cm,1559-1575年,“詩意”組畫系列

04關鍵詞:一生富足

藝術史上窮困潦倒的藝術家比比皆是,而如提香這般富足的人生贏家卻是萬里挑一。14世紀早期,城市的變革推動了新階級的產生,贊助人體系得到了發展。如佛羅倫薩的美第奇(Medici)家族,便憑藉雄厚財力資助了無數藝術家,提香也是其中之一。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提香《查理五世像》,布面油畫,203.5×122cm,1548年

除了歐洲各地聲名顯赫的貴族外,提香的贊助人還有一統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的查理五世(Charles V)。1548年,他為查理五世創作了一幅全身肖像。略微仰視的角度不僅體現了皇帝的威嚴,還將隱含的觀者納入其中,即臣服於他的民眾。

頗有“心機”的提香也因此備受查理五世寵愛,被授予了象徵金馬刺騎士和伯爵頭銜的三條金鍊子。在積累了一定的財富和聲譽後,提香迅速開辦了自己的工作室。當時,他的國際地位甚至可以和達·芬奇(Da Vinci)媲美,大量政府訂單也隨之而來。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提香《Pope Paul III and His Grandsons》,布面油畫,210×176cm,1545-1546年

提香一生富足,卻從不避諱談論金錢和權力。他多年來的實踐不僅完成了對藝術家身份的認同和形象的建構,更是論證了彼時“天才觀”的正確性。文藝復興之於人類,就像星光之於銀河。自人成為萬物的尺度後,藝術家的創造力也臻於巔峰。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提香《The Entombment》,布面油畫,137×175cm,1559年

在國際局勢動盪的今天,人文主義也不再是高深莫測的專有名詞,而是一種寬泛的信仰和思想的維度。回望那個逝去已久的黃金年代,如提香一般的藝術家曾孜孜不倦地為人類觀察、理解世界尋找新途徑,而他們留下的精神財富至今也依舊熠熠生輝。

正在展出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展覽:“提香:愛情、慾望、死亡”時間:2020年3月16日-6月14日 地點:英國國家美術館

50件絕不能錯過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品!

他是畢加索的偶像,批評米開朗基羅不會畫畫,格列柯為何如此偉大?!

在荒漠買十幾套房,負債600萬美元,極簡主義大師郊外的家有多美?

艺术大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