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逆行者,用愛與責任托起抗疫重擔(五)

為了我在乎的人,

我願意是名戰士。

在防控疫情的一線,

面對陣陣急風暴雨,

勇敢戰“疫”。

堅持就是勝利!

“我是黨員,我先上!”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責任!


為了前線抗“疫”戰士更安全

無論吃多少苦熬多少夜都值得

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後,在一線醫護人員拼搏奮戰的背後,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奉獻,他們沒有鎂光燈聚焦,沒有豪言壯語,胸前閃耀的黨徽、冬日裡揮灑的熱汗、深夜伏案的背影,就是他們最好的註腳。邱雪菡就是這群人中的代表。

邱雪菡,2020年1月從華西醫院履新成都市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疫情發生後,醫院緊急成立了由邱雪菡任組長的應急物資採購小組,全力以赴展開院內應急防護物資、設施設備的採購工作,包括負壓救護車、CT機、監護儀、呼吸機等大型應急醫用設備和N95口罩、隔離防護服、護目鏡等重點防疫物資。因疫情爆發恰逢春節且疫情蔓延速度快,直接造成了全國性醫用設備物資極為緊缺。面對困難重重的採購重任,邱雪菡主動放棄了春節假期,帶領相關科室加班加點工作。她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市區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緊急採購有關要求,組織相關科室連夜制定並上報採購參數,想方設法組織貨源,聯繫國內外生產商、供應商,嚴把從詢價談判到談判成功後續工作的每一個關卡。由於急需採購的設備物資繁瑣複雜、採購量大,談判時間往往長達8小時以上,第4次談判,更是從早上8點持續到晚上9點。一場長時間、高強度、高專注的談判下來,她疲憊不堪,但是她沒有叫過一聲累,趴在桌上休息一會兒,又繼續投入戰鬥。

疫情發生以來,在邱雪菡的帶領下,醫院共完成疫情防控需要院內緊急招標採購4批次,涉及設備物資35項328件,工程改造招標1項,共計費用近883萬元,確保了大批醫用防疫設備物資順利有序採購入院,為臨床一線防疫工作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做好應急採購的同時,她關心一線職工冷暖,用真心真情做強了戰“疫”堅實後盾。瞭解到感染性疾病科值班人員一日三餐不能準時就餐,夜班時間較長,部分人員出現體力不支的情況後,她馬上聯繫食堂,為加強防疫一線人員營養支持和關心鼓勵提出建議:保證膳食質量,除做好葷素搭配外,在配餐中添加湯和水果;為夜班人員準備宵夜;在餐盒上張貼“逆行英雄,向您致敬”、“堅定信心,勝利將至”等表達關懷和鼓勵的便籤……一系列暖心舉措讓全院職工非常感動,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


有一種光榮,叫“火線入黨”


最美逆行者,用愛與責任托起抗疫重擔(五)


最美逆行者,用愛與責任托起抗疫重擔(五)

3月14日14:00,一場神聖而特殊的入黨宣誓儀式在成都市雙流區中醫醫院莊嚴舉行。儀式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參加入黨宣誓的2名預備黨員遠在武漢抗“疫”一線。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在遠程視頻連線的另一端,四川省第九批(成都市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成都市雙流區中醫醫院劉翠華和蒲少君面對鮮紅的黨旗,高舉右拳、莊嚴宣誓。從此,她們有了一個光榮的身份: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

劉翠華,女,1980年2月出生,本科學歷,主管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19餘年,現任成都市雙流區中醫醫院外科片區護士長、重症醫學科護士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之後,她主動取消探親計劃,向醫院黨委提交請戰書,帶領重症醫學科全體護理人員主動承擔發熱門診護理工作。當醫院接到援助湖北任務時,她又第一時間主動請戰,表示不計生死、不圖回報,自願奔赴武漢,共抗疫情!

抵達武漢之後,作為資深的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劉翠華被同行隊友們推選為授課老師,帶領大家開展院感、護理及防控知識強化培訓。之後她便按照組織安排進入武漢市武昌醫院急危重症病區工作。她在戰“疫”日記中寫到:“今天,我們正式進入武昌醫院危重症監護室病房上班,按照醫院流程一步一步進行,當穿完防護服時,我的衣服就已經溼透了,感覺呼吸困難。進入危重症監護室病房,面對熟悉的環境、熟悉的儀器設備和熟悉的工作流程,我立即投入工作中,與武昌醫院的醫護人員一起戰鬥!”為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優勢,緩解病人心理壓力,促進病人健康恢復,她建立了一個名叫“成都援武漢雙流中醫健康宣教”微信群,主要用於開展病人和家屬以及武漢本地居民的心裡疏導和干預、中醫健康宣教等,同時也推薦一些簡單易學的中醫保健方法供大家學習,舒緩壓力、提高免疫力、增強身心健康。

宣誓儀式上,劉翠華鄭重承諾:“感謝黨組織的信任,批准我加入中國共產黨,這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光榮的時刻,我一定會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抗擊疫情,奪取勝利!”

最美逆行者,用愛與責任托起抗疫重擔(五)

蒲少君,女,1993年5月出生,本科學歷,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7餘年,現為成都市雙流區中醫醫院重症醫學科專科護士。

“非典那年我8歲,今年26歲,而我今年也站在了生命的最前線,希望你們都盡力配合,而我們都平安。”“有幸成為一名護理工作者,我們也害怕,但是穿上這身白大褂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若有戰,召必回!當年還是孩子的我們,現在也可以保護您們了。”自醫院接到組建援助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國家中醫醫療隊預備隊的任務以來,蒲少君主動響應醫院黨委號召,第一時間遞交請戰書,表示願意投身疫情防控的最前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當有幸被選為預備隊隊員後,她一方面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一方面努力加強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的學習和掌握,為正式出征做著充分準備。出征前一天,她鄭重向醫院內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月21日便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援助湖北的征程。

最美逆行者,用愛與責任托起抗疫重擔(五)

抵達武漢後,來不及做過多的準備和適應,她便接受組織安排進入武漢市武昌醫院急危重症病區工作。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新冠確診病人,而且是急危重症,她還是有一絲絲緊張,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每走幾步就渾身是汗,衣服幹了又溼,溼了又幹,嚴重的窒息感讓她反胃吐了,但是她沒有退縮,立即處理乾淨,迅速調整心理狀態,繼續回到工作崗位堅持。轉眼間,這位90後護士已經在疫情最前線工作20余天了,每天工作6小時,鼻子和麵頰都得了壓瘡,她說,雖然有些醜,但一切都很值得!

工作雖然很辛苦,但蒲少君也越戰越勇,成長不少,在宣誓儀式上,她動情地說:“在戰‘疫’一線入黨,是我一生中最光榮的時刻,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作為醫務人員能夠堅守一線,使命光榮,我將以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為己任,衝鋒在前,勇擔使命,為最終戰勝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奉獻力量。”


愛與責任,扛起防疫重任

胡靜,中共黨員,成都市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空港醫院)護理部主任。疫情發生以來,作為護理團隊的領頭人,她積極響應號召,衝鋒在前,帶領全院護理人員向疫情昂揚逆行,彰顯了一名黨員幹部的責任與擔當。

最美逆行者,用愛與責任托起抗疫重擔(五)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區一醫院作為成都市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護理隊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關係著抗疫鬥爭的成敗。胡靜深知責任重大,她帶著“非典”、“地震災害”救治工作中積累的護理和管理經驗,親力親為,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感染性疾病科病區不完備,那就立即改建,她擬定籌建方案,向上級請示、同相關科室溝通、奔走協調。大到設備申請、物資補充、房間規劃,小到藥品擺放、床單元佈置,樁樁件件,事無鉅細。沒有工人,她就和護理人員們一起搬運物品,整理病房。

護理人員不夠,那就果斷整合各科室護理人力資源。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心生恐懼,感染科更是令人避之不及,但最讓胡靜感動的是她帶領的護士隊伍,志願者招募令一聲號響,一批護理骨幹雲集響應,紛紛報名,主動放棄休假自願加入。胡靜從請纓者中抽調護理精英組建應急護理隊伍,進行隔離病區護理工作流程、新冠防護用品穿脫流程、鼻咽拭子標本採集規範等培訓,為疫情防控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發熱預檢分診處、感染性疾病科開始運行。護士們每天值班時間以10小時,14小時記輪班。心疼之餘,她唯有感謝,感恩。因為有了護理團隊成員的支持,才能保證救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職工安全方能醫院安全,醫院安全方能患者安全,逆行者安全了,才是抗擊疫情的最大助力。胡靜心中時時緊繃著安全的弦。白天,她戰鬥在發熱病房一線,調配物資、指導工作;工作間隙,她奔波在醫院各科室,同各科護士長商議、解決發現的問題,著手整改;晚上,她還要翻看寫滿記錄的工作筆記本,梳理一天的工作內容,計劃明天還有哪些工作需要改進和完善。最讓她自豪的是,發熱預檢分診處、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井然有序、穩步推進。

最美逆行者,用愛與責任托起抗疫重擔(五)

從一月下旬防疫集結的號角吹響到今天,胡靜每天像一個高速旋轉永不停歇的陀螺,從未放鬆過防控的力量,以身作則奔赴前線,帶領全院護理人員凝聚起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用專業和熱血為人民群眾築起了一道安全的防線。


舍小家衛大家

最美逆行者,用愛與責任托起抗疫重擔(五)

“姐姐要乖!在家幫奶奶一起照顧好弟弟,媽媽今晚要加班,又不能回家陪你們了。”這是雙流區愛國衛生運動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吳霞一個多月來對她9歲的女兒和剛滿4歲的兒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1月21日,在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任務的第一時間,她以身作則、勇挑重擔,全身心投入到防控工作第一線,為普及健康知識,增強群眾依法防控傳染病的法律意識,她精心組織,挑燈夜戰,帶領科室人員迅速編制我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傳資料,率先製作出疫情防控宣傳動畫視頻。截至3月7日,共製作、印發各類防控宣傳資料20萬餘份,製作健康教育專欄26期(次),編輯微信、微博宣傳、手機短信1210條,推送健康宣傳視頻6部,為全民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築起了一道道安全屏障。

為降低疫情通過環境傳播的風險,面對複雜的疫情,她沉著應對,迅速發動各鎮(街道)、區愛衛會各成員單位及社區老百姓持續開展春季愛國衛生運動,組織帶領專項督查組每天分組分片對農貿市場、小街小巷、居民小區、建築工地、醫療機構、留觀隔離點、酒店、商場超市、車站等13類重點場所開展督查指導2512次。帶領科室人員和區疾控中心技術人員深入我區設置的8個留觀隔離點,監督和指導聘請的第三方消殺公司開展環境消殺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了堅實的環境基礎。

自2019年9月接任區愛國衛生運動健康教育中心主任一職以來,她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全面熟練掌握相關業務,在複雜的疫情面前她迎難而上,作為兩個年幼孩子的母親,與孩子聚少離多她心中虧欠。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她以大局為重,舍小家衛大家。烈火見真金,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一名衛健人的錚錚誓言。


黨的光輝照耀她心

裴宗琴,中共黨員,區疾控中心第一黨支部委員,主管藥師。在新冠防控工作中,擔任區疾控中心綜合信息組組長。

最美逆行者,用愛與責任托起抗疫重擔(五)

疫情發生以來,她才讀初一的女兒膽子小,多次在等待中抱著抱枕入睡。記得那是正月初一晚上,12點過,她還在單位加班,老公也在單位值夜班,才初一的女兒,從來沒有一個人在家呆過,她很是放心不下,想打電話關心一下,又怕女兒睡了。反反覆覆拿起電話又放下,結果她實在沒忍住,還是用顫抖的手撥通了女兒的電話,一聲、兩聲,沒人接聽,可能已經睡了吧,大家心裡都這麼想。突然,電話通了,“媽媽!--”,然後就是哭聲。她慌亂得不得了,不知道怎麼辦,結果十多秒後,哭泣聲嘎然而止。

“媽媽,沒事兒,我只是沒有控制住,哭一下好多了。你放心,我知道你在工作,在和新冠病毒作鬥爭,我會支持你的,千萬不要擔心我,我睡了,愛你!”電話在女兒沒有完全控制住抽哭聲中掛斷了。大家集體沉默了,每個人眼中都有淚。

最美逆行者,用愛與責任托起抗疫重擔(五)

在中心新冠疫情防控集中辦公點,她每天總是第一個到位、最後一個離開。作為信息組組長、核心成員,每天都需要等到每一組流調人員、密接轉運人員、駐點人員等返回,收集、整理、分析、核對信息後編寫報告、分析工作動態並上報,因此她常常需要深夜等候、午夜編輯,當她完成一天的工作已經是凌晨兩三點鐘,當週邊早已漆黑一片時,唯獨她辦公室的燈特別閃亮。

從疫情發生到現在近兩個月,每天早8點、午2點和晚10點彙總4大類13個項目約100個數據、20餘個報表等,現在更是每週有1500餘名來蓉人員,信息錄入、核對、統計、流調、採樣、檢測結果等等數據需要隨時反饋,必須24小時隨時“在線”處理。單位考慮大家太累了,想組織輪休,但由於人手緊缺,絕大部分人員仍然無法實現輪休,信息組當然也不例外。她說“這個時候才是體現我們疾控人素質的時候、才是展示我們疾控人意志的時候,我是黨員,決不會退縮,我們每一名黨員就是黨的一面旗幟,必須堅守自己的崗位,讓黨旗飄揚在全中國億萬人民的心中,讓黨的光輝照耀到華夏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是職責、是擔當!

盧靜,中共黨員,主管護師,成都市雙流區中醫醫院重症醫學科骨幹護士,新冠肺炎發熱隔離病區護理團隊成員。

最美逆行者,用愛與責任托起抗疫重擔(五)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身邊同為醫護人員的同學、朋友都奔赴了抗疫一線,而自己卻鞭長莫及,內心的波瀾和思緒的湧動交織在一起,讓她覺得必須做點什麼。

疫情初期,她主動申請加入醫院黨員志願者服務隊,表示隨時聽候調令,無條件服從安排。當醫院被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列為新冠肺炎病例定點收治醫院時,她第一時間向黨組織遞交請戰書,申請到發熱隔離病區上班。然而她的這一決定卻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太危險啦!你不能去!就算不為我們著想,你也要為孩子著想啊!女兒才7歲,兒子才1歲多,她們這麼小每天都哭著要媽媽......”女兒也淚眼婆娑地問:“媽媽,是不是我感冒了你就不去了?”她理解父母的反對和女兒的依賴,因為她是獨生子女,父母唯一的女兒,女兒唯一的媽媽。但她更明白,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應盡的職責,更是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擔當。

同為共產黨員的丈夫堅決支持她,表示主動承擔照顧兩個小孩的全部責任,並努力做通了兩位老人的思想工作。帶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她信念堅定,信心十足,無所畏懼地穿上厚重的防護裝備,轉身奔向了最危險的“戰場”!


致敬每一顆抗擊疫情中的“螺絲釘”

——東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普賢居家醫學觀察小組

東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站醫生徐琴:“我是醫生中的農民,農民中的醫生!在抗擊疫情工作中,我們僅是一顆螺絲釘。”

志願者李梅:“我是零零後,我是志願者,是最小的螺絲釘”

……

獻身敬業守忠誠

最美逆行者,用愛與責任托起抗疫重擔(五)

疫情爆發後,東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立即響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號召,快速布控設防,立即召回所有休假人員,集結志願者和村站醫生,臨時組建一支近200人的阻擊疫情生力軍。其中普賢社區區域共有11個小區,毗鄰蛟龍港工業區、金恆德汽配城,集優品廣場、萬達廣場、海濱城商貿於周圍,外地輸入人員多,人員流動性大,成了疫情阻擊戰中最難啃的骨頭。東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曾徐瑾巾幗不讓鬚眉勇挑重擔,擔任普賢社區片長,與來自村站、醫仁醫院和職教中心志願者一共10餘名女性組成的娘子軍很快投入戰鬥中。


最不作態的姑娘

最美逆行者,用愛與責任托起抗疫重擔(五)

“姑娘不作態,灑向人間都是愛,不隨東風舞,不怕太陽曬,不為霜凍苦,不引蜂蝶來,不嫌水土薄,永葆青春在”。在抗擊疫情社區防控工作中,他們以高尚的品質演繹了龍潛鱗先生的這段話。30多天來,他們騎著電瓶車風裡來雨裡走,從未有過抱怨,精神百倍紮根社區防控中,不曾休假。領導提議大家調整輪休一下,他們斷然拒絕,深怕管理的區域因自己的休息而出現紕漏,堅持與大家共進退,切實做到“我的區域,我負責”。徐琴是村站醫生中的一員,她並沒有因為家中有困難而退縮。她深知作為一名醫務人員的職責和使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最大力量也在基層。正當基層用人之際,她舍小家為大家,毫不猶豫地加入戰鬥,主動承擔工作量大、零散的居家醫學觀察家庭入戶,奔波於多個小區之間,把人口集中的小區都讓給他人。


一顆螺釘一顆心

最美逆行者,用愛與責任托起抗疫重擔(五)

普賢社區外來輸入人口屬東昇範圍社區第一大戶,曾徐瑾片長向大家開玩笑安慰道:“我們做的是嗨生意,屬我們管理人數最多,我們隊伍最大,一定要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這支娘子軍不僅有韌勁,敢打硬仗,還人人聰慧。剛進入小區時,像無頭蒼蠅一樣亂竄,不知走了多少彎路。“疫”路艱辛,摸索中前行,九零後志願者丁雪、蔣娜、徐雪雯等通過物業拿到小區平面圖,通過做標識、規劃線路、細化分工等,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鑽研不落空,把關不放鬆”的螺絲釘精神深深地浸入每個人骨髓。入戶過程中,大家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外,還要扮演“偵察兵”和心理醫生雙重角色,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彙報,杜絕安全隱患。近期的一些政策調整,居家醫學觀察者對政策的理解存在差異,外加很多居家醫學觀察的人員急於復工,難免更加浮躁,他們在耐心的解釋和安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致敬戰“疫”中每一顆螺絲釘

他們僅是基層醫務工作者的縮影,面對疫情,社區防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用實際行動生動地詮釋了“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致敬每一顆螺絲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