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没有后悔,因为学会了向死而生

从娱乐看见文化,在知识的海洋里兴风作浪

因老师推荐而点开这部电影,本来兴致不高,然而“真香定律”还是追上了我,当知道听到片尾的大提琴拉着那曲哀婉的曲子,我还有一些出不了戏。

它不同于《寄生虫》,你可以感觉到阶层固化的悲哀;也不同于《绿皮书》,故事情节曲折有趣。《入殓师》很平淡,就像我们真正的生活一样。

出于好奇上了百科才发现《入殓师》的成绩:第3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等。

其实如果和《寄生虫》、《绿皮书》这样的工业化产品相比,入殓师的情节太普通,以至于很多看它的观众产生了“《入殓师》凭什么可以拿到那样的大奖”。

《入殓师》凭什么取胜?

我们先来看看入殓师是一个怎样的职业。在看定义之前,请大家先在脑海里回想一下,当提到“入殓师”的时候,脑海里最先蹦出来对这个职业的形容词是什么。

是“脏”?“害怕”?“恶心”?还是“往生者的化妆师”,“走之前风光的帮助者”?

入殓师又叫做葬仪师,为死者还原未死之状态。整修面容和身体,尽可能还原完整面容和身体。也可叫做为死者化妆整仪,纳入棺中的职业。主要出现在日本,后进入中国。

许多人对于尸体的处理都是畏惧的。害怕看见那冰冷的故去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的文化对死亡极其讳莫如深。我们用“走了”、“卒”、“薨”、“崩”代替“死”。我们无法自然地谈论死者,每当提起死者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将声音放低。当只说“死”我们会觉得晦气,会觉得不礼貌。这也导致了很多人对死者的刻板印象都是不好的,对殡葬行业更是从心底畏惧。

《入殓师》直接打破了这种畏惧,以电影的形式展现了这个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接触到的行业。它希望你之事入殓师这个行业,希望你不要害怕殡葬行业。

它以一个初入行的入殓师小林大悟的视角,细腻地向我们叙述了这个行业,告诉我们入殓师的伟大之处。

小林大悟本像我们一样,做着“阳间”的工作,和殡葬行业更是从未接触过。若不是那张印错了的广告招牌,他都不会来到NK代理,和社长佐佐木相遇。

他初入行碰到的第一位往生者是一位独居老人,故去两周才被人发现,尸体腐烂发出了恶臭。小林大悟第一次接触就无法忍受这样的气味,他止不住想要呕吐,但是却还是一直在道歉。形成对比的是佐佐木毫无反应。这是一件必须要适应的事情,处理往生者的可能肮脏遗体。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瞧不起入殓师的原因之一。小林大悟在电影后面也遭遇了这样的事情。入殓师需要碰遗体,小林大悟一直没有告诉妻子自己在干这份工作,本质上也是害怕妻子对自己不理解。当妻子知道的时候,更是伤心地说“你很脏”。

这些非常现实的反应可以看出来导演对生活的观察,演员的表现更是毫无差错融入了这个故事。

生死由天,人无法自己决定

人的出生交给了护士,死亡交给了入殓师。人赤裸裸地来到人世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人来的时候,是父母双亲给我们风光的来,人走的时候,却可能是由子女给我们风光地去。

这样好像十分无奈,《入殓师》的小林大悟也有自己的思考。他即将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也将送走自己六岁以后就没有看见过的父亲。

生死交错的悲欣交集,他送过许许多多的陌生人风风光光漂漂亮亮地离开人世,去往另一个世界。现在他也要送走自己的父亲。

每一次送别都像短暂的分手,在未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次见面。

在死亡面前,众生平等。每一个人都逃不掉。

看《入殓师》的时候,我会害怕。不是看恐怖片的害怕,是恐惧死亡的心悸。那种心悸在看《何以为家》的时候,是对扎因悲惨现实生活的同情与悲哀。在看《辛德勒的名单》的时候,是对人类命运遭受大灾难的痛苦与哀悼。

你把自己带入到《入殓师》里任何一个角色你会产生一种奇异的共鸣。

《入殓师》中死亡带来的意义

如果由死亡这个终点开始往你现在所处的年纪倒想,或许你可以回答那三大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这是唯物主义的三大终极问题,解决了它,你的人生就有了独属于你的答案。

你是谁?取决于你自己。你干什么职业做什么事,这可以是外人借助这些给你人格的定义,可这些外人定义你的抓手是由你决定的,无论是被迫还是自愿。

“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想好了这些,你的未来也许只需要按着计划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好了。

在迷茫的时候想想“向死而生,回看命运”,你会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想要些什么。物欲横流的社会下,你才不会被洪水冲走,才可以像雷峰塔一样屹立。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分享自己和入殓师的故事,谢谢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